在凯司令
凯司令是一家西式餐饮场所,始建于1928年,至今已经过去了九十多个年头,堪称百年历史的老店。这家餐厅的名字据说是为了庆祝北伐军取得胜利而设立的,因此其红色的招牌上装饰着一个醒目的“K”字母。
如今上海地区,西式餐饮场所接连不断涌现,不过凯司令在上海市民心中所占据的地位,依然象征着一种典雅的上海韵味,蕴含着浓厚独特的海派文化气息。
某个春天的傍晚,我步入了凯司令店内,在一楼西点区域,众多顾客正专注地在玻璃展示柜前逐一审视各种糕点:有栗子风味的美点,有掼奶油的甜点,还有哈斗、拿破仑、双牛利、蝴蝶酥、曲奇点心、芝士白脱卷以及维纳斯饼干等等,凯司令供应的西点品类丰富,名称洋气十足,光是浏览这些名称就足以让人垂涎欲滴。
实际上,凯司令的糕点并非源自海外,而是上海的糕点匠人选用本地原料,依据本地食客的喜好,在传统做法中融入西洋特色而制作出来的。
凯司令创始人凌鹤鸣与边兴华师徒
凯司令的招牌点心,当属栗子蛋糕。在《半生缘》中,顾曼桢每到秋天就会想起栗子蛋糕。曼桢在医院分娩时,目睹邻床的家人散落一地的栗子皮,联想到糖炒栗子已经面市,便忍不住嘀咕道:“栗子蛋糕现在应该能吃到了吧?”为此,曼璐特意出门采购,最终带回了栗子蛋糕。
凯司令的栗子蛋糕,内部填充着现磨当季栗子制成的细腻蓉泥,表面装饰着由新鲜牛奶精心勾勒出的繁复纹路,栗子的醇厚气息与奶油的浓郁芬芳完美交融,入口时能感受到既厚重又柔滑的味觉体验。
上海有很多西点铺子出产栗子点心,但栗子点心排行榜第一名还是凯司令。除了普通款,现在凯司令又出了黄油栗子点心、雀巢栗子点心、芝士栗子点心,可以满足现在各种口味需求。
凯司令三楼设有西餐咖啡厅,主打法式料理。店内采用复古人字梁设计,搭配昏黄欧式笼灯、古铜色吊扇和紫色座椅,营造出上世纪中叶的氛围。我选了靠窗的位置,点了焗蜗牛、蒜香法棍和乡下浓汤。窗外可见茂密的梧桐树和挺拔的梅龙镇广场。身旁服务员说着软糯婉转的上海话,这地方这景致,确实很有上海味道。
去凯司令用餐的那时段,我在安福路话剧中心聆听了王安忆关于《长恨歌》的演讲,随身携带的包里就装着那部《长恨歌》。独自用餐,最适合的陪伴便是看书。翻开那本《长恨歌》,一边吃着饭,一边翻阅着书页,那些从弄堂里走出来的王琦瑶们,虽然住在狭小的石库门房子里,却很懂得让自己开心,把省下来的钱用来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去百乐门翩翩起舞,去凯司令品尝美味的西点,喝上一杯香浓的咖啡,好像时间总是这样缓缓流淌,人生中的起起伏伏不过是短暂的一瞬。
上海人天生具备的豁达,一种淡定,始终不渝地追求美好,总能敏锐捕捉到细微的满足感。
老马路(水彩画)殷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