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新消费江湖③

日期: 2025-10-11 08:07:11|浏览: 3|编号: 15191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黄亚苹

网红当道,糕点难求?烘焙市场,风向已变。

墨茉点心局经营状况堪忧:其曾创下单店价值达上亿的融资记录,但目前正低调关闭长沙地区的一些分店;新中式点心开创者鲍师傅也面临困境:过去顾客为品尝新品甘愿排队数小时,如今却鲜有长队出现。

网红易谢,常青难寻。新中式糕点已进入洗牌期。

除了“新风尚”、“即时制作”和“长队现象”这三个关键策略之外,在持续变革与固有模式并存的情况下,那些曾经受到投资界热捧的中式点心,其未来的发展方向究竟如何?

六月一日当天,有顾客在长沙市黄兴路步行街的一处传统糕点铺子购买点心,黄亚苹负责拍摄记录这一场景。

网红对战VS复刻相争

是给消费者的糕,还是给投资人的饼

过去常常需要等候两三个钟头,如今只需十分钟左右就能排上队,赶紧买上几盒肉松小贝带回家中。经常去长沙体验各式传统点心店的风味的小胡,注意到原先“一枚都很难买到”的鲍师傅点心,在长沙市天心区国金街的那家分店前,那种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顾客长龙已经不见了踪影。

胡小姐提及的鲍师傅点心,于2018年抵达长沙,在国金街、黄兴路步行街设有2家直营网点,堪称全国性点心品牌在湖南开拓市场的先锋之一。该品牌作为新中式点心领域的早期网红,借助特色产品海苔味酥松小贝、蟹黄味酥松小贝确立了行业地位,同时带动了大量代购和仿冒店铺的兴起。

鲍师傅走红之后,长沙陆续冒出墨茉点心局、虎头局·渣打饼行、吴酥生等几十个具有长沙特色的新中式点心店,这些店铺普遍采用复古风格的招牌和具有本朝韵味的视觉设计,既成了年轻人之间社交互动的亮点,也吸引了投资人的关注。

新中式糕点品牌在资金支持下迅速崛起,但长沙理工大学一名应届生小刘指出,烘焙行业产品雷同现象十分突出,麻薯、肉松小贝、拉丝盘塔等几乎成为所有店铺的标配,超过九成的展示品高度相似,基本上都是追随当前流行趋势,既缺乏独特性,也没有可替代的选择。

三湘都市报的记者留意到,在小红书以及微博这类社交网站上,新中式糕点品牌的宣传方式多种多样,不过被推荐的点心种类却非常接近。以麻薯为例,墨茉点心局出产鲜乳提子麻薯,也出产鲜乳咖啡麻薯,还出产彩虹蛋爆浆麻薯,虎头局·渣打饼行推出双层麻薯盘挞,推出一口开心麻薯,推出拉斯麻薯葡挞,鲍师傅糕点供应芝士奶酪麻薯,芬香阁中式糕点供应爆浆麻薯,供应鲜乳咖啡麻薯,供应紫薯麻薯

制作糕点需要用到面粉、鸡蛋和鲜奶油这些基本配料,只要在原料方面多下功夫,再聘请一位经验丰富的蛋糕师傅,爆款产品其实并不难复制。向先生在长沙创办了新中式点心品牌,他坦言,这类品牌通常开店效率高,很懂得如何吸引年轻消费者,但品牌的核心目标在于建立标准化的店面,创造出亮眼的市场表现,以此吸引投资方的关注。他强调,这类品牌的盈利模式并非来自顾客,而是投资方。

在长沙市坡子街区域,有一家墨茉点心局的分店已经取下了门面标识,该店铺目前准备转手。

城内开店VS线上争量

若城里的人潮退了,那就上电商讲故事

入局者众,破局者寡。

这场以新中式糕点为先锋的新一轮行业竞争激战中,新加入的竞争者数量众多。5月31日,三湘都市报记者观察到,以黄兴南路和解放西路为基准点向外扩展,各种具有中国风特色的新中式糕点店铺纷纷开设。在被誉为“核心区域”的五一广场东南角,就能轻易看到墨茉点心局、广莲申、贰伍捌禄豆糕等店铺。

流量来时汹涌,退也凶猛。

新兴中式烘焙业普遍遭遇销售额下滑、新店扩张步伐迟缓的困境,那些曾经风靡一时的品牌,迫切需要在坚守与革新之间,寻找能够确保其持续繁荣的又一重要策略。

4月26日,鲍师傅糕点终于进入线上渠道,将保质期较长且对湿度要求不高的提子酥、凤梨酥等点心推上电商平台销售。公司董事会秘书董闻达透露,近一个月鲍师傅在线上销售额突破200万元,其中在“天猫517吃货节”直播期间,单日成交额就达到150万元。

明显,寻求电商平台带来的客流量,是新中式糕点普遍采用的一种策略,通过在天猫、京东等平台建立官方店铺,并借助头部主播的直播推广,来提升产品销量,寻找新的销售增长点,例如泸溪河、鲍师傅、味多美、好利来以及以制作蛋黄酥闻名的轩妈,它们都在这些平台开设了专门的销售渠道,并积极与知名主播合作,试图在直播中实现销售突破。

除了网络初次尝试之外,另有一些品牌选择迅速拓展市场版图,或者在把握潮流趋势时采用非传统策略。早在两年前于长沙开设了全国第一家分店的长豆糕品牌贰伍捌禄,从进入市场那一刻起就集中精力推广绿豆糕这一款产品。该品牌坚持走轻量级伴手礼路线,避免与前人产生直接对抗,并且与墨茉点心局合作推出了名为“四季发财”的联名礼盒。贰伍捌禄豆糕的创始人张骏良表示,这种绿豆糕不仅美味可口,品牌还不断向外界传递着“每一口都蕴含着吉祥如意”的宗旨,以此提升其作为礼品的价值。

前浪犹在VS后浪奔涌

烘焙江湖“喜新厌旧”,糕点需有“品牌生命”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烘培江湖,剧情雷同。

长沙的糕点行业风格屡有变迁,起初有九如斋、马复胜这些老牌店铺,它们按重量售卖产品,倾向于选择居民区开设分店,后来出现了罗莎蛋糕、马里奥、面包新语等品牌,它们提供无线网络和沙发座位供顾客用餐,现在则涌现了吴酥生、墨茉点心局等新中式糕点店,它们采用开放式现烤形式,散发出浓郁的黄油香气,并积极融入“国潮”元素进行创新。

当前消费领域,既有鲍师傅与吴酥生引发的排长队现象,又有广莲申和好利来接连进入湖南争夺份额,烘焙品牌需要思考如何让糕点拥有持久的品牌价值,这个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长沙市民乐于尝试新鲜事物,钟情特色饮食,尤其钟爱档次较高的烘焙创新产品。一位在烘焙行业经验丰富的策划在接受三湘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谈道,品牌不仅要依据年轻群体的口味更新产品,还需思考清楚,年轻人热衷排队购买现制点心,究竟是出于潮流跟风,还是真心喜爱。随着消费者逐渐注重低糖、低热量、低脂肪的食品,烘焙行业是否也应适当调整口味,以适应健康需求?

张骏良认为,烘焙行业是设备开销大、劳动力费用高、场地租金高的“三高”领域,这种重资产模式意味着投入巨大、风险也很高,品牌一旦失去独特性,情况就非常不妙,而疫情的持续反复,只有能够坚持到最后、保住生存的,才有可能实现逆转。

再说,一位从事烘焙行业的人士透露,长沙具备极为突出的消费潜力,这些年培育了不少杰出的新兴品牌,其中部分品牌已经成功拓展至外地市场,现在,长沙的新式传统点心领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这既有利于企业自身的进步,也能让顾客享受到更优良的商品,只是,不论来自其他领域的企业还是业内资深公司,它们之间形成的竞争壁垒和品牌优势都不够显著。如何为糕点的社交属性充值,形成可持续性消费,有待研究。”

【记者手记】

网红只靠资本难以“长红”,糕点得有故事才有“高点”

资本投入能够达到相当大的体量,却无法确保持续的繁荣。目前,一年内获得超过十亿元融资的烘焙领域,已经明显成为餐饮行业中最为热门的细分市场之一。在长沙这样对新品牌具有强大推动力的城市,众多烘焙品牌纷纷摩拳擦掌,竞相争当烘焙行业的喜茶和奈雪。然而,这些品牌是否能够承受住未来三五年内周期性的行业大洗牌,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利用网络名人进行店铺宣传能够招徕年轻群体,点心单独售卖符合顾客尝试多种口味的购物习惯,商品每两个月更新一次,虽然网络红人的常用策略可以迅速打造明星店铺,不过很难让品牌持续发展成为永恒经典,排队限量销售后,接着缩小店面规模,最终无奈撤店,徹思叔叔和瑞可爷爷的成长轨迹,无疑给后来者留下了深刻教训。

竞争激烈的环境里,有的企业纷纷扩张,有的则面临收缩,场面十分热闹,各方都投入巨大精力,有的忙着开张,有的忙着停业,气氛热烈非凡。等到投资热潮渐渐平息,只有那些真正经得起考验的品牌故事,再配上质量过硬的商品,才能够缓解市场产品的同质化担忧,同时也能吸引并留住那些对品质有高要求的消费者。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