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块一个三明治,我图啥?
图它现场捶肉像打太极,还是图它糖火烧味儿的面包?
北京朝阳门一位白领名叫阿May,她把小程序上的订单信息发到了群里,立刻引来了三十多条表示赞同的留言,大家纷纷分享自己的经历
环节减少了,但经济状况也受影响了,北京那位老年智能助手一声“欢迎光临”,我差点把饮品洒在显示器上,尽管抱怨不断,次日午餐时她还是老样子扫码下单,说是因为“街对面那家店冷气调得最足”。
赛百味在中国目前呈现的是一种奇特景象:一方面受到价格批评,另一方面却广受欢迎;一方面门店关闭登上热搜,另一方面又在不断开设新店吸引消费者。这家1995年进入中国的老式洋快餐,如今被视为“北京特色”,出了五环就鲜为人知,其生存状态如同那位只在京城文艺圈中流行的昔日摇滚歌手。
先谈谈价格方面。那个35到65元档次的全新“京韵”组合,一下子让三明治的档次提升到了比较高端的水平。
邻家的麦当劳13.9元的简餐组合还在附赠小玩具,赛百味却敢把一片糖火烧面包搭配二八酱卖到57元,这是梁静茹给予的勇气吗
成本核算其实很简单:制作过程公开,食材现磨,各项费用综合计算,最终都包含在面包售价中。
消费者肉眼可见“升级”,舌头却只记得“贵”。
更加糟糕的是,以同样的价格,在邻近的新式中国风面条店可以品尝到手工拉制的牛肉面,并配有卤制鸡蛋,而且还可以无限加面。
赛百味试图打造高端品牌形象,不料却让年轻上班族们感到经济压力,纷纷选择放弃。
再说“北京大爷语音助手”这出。
原先从七步简化到三步效果很好,但是系统却把带有北方特色的版块推荐给四川居民,这实在让人费解。
成都年轻人启动应用软件,主界面显现“糖火烧”,最初感觉是“这人谁啊,我选的是麻辣烫”。
数字化进步是好事,但算法显得有些傲慢,好像所有人都该喜欢同一种口味。
统计表明北京用户比例达42%,其余58%则被系统称作“精神北京人”,这种做法显得有些自大,却又十分有趣。
与国内快餐相比,对方已通过机器学习掌握你上回偏爱的双份酸笋口味,而赛百味正忙于向大众普及“二八酱”的用法,这种现象跟老一辈在群里分享地方风俗资讯颇为相似。
关店故事更扎心。
清华分店关闭后,众多学子纷纷发文抗议,要求恢复晚间三明治供应,官方账号迅速转变态度,转而在科技园设立“知识探索专区”,仍旧提供12元学生优惠套餐。
情感被牢牢掌控,但离开大学路后,谁来为你撰稿?2024年京津冀地区新增120家机构,雄安新区与通州地区分配相当,然而杭州和成都两地平均仅30家,差距之大犹如北京的高考录取比例。
公司集中力量投向京津冀地区,寄望于将“北京特色”推广至雄安新区土地拍卖的热点地带,却未曾想到,南方地区的民众甚至对“糖火烧”这三个字都缺乏认知。
区域分布极不均匀的地域格局,使得赛百味显得如同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区域性店铺”,而非覆盖全国的连锁企业。
最令人称奇的是不同年代人的观念差异。90后口中常说的“赛百味儿”比“赛百味”本名更流行,其知名度高出17个百分点,好比给老人穿上时尚品牌卫衣,看似年轻,实质还是那种老式洋场气息。
问题是,年轻人可以拿它当拍照背景,却未必天天掏钱。
拍照发小红书,配文“北京限定”,点赞有了,复购没跟上。
品牌把“京韵”当护城河,却可能把自己困在北京雾霾里。
所以,下次再看到57块的三明治,别急着骂割韭菜。
它的价格有充分的理由,也存在潜在的风险,理由在于人工费用、场地租金以及演出开支,风险则在于将“北京特权”当作普遍适用的通行证。
老牌西式快餐的资深从业者企图借助浓郁的芝麻酱风味实现转型,必须先解决一个关键疑问:突破五环路之后,还有哪些顾客愿意为“京味儿”支付费用?
假如回应依旧是那个北京老头儿,它就只能在巷子端头当个出众的家伙,却不可能成为家家户户饭桌上的常备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