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吗?
那个我们过去觉得是专门供应大使馆的赛百味,如今竟然在巷子拐角处开始售卖豆汁夹馍了
我昨天经过工体附近一家店铺,发现门面焕然一新,红色背景上用白色字体标注着“赛百味儿”字样,门口聚集了不少排队的人,他们大多穿着汉服,手里拿着的是京酱肉丝夹馍,注意不是烤鸭,而是用肉丝搭配六必居酱料,包在全麦面包之中。
我伫立原地注视了五分钟,确实有人边咀嚼边操作抖音,其配文称:“此物令我陶醉,胜过祖母亲手烹制的酱制肘子。”
没人说它好吃,但没人不感兴趣。
大众点评上两极分化得厉害,3.8分,一半人骂“这叫本土化?
是文化拼贴”,另一半人说“至少它肯改了”。
我浏览了评论区,注意到一条评价非常尖锐,内容是:麦当劳的精髓难以模仿,赛百味却在尝试复制。
它的进步速度相当迟缓。早在二十年前它便进入中国,当时它所宣传的是“健康”“低脂”“西式便利”,然而实际上我们把它当作了职业人士的临时餐食——十分钟之内可以吃完,味道不重,也不产生噪音,非常适合在办公场所中伪装成注重健康生活的人。
可现在呢?
它连菜单都开始用儿化音了。
“来点蘸料”“要个炸环”,听起来像是巷口老汉在闲谈,其实仔细琢磨,是担心你会觉得它太时髦。
它不以价格取胜,一个三明治卖30元,比便利店要高,比快餐也贵,它售卖的是一种怀旧情怀。
清华那边的铺子已经停业了,不过天桥艺术中心附近的分店,每天下午四点钟准时挤满了画廊里下班的设计师们,他们并不是为了解决饥饿而来,而是特地来体验“具有北京特色的赛百味”。
最狠的是它偷偷上了天猫。
预先制作好的三明治,采用真空封装技术,包装上印有“京派式早间组合”,附赠具有豆浆汁儿口感的饮料——这真让人难以置信?
豆汁儿,这种东西即便是北京的老住户也难以接受,必须屏住呼吸才能勉强下咽,如今它竟然被开发成饮品,并且推向市场,这样做真的合适吗?
有人觉得它在玩行为艺术,可我觉得它在赌。
押注年轻群体对“仿冒本土”的接纳,押注速成品能缓解文化碰撞,押注一个被冷落的快餐标志,能借由怀旧与怪诞再度兴起。
它没赢,但至少没躺平。
麦当劳在宣传一种带有四川风味调料的鸡腿汉堡,肯德基正在推出一种搭配螺丝粉的炸鸡产品,赛百味则专注于探索用糖火烧作为面包的替代方案。
这不是创新,是冒险。
你吃它,并非因为饥饿,而是出于一种探究心理——探究一个国外的品牌,究竟会将自身变得多么荒诞不经。
我尝了那种“环状面包”,外壳脆,里面软,吃一口仿佛在啃儿时街巷边摊卖的早点。
我没吃完,但发了朋友圈,配文:“赛百味儿,你真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