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传统糕点百年老店-老五福,你知道吗?

日期: 2025-10-15 09:11:04|浏览: 15|编号: 15483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开封关于传统糕点的百年老店

首先想到的就是从小吃到大的

老 五 福

这个历经百年的老牌子

在开封人人皆知

尤其是对于老辈人来说

更是记忆深处不可磨灭的味道

老五福

老五福糕点发端于光绪元年,其前身名为“福盛恒”,乃马有义老先生一手创办,时至今日已走过140余载光阴。民国十五载(即1926年),马运五接续家业,为使祖上传下来的事业更加兴旺发达,他将“福盛恒”的招牌换成了“老五福”。这个老字号在经历了上百年的全球风云变幻后,依然能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保存下来,实属难得,其价值不言而喻。老五福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荣获“中华老字号”称号的百年店铺,它始终坚守着从创立之初延续至今的传统手艺,始终以经营“清真”食品作为核心业务,在回族和汉族民众当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老五福糕点个头不大,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忍不住想品尝,老五福店铺引进了以京味点心为主的时令食品和经典小吃,选用植物油做馅,外形精致,常带有图案装饰,口感清新,甜度适中,不显腻,缺少西式点心的繁复装饰,其特点是简洁、质朴、品质上乘、天然健康,这些特质构成了开封老五福糕点的独特魅力。

今天就带你了解下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五福

和传承人梁红军的的故事

梁红军现年七十二岁,是河南省的杰出糕点师,同时也是老五福家族第四代的继承者,肩负着传统面食制作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使命,他凭借精湛的古老手艺,用心守护着这座古城的独特风味。

老五福名字的由来

起初店铺的名字并非老五福,而是称作“福盛恒”。马运五先生将店名改为“老五福”,原因有二,首先他育有五名儿子,在开封地区开设了五处分店;其次店名蕴含着五谷丰登与五福临门的美好祝愿,其寓意十分深远。因此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老五福”这一名称依然被沿用,并一直传承至今。

与老五福的渊源

梁师傅回想起来,自己是在1972年第一次接触糕点制作,至今已经从业快五十年了。十几岁起就开始学习,拜师的过程相当不易,机缘巧合下进入了老五福当学徒,由于他勤奋努力、为人稳重、求知欲强且品行端正,得到了师父的赏识,从学徒转为正式徒弟,当时和他一起拜师的有五个人,他是年纪最小的,如今只剩他一个还健在。此后凭借自身的勤奋和周全,加上能忍受劳累的品质,最终被太师父王奎元正式接纳为徒弟。在同时代的人当中,梁师傅算是出类拔萃的,年纪轻轻的时候拿过许多荣誉证书。

货真价实,童叟无诈,打造诚信的商品。这是我们始终坚守的宗旨,历经岁月的积累,在消费者的心中拥有稳固的地位。

2008年遭遇拆迁,我们一度暂停营业,期间因财务问题曾考虑终止,幸而众多老顾客的扶持,使我们决心继续经营,否则今后在开封恐怕难以寻觅到正宗的传统糕点。正是老顾客的热心帮助,我们经历了四次更换地址,最终选定新天地开店,至今已运营十余年。正是因为有众多老顾客的支持,我们才能够坚持制作并销售传统点心,这份事业得以延续至今。

新老糕点的碰撞融合发展

新式点心面世之初,对旧式点心造成了一定影响,人们倾向于尝鲜,不太计较其他条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风气的转变,以及人们对健康的重视,顾客的偏好发生了变化,他们更青睐用真料制作、无任何添加的老式点心,毕竟这类点心对健康无害。我们当然会不断改进,不会原地踏步,不过我们调整的只是形式,方式、材料以及口感依然保持原样。

我们非常荣幸地采访了梁老师的师娘王桂花,这位已经94岁高龄的老人依然清楚记得爱徒从艺的年纪,并且持续地赞扬爱徒“他非常用心的学,我们非常用心的教,他非常出色,我们非常放心把这个品牌交到他手上继续传承发展”。老太太在讲述他们那个时代的“老五福”往事时情绪激动,多次的申明“传统糕点的制作技艺绝对不能失传!”

时光易老,不改初心;

以跨越世纪的坚守做好每一份糕点;坚持健康无添加,

坚持中国糕点味道。

这是他们的口号,也是他们一直践行的原则。

如今梁老师依然坚守品质,所有糕点都是手工现做的,确保每一份都味道绝佳。在这座历史悠久的开封城里,能遇到这样的传统匠人,实在令人感到荣耀和欣慰。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