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酱肉丝”这四个字一旦出现,思绪首先浮现的不是烧鸭铺,而是赛百味——这个现象本身就很不可思议。
更不可思议的是,柜台那边的工作人员会说着带有地方口音的话叮嘱:调料已经帮您涂抹均匀了,注意不要一下子吃太多会腻。
那个瞬间,三明治从巷子入口冒了出来,街边快餐店里的荧光灯管仿佛也染上了壁炉的暖意。
许多人误以为这不过是包装上的小改动,用糖火烧替换面包,用芝麻酱替换芝士,便算完成了任务。
真实情况不会说谎:在北京市区内,有190家店铺,其中28%的营业收入是由“京味儿”产品贡献的,早餐时段的销售比例更是从8%大幅度提升到了15%,这其中的成功并非仅仅依靠“老北京”这三个字。
厨房中,冷冻肉饼被现炒肉丝取代,六必居的芝麻酱被逐桶开启,百分之三十的外卖订单要求增加酱料,外卖配送员们私下议论纷纷:这根本不是西餐,而是改良型的“打卤馕”。
清华南门那家店铺不再营业,随后在五道口开设了名为“学院路概念店”的新场所。
自习区域空闲座位数量多于学生人数,优惠套餐价格下调三元,无形中将那些因加班编写程序而发际线后移的年轻人重新吸引到烘焙坊的甜香氛围中。
赛百味终于意识到,要想在中国立足,必须先让周边居民觉得这家店与自身有联系,然后才能考虑品牌形象的建设。
后来出现了以胡同为特色的店铺,设立了本地居民专属的会员体系,并且应用了北京方言进行语音点餐服务,就连“准备一套常规配置”这样的说法,人工智能系统都表示无法理解。
当然,吐槽也没停过:45%的人嫌贵,盼“真正创新”。
贵不贵,看跟谁比。
邻家的煎饼果子放肠和薄脆要二十元,赛百味的京酱肉丝套餐超过三十元,店家还提供空调插座和免费厕所,这样算下来,消费并不算被坑。
说到所谓的“全新突破”,有人期待豆汁搭配三明治,可一旦端上来,真正敢尝试吃的人却屈指可数。
本地化并非将整个北京城压缩进面包,而是要寻得那个最大公约数的“亲切”。
赛百味计划将“胡同厨房”引入店铺,并聘请本地厨师共同研发。
消息一出,网友先乐了:会不会出现炸酱面潜艇堡?
北冰洋和汽水品牌合作计划已经启动,饮料的碳酸含量如何,要看夏季能否将高温驱散出城市中心区域。
该校商学院将此案例编入教材,题目十分严肃——《海外品牌深度融入本土》,翻译成通俗说法:外国和尚要在中国讲道,必须先学会说北京话,再学会把芝麻酱涂抹均匀。
说到底,餐饮没有国界,舌头最诚实。
只要那口酱对了,谁还管你来自纽约还是牛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