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过最奇葩的月饼是什么馅?
每逢中秋,总有一些味道怪异的月饼上市:辣椒馅的,芸豆做的,螺蛳粉调的,香肠加的,皮蛋拌的,臭豆腐掺的等等。
商家为吸引眼球,几乎无所不包。
不过相较而言,更值得注意的,是那些藏在礼品盒里的昂贵月饼。
不管是什么口味的商品,只要装进精美的礼盒,价格就会立刻提升,这充分体现了商业世界中“守旧与创新并行不悖”的运作方式。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月饼销售领域,价格高昂的礼品套装正悄悄地让中秋节日变成了“高价促销时段”。
是谁将家常糕点打造成奢侈礼品?又是谁借月饼之名行收割之实?
月饼礼盒价格的攀升,离不开商家的推波助澜。
他们看来,奢华的装束和急功近利的手段都算不上什么,厉害的武器其实是“月饼券”。
月饼券是什么?简单来说,这是商家制作的纸质票据,顾客用高价购得,之后在中秋时节可以换取月饼。
表面看是普通交易凭证,实则暗藏玄机,其运作模式令人咋舌。
以实际运作来演示:若商家制作价值300元的月饼代金券,其起始花费几乎为零。商家以150元价位交给分销商,分销商随后以200元卖给顾客。
赠送者把优惠凭证交给亲友,希望接受者能用它来换取月饼,但实际情况常常不尽人意。
大部分领券者会在各方推动下,以五十元价位转卖给票贩子,厂商接着以一百元从票贩子手中购回月饼凭证。
一轮下来,制造商没有生产月饼,却赚到50元,分销商获得50元,持券者卖出50元,囤积者也赚到50元。
多方获利,只有最初花费200元购买凭证的顾客,最终承担了全部损失。
此模式是否似曾相识?
若收券人选择兑换实物月饼,厂商依然稳赚不赔。
一个月饼的制造成本非常少,以某个网站标价468元的月饼为例,不管内里是乳酪还是西班牙火腿,实际花费都远远小于标价,这种换购活动只会让店家付出代价却获利。
另外月饼代金券能够防止生产数量过多,在代金券流行之前,店家经常按照过去销售量三到五倍的数量来制作,卖不出去的月饼就变成了无法收回的损失。
月饼券的发行量被严格限定,有时发放一千份凭证,实际制作的产品却只有一百到三百盒,其目的在于期待众多凭证最终无法被兑换。
月饼兑换卡里还隐藏着时间技巧,卡上标明的使用时段能助店家集中处理要求,减少人力;而短暂的使用期限却造成许多未兑换的收益。
月饼是应季的食品,中秋节过后,人们购买它的数量立刻减少,所以它通常只在市面上流通一个到两个月的交换时间。
2017年高鑫零售由于预付卡未兑换而赚取了4.6亿元利润;2019年元祖食品依靠过期的月饼兑换券获得了超过4000万元收入。
这种做法是依托月饼礼盒高昂定价实现的,但月饼并非尖端制造的商品,缺少技术门槛,在大量油脂与糖分构成的风味配方中,口感上的分别并不显著。
本该招致价格竞争,却出现售价上涨现象,关键在于其价值内涵发生了变化。
过去物质匮乏,月饼是难得的节日美食。
随着时代进步,糖油变得不再难得,蛋黄酥、紫薯饼之类的点心开始出现,月饼慢慢从吃的东西转变成了赠送的物品。
作为礼物,包装考究、售价昂贵反而更能表达诚意,这便是“月饼1.0”生产者以“体面”为借口,暗指“价格高代表情谊深”,实际上送礼者和接受者都没有得到好处,只有生产者从中获利。
年轻群体逐渐成为消费主力,“虚荣消费”的影响力正在降低,企业开始注重风味的探索,迈入了“月饼新阶段”。
2014年香港美心发售的流心芝士月饼,凭借别致风味招徕追求新奇口味者,不过售价依然高昂。
到了2019年前后,由于网络使用变得广泛,依靠猎奇吸引注意力的方法不再有效,因此企业开始实施新的策略,即与其他领域品牌合作,以此增加产品的品牌价值。
广州酒家与哆啦A梦、宝可梦合作,好利来则推出哈利波特风格的月饼,主要面向年轻群体,意图吸引他们。
一些原本与月饼无关的公司也纷纷加入竞争行列,2021年哈根达斯和卢浮宫联手打造了标价998元的金樽冰淇淋月饼,同时与泡泡玛特合作推出了每份59元的月饼产品。
钟薛高推出售价388元的六枚装“雪糕月饼”产品,上海宝格丽酒店则售卖888元到988元的四粒装月饼礼盒,该礼盒设计成“四分五裂”的造型,与中秋节日的团圆寓意形成鲜明对比。
市场秩序问题引起管理部门重视,2022年,国家多个机构联合发布通告,针对价格超过500元的盒装月饼加强管控。
商家依然想方设法逃避规定,比如四川天伦月饼标出499.99元,但另外收取600元寄送费用;哈根达斯今年推出售价999元的礼盒,虽然没有直接写明是“月饼”,但实际目的很清楚。
某些人利用虚拟世界和数字资产理论,推出了“虚拟月饼”,这种产品根本没有实体,价格却高得离谱,可以说是榨取消费者利益的极致表现。
月饼属于高利润领域,2019年全国月饼销售总额为1947亿元,2020年增长至2052亿元。
但是巨大的市场并未提供优质的购物感受,在离谱的加价面前,月饼似天上的明月般难以企及,从中秋的象征物变成了节日的累赘。
现在一说到月饼,大家最先想到的已经不再是口感或者团圆的情景,而是各种新奇的味道,价格非常昂贵,还有商家的各种做法。
这并非月饼本意,盼望它有朝一日,能回归原来的样子。毕竟中秋节如果没有月饼,总觉得少了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