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芝多这个品牌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
而且很多小伙伴还经常购买
他们家的各类产品
不过就在前几天
突然有消息穿出
“上海多家宜芝多一夜之间关门了”
不少消费者的蛋糕券
无法兑换和退款
市民直呼心疼!
6月18日晚
宜芝多七莘路门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上海多家宜芝多的门店都已停业
公司还拖欠门店员工薪资
目前正在进行劳动仲裁
不仅是七莘路门店
闵行龙之梦的门店也关掉了
有粉丝已经去了现场登记
闵行区市场监管局表示
目前已介入调查
并成立了工作专班
正在牵头研究中
6月19日,当天下午1点,地铁9号线马当路站宜芝多店也停止营业了,店内多个储物架并排摆放着,货架上仍有一些面包,收银台的收银机屏幕依然亮着,但店中没有工作人员在工作。
门口张贴的记录表明,该店最近一次消毒是在6月15日完成的。附近经过的居民透露,这家店已经关闭了好几天,他们不清楚具体关闭时间,“起初还以为是暂时停业,因为店内商品还在,但一直没有重新营业。”
二零二一年六月十九日,在上海市地铁八号线的老西门站点,宜芝多那家店当时已经停业了。
宜芝多部分门店突然停业,许多顾客持有的烘焙券遭遇兑换和退款难题。市民李女士提及,从前特别喜爱该品牌的北海道风味吐司,如今却因店铺关闭而无法继续消费。她家中尚存若干宜芝多的消费凭证,目前正为此感到困扰。
王小姐家中没用过的提货券
“消费者的权益谁来维护呢?”
市民胡先生说
家里还有600元左右的宜芝多提货券
是单位给员工的生日福利
基本没怎么用过
如果就这么打水漂了,有点心疼
宜芝多发放过大量单用途预付卡和提货券
很多消费者尚未使用完毕
确实,早在2020年9月,宜芝多就出现了大规模门店停业的情况。根据相关消息,当时上海地区的宜芝多店铺数量大约减半了。由于疫情等客观原因,宜芝多决定关闭经营状况不佳且租赁合同到期的分店,并且在10月份首次尝试了加盟经营的方式。
根据公开的企业信息平台信息,宜芝多属于上海八融食品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该公司是2006年11月17日成立的合资性质有限责任公司,实际出资额为255万美元,注册地点位于上海市闵行区黎安路1655号,目前公司运营状态正常。
但是,启信宝向宜芝多发布了非常严峻的警示,原因是公开资料显示这家公司牵涉到78项风险记录,并且八融公司全资控股的上海百庆食品有限公司也关联着30项风险记录。八融公司最近收到的警示是今年3月3日发出的“限制高消费”,被限制的对象是八融公司的法人代表蔡秉融。总体而言,八融企业和百庆企业都涉及大量的合同争议。
上海八融食品公司,在上海市商务委的“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协同监管服务平台”中,于今年6月1日,被纳入“警示名单”。缘由是,该公司预收资金,超过了特别风险警示的门槛,并且没有按照规定,使用银行专用存款账户等,来实施风险防范措施。
上海一网通办事宜的官方网站表明,上海八融食品企业于二零二一年六月一日被记入负面记录。根据网站上的图像信息
宜芝多先前依照《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规定》办理了单用途预付卡登记手续,运用系统申报的方式派发了价值超过五千万元的预付卡,当前尚未消费的金额达到四千万元以上。
不过,就在事发后第二天
宜芝多官方公众号
就发出了一条关于父亲节的推送
表达了对消费者的歉意
在相关留言区域,针对顾客关于代金券的疑问,宜芝多管理层多次作出说明:感谢各位对品牌的认可,我们正积极寻找途径恢复全面运营,敬请各位给予时间。
接着宜芝多创始人
总经理蔡秉融也接受了媒体采访
表示资金链断了!
蔡秉融坦言现在对员工负有八百余万的薪资债务,同时拖欠了供货商的款项,因此公司面临停业困境,不过他正积极想办法让企业重新运营起来。
蔡秉融表示,自2020年起,宜芝多便遭遇财务困境,至今年6月15日,企业累计拖欠两百余名员工三个月的薪酬,社保也中断缴费将近一年。工人们停止工作后,生产线随之停摆,上海的店铺也因而歇业了。
资金链断裂主要原因是这两方面
宜芝多面临资金链紧张困境,根本原因在于门店开设步伐过快,同时遭遇疫情导致营收大幅萎缩。
2016年,宜芝多同上海申通地铁集团达成了“百店计划”的战略合作意向,此举旨在快速增加在上海地铁站点的店铺数量,并且加大了资金投入用于提升生产制造能力。在接下来的两三年里,宜芝多总共增设了105家地铁店铺,这些新店铺贡献了公司整体营收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而在1999年至2011年3月那个阶段,宜芝多在上海和江苏两地的店铺总数加起来还不到四十家。
2020年开年,新冠疫情突然出现,给宜芝多的经营造成巨大损失。那年的第二至第四个月,由于地铁人潮锐减,店铺几乎没有任何收入。五月份虽然重新营业,但地铁客流慢慢回升,不过多数顾客戴着口罩快速通过,门店状况依然没有好转。蔡秉融透露,2019年宜芝多的营业额突破三亿元,到了2020年则腰斩,最终只有一亿元。
由于病毒扩散,去年宜芝多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导致关闭一批门店,在上海关掉了七十多家。
去年夏天,宜芝多仅用1个半月时间,就在上海地区关闭了70多家分店,留下的门店数量还不到疫情前的一半。上海申通地铁集团已经对宜芝多的欠租行为提出警告,如果宜芝多不尽快还清欠款,还将被迫再关闭20家地铁店。
银行拒绝提供信贷支持后,蔡秉融处置了个人名下的不动产,然而依然无法弥补资金上的不足。他尝试联系过一些投资方,不过最终由于各种缘由,未能实现融资目标。
老牌面包店难道真的落伍了?
1992年,26岁的台湾烘焙师蔡秉融抵达上海,他的首份工作是在瑞金宾馆的面包房担任面包师。那个时期,正值上海台资烘焙店发展的鼎盛阶段,当时“克莉丝汀”“85度C”等品牌也相继问世,并迅速在上海普及开来。1999年,他投入100万元在上海开展创业,创建了‘宜芝多’这个品牌。
蔡秉融表示,倾注了22年的精力,实在难以割舍。最近几天,他持续思考宜芝多为何会沦落到这般境地?昔日的知名面包店,究竟从何时开始被淘汰的?
刚起步的宜芝多,率先引领潮流,自创的北海道风味吐司迅速走红,即便价格高昂,依然吸引上海市民追捧。不过这些年,年轻消费者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即时烘焙的销售模式开始流行,网络知名度高的品牌更会制造轰动效应,面包、茶水、咖啡纷纷尝试合作营销,“互联网+”手段也加入竞争……
宜芝多没能把握住消费水平提高的趋势,选择将业务范围缩小到地铁站,产品形式也仅限于预先包装好的面包,导致追求新鲜体验的年轻群体无法感受到产品的天然风味,自然难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同时,公司发展步伐过猛,又遭遇了疫情突然爆发的意外打击,最终没能承受住这些压力。
宜芝多创始人:需4000万元度过难关
现在,关于消费者最关心的那个问题:手里的宜芝多兑换券是否还能用,是否能够获得补偿。
对于此事,作为创始人的蔡秉融亲自出面解释:他并非刻意躲藏,而是正在设法重新开始工作。
他透露,2016年以来,宜芝多派发将近五千万张提货券,到现在仍有两千多张尚未被领取。眼下最关键的是要迅速恢复生产与营业,以便让顾客能够使用提货券,同时也能使自身的经营重新活跃起来。
他还透露,他正积极物色有实力的投资方,期待通过融资来恢复运营,初期会重新聘用部分资深职员,并逐步开设8至15家分店,预估大约需要4000万元资金,这样宜芝多便能够得以延续。
蔡秉融觉得,下半年会有月饼销售期和其他庆典活动,这对烘焙行业来说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段,等到那个时候,宜芝多的资金周转就能得到缓解。只要能渡过眼前的难关,宜芝多就必须进行改革,比如要继续经营部分现烤面包店,允许员工开设分店,发展网络销售平台,转型成售卖蛋糕和咖啡的优质店铺,还要为大的客户进行产品定制等各项创新举措要同步实施。
他还表示:当前有百分之二十的供货商打算用股份来偿还债务,他们选择继续支持公司运营,然而这个比例远远不够。他期盼能有贵人相助,协助宜芝多渡过难关。
整 理丨李 歆
编 辑丨李 歆
信息来自上观新闻、澎湃新闻、新民晚报、界面新闻、宜芝多官方微信以及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如遇侵权问题,请迅速联络并移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