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一夜之间,在上海开了二十多年的宜芝多全部关门。
起初,有网友注意到自家附近的宜芝多暂停营业,便发帖询问其他分店是否正常开放,多数人当时猜测可能是临时休息或者个别店面的经营变动。
但风格开始跑偏,帖子里面几乎都是“**家店铺不要去了,已经停业了”。大家这才知道,宜芝多这次确实是彻底完蛋了。
确实,关于宜芝多要停业的消息一直存在。早在2019年,当这家店开始逐一关闭无锡和苏州的分店时,就有人怀疑它经营不善。去年六月,媒体报道称宜芝多将在地铁店进行大规模的店铺裁撤。到了九月,又有传闻说月底所有分店都会停止营业。
随后,由于未能按时支付房费导致数十家地铁站点的铺面被迫停业,不过,宜芝多旗下的其余分店并未受到影响,持续正常运作,有关其破产的消息也逐渐变得不再流行。
只是,“狼”来的次数多了总会成真。
眼下,最扫兴的是那些没来得及用完提货券和充值卡的顾客,部分机构的行政人员也处境不妙,他们替职员购置的提货券或充值卡,还没来得及分发,便因过期而全部失效。
这个扎根上海22年的连锁烘焙店,难道仅仅因为高昂的租金而倒闭吗?沪上众多面包作坊,正遭遇着怎样的困境呢?老式面包店又该何去何从呢?
压垮宜芝多们的稻草
三十多年前,前往面包店购买面包,倘若能同时获得一杯牛奶,便是一桩足以让同伴们羡慕不已的体面事。
1985年,静安面包房在上海市华山路开设分店,其模式与今日流行烘焙店颇为相似,甫一营业,门外即聚集了大量顾客,队伍绵延不绝,引得关注。相关盛况,当时新闻媒体亦曾加以介绍。
一年之后,红宝石面包房也来到上海营业了。在那时,多数中国人还只是配合油条烧饼享用豆浆,上海民众对于面包这种新奇玩意儿的适应能力,由此可见。
九十年代初,克莉丝汀、香特莉、元祖、新侨、可颂坊、马哥孛罗等众多面包店首先在上海兴起,到了九十年代末,85度C、宜芝多等“二代新秀”也纷纷投身市场竞争。
这个世纪初期,面包行业的队伍里增加了面包新语、凯司令、莉莲、银菓子、牛奶棚等许多新成员,这些店铺纷纷亮相。由于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加上便利店网络越来越完善,上海面包市场的竞争变得越来越尖锐。
最新一份由有赞和维益共同完成的《2020年烘焙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揭示,当年中国烘焙行业的整体市场体量为2358亿元规模。回顾2015至2019这五年,该产业的市场规模年均增幅始终突破9个百分点。展望接下来五年,国内烘焙市场有望以每年7%左右的速度持续扩大。
一方面面包市场体量不断增大,另一方面品牌新旧交替的步伐明显加快。
打开大众点评应用,输入“面包”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即便是将排名上限扩展至二十位,用户也很难在列表中找到那些曾经声名显赫的老牌企业了。
谁将它们拉下了排行榜?
多数人在朋友圈的随机询问里坦言,若非单位发放的某面包卡或朋友赠送的礼券,他们通常不会特意前往面包房购买面包。
与公司工会联手开展的代金券宣发活动,仿佛变成了部分老式面包铺子的一种关键盈利途径。
章女士居住在老闸北区域,其工作地点位于人民广场,她向新零售商业评论阐述了自己的看法,自家周边以及工作单位附近均设有便利店,在早晨经过便利店或等候交通工具期间,她常会顺手购买面包和咖啡,认为这样做既便利又经济实惠,因此无需特意前往面包房消费。
门店持续减少,购物便利性远逊于小型售卖点,同时,连锁烘焙店的产品定价与风味,也使得许多消费者选择不再光顾。
以宜芝多为例,在其停业的消息传出后,许多网友在评论区表达了对它家的“北海道吐司”的留恋之情,然而,除了这种怀念之外,更多的是对其的批评,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面包的售价过高,二是其味道不尽如人意。
这并非宜芝多品牌特有的情况。在上海面包连锁品牌迅速涌现之时,人们对面包的喜爱曾催生过一片兴旺景象,只要贩卖面包,就不必担忧缺少买主。
在那之后,从2000年持续到2015年这期间,烘焙店纷纷快速扩张经营版图,其中标志性事件是,作为首家上市的烘焙企业,克莉丝汀于2012年在香港主板挂牌交易。
然而,上市即是高光,自此以后,克莉丝汀一路下滑。
2020年4月1日,克莉丝汀发布的2019年经营状况通报表明,全年营收达5.49亿元,与上一年相比降低了大约17.34%。公司净利润为-2.07亿元,亏损规模较去年缩小了约10.98%。此外,克莉丝汀的店铺数量总共裁撤了110家,并且这种情况已经是该品牌第七个年头持续亏损了。
二零一六年,宜芝多与申通地铁达成了“百店计划”,意图借助地铁持续不断的客流来增强品牌影响力,然而面包行业内部早已暗藏竞争风波。
留意过的人肯定知道,在地铁售卖的面包店,除了宜芝多,还有一家名为银菓子的店铺。从定价方面来看,银菓子主要采用高性价比的经营方式,经常有买几件就赠送几件的活动。
工厂分发面包,面包种类慢慢变得差不多,大家可能就更在意价格了。上海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刘寅斌说,在地铁上,宜芝多并没有获得优势。
另有一位了解申通地铁的人透露,地铁站内的租赁费用相当高昂,因为地铁自身具备庞大的客流量,众多商家都争相希望入驻其中。
2020年爆发的新冠病毒,导致地铁的客流量急剧下滑,降幅接近三分之二,就在这一年,宜芝多关闭了七十多家依靠地铁线路的门店,过度倚重地铁销售渠道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今年,疫情的影响正在慢慢消退,不过面包并不是生活必需品。受疫情影响的人们,就会考虑自己的经济状况,是否能够负担得起动辄二十多元一袋的吐司。
既然都是机器制造,去商场购买几块钱一盒的“桃李”和“曼可顿”做早点不好吗?
四面八方的搅局者
一方面,那些老牌的面包连锁店已经无法逆转颓势,另一方面,烘焙领域正遭遇来自各个方向的竞争者不断涌现。
2019年岁末,以乳制品为经营核心的光明,在武定路增设了一家高端面包店,名为悠焙,采用600秒窑炉直烧方式,声称其鲜奶面包和吐司品类仅使用牛奶而不掺水。除了面包,店家还供应咖啡和茶饮,顾客可以选座,悠闲地品味一个下午时光。
事实上,光明乳业并非初次进入烘焙领域,早在2015年,公司便通过投资“牛奶棚”进行了初步探索。这一次的亲自参与,是在既有实践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借鉴了行业内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
现在,悠焙并没有特意加快开设分店的速度,而是稳稳地开设了武定路、南京东路和武夷路三家分店。
去年七月,宜家中国于上海静安寺开设了它的第一家城市型门店,这个店规模不大,经营方式也更为灵活多变,例如在入口位置布置了提供早点的区域。部分常去宜家的人发现,售价六元的法式面包,再配上一杯美式咖啡,味道相当好。
如今竞争异常激烈的茶饮公司,同样开始关注起烘焙行业,饮品搭配糕点,比如奶茶加面包或咖啡配面包,正逐渐变成许多茶饮和咖啡品牌的常规组合。
诸如喜茶推出的热麦面包、紫薯紫米包以及芋泥条等点心,其广受欢迎的程度,丝毫不逊色于部分茶饮产品;奈雪的茶新出的草莓魔法棒和霸气榴莲王,在网友的推荐排名中分别位列第二位和第三位;瑞幸的抹茶羊角,美味程度极高,甚至有饕客们戏言,不如将瑞幸咖啡的名称更改为“瑞幸面包”……
很明显,击败传统面包店的原因,并非这些茶饮公司跨界经营,而是它们精准把握了年轻顾客的需求。这些新兴品牌,无论在产品命名还是口感设计上,都在运用自身优势积极抢占市场份额。
这些新兴品牌还善于借助年轻人熟悉的途径进行宣传推广,通过小红书平台进行口碑传播,同时结合线上外卖服务与线下实体店销售,形成完整的市场营销体系,并且运用得相当娴熟。
再看那些老式面包店,它们依旧如同守店的商贩,守在铺子里,凭借门面位置招揽顾客,又或者靠提前售卖的票券维生。
茶饮公司善于体察顾客喜好,迅速开发出新产品并送达顾客手中,而传统面包店却依据老经验,每天将中央厨房送来的、毫无诱人香气的面包陈列在柜台上,它们凭什么能吸引顾客主动光临自己的店铺呢?
定位的尴尬
外部市场处处是竞争对手,内部既缺乏特色烘焙店的精致专业,也缺少大卖场面包的实惠经济,加之商品种类雷同度高,近些年食品品质事件时有发生,使得老式面包店的发展处境愈发困难。
现在上海的面包店,经营方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店铺内制作并售卖新鲜出炉的面包,另一种则是通过工厂或总厨房统一供应产品。
从经济角度分析,首项代价最大,这主要是因为它需要更大的经营场所,同时需要更多的工作人员,不过它的好处在于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提升顾客的参与度,面包制作本身可以给人带来视觉和嗅觉的双重愉悦体验。
第二种模式是面包制造采用集中化运作方式,只是规模大小不尽相同,这种做法好处在于费用比较节省,最让人不满的是各家品牌特色逐渐消失,烘焙店中香气淡薄。
这有点类似于现在很常见的即烹食品,确实比在餐馆用餐更为经济方便,对烹饪新手也很适宜,只是缺少了食客们所看重的烹饪风味。
上海面包房创业时,一直沿用店铺现场制作的方式。一位八十年代出生的人至今清晰记得,在静安面包店等候购买法棍期间,被刚烤好的法棍散发的味道所吸引,他感觉“那种味道好像已经深深烙印在脑海中”。
从健康角度审视,无添加面包仅采用面粉、水、盐和酵母等天然成分,不含任何人工添加剂,这种制作方式更能满足当下年轻人对低糖和低热量的健康追求,因为它在口感上与普通面包有所区别。
在上海部分街道或者居民区中,有不少注重天然健康的特色烘焙店,它们的产品价格普遍偏高,但由于从食材选择上就力求与众不同,生产环节也相当公开,因此在特定圈子内受到广泛好评,有的甚至转变为热门的拍照地点。
也许在它们眼中,面包不只是食物,烘烤面包更是创造杰作。这种对面包近乎偏执的执着,大概是那些依靠中央厨房供应的面包店无法效仿的。
宜芝多这家公司,在文章开头被提及过,它的企业理念,在百度百科上被表述为,诚信是所盼望之事的根基,也是无法看见之物的证明。
这句话源自《圣经》,其核心思想是,当我们满怀期待时,就已经确信结果真实可靠,在尚未目睹任何迹象之前,信念已然稳固,这便是信仰的本质。
认真体会,似乎宜芝多的“诚信”颇具反讽意味。暂且不论是否还能信任宜芝多,倒是应当告诫顾客,在传统面包店面临的困境里,宜芝多并非首个遭遇危机者,亦非末位倒下的企业,持有优惠券和会员卡的务必尽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