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清楚各位是否和我有相似的体会:如今咖啡馆售卖的,究竟是咖啡,还是糖水呢……???
点一杯清橙拿铁——实际是拿铁+橘子味糖浆
点一杯玫瑰拿铁——实际是拿铁+玫瑰味糖浆
点一杯龙眼拿铁——实际是拿铁+龙眼味糖浆
……
这是离了风味糖浆,咖啡店就开不下去了是吗?
01 咖啡为什么要放糖?
/ 风味不够,糖来凑 /
开始阅读前:
要是你是个手冲咖啡的忠实拥趸,这篇文章可以不必细看,我并非要贬低手冲咖啡的纯粹理念,毕竟我本人也是煎饼果子的铁杆粉丝
2. 今天,我们只谈风味和口感。
下面开始——
在我心里,咖啡的好喝程度和价格的关系大概呈正比,如下图:
左侧那款优质阿拉比卡豆制作的冲泡咖啡,单独品饮就很美妙,加入糖分会破坏其原本的层次风味。
右侧附近,连锁咖啡店惯用的“意式拼配豆”,常因含有苦感较强的罗布斯塔豆,或是烘焙程度过高,又或是品质欠佳,亦或咖啡师操作欠妥,等种种缘由,时常/间或带有令人不快的苦涩味道。因此拿铁便成了此类饮品中备受青睐的选择,牛奶的脂香与乳糖能够充分中和那股苦味。
而除了牛奶之外,最能让咖啡更加美味的风味添加剂就是糖——这种糖并不仅仅指白糖,各种带有风味的糖液、糖浆、木糖醇等等,也包含在内。
02 咖啡里常见的糖
/ 具体咖啡具体分析 /
风味糖浆
这些称作xx拿铁的特调饮品,主要借助风味糖浆制成,例如焦糖、海盐、南瓜、黑樱桃、桂花、香草、榛果、草莓、西瓜等,它们都属于拿铁系列。
糖浆凭借甜味浓郁、无人工甜味、溶解迅速、适配各类香料等多项显著优势,在咖啡领域大获成功,同时在甜食、饮品、茶饮市场也表现出色。Monin这个知名品牌,已经研发出两百多种不同风味的糖浆产品。
当你亲自前往咖啡店选购XX风味的拿铁时,可以亲眼目睹店员将糖浆注入咖啡之中。
因此多数风味拿铁,在点单时,要么直接无法选择糖量,要么只能选微糖、半糖、标准糖,不会提供无糖的选项——否则如果选无糖,那些所谓的“西瓜风味、橙子风味、龙眼风味……”都将不存在,最终就变成了一杯普通的拿铁。
果糖糖浆的甜味程度比蔗糖要高很多,能达到蔗糖的1.2到1.7倍,因此很容易就会尝到过于甜腻的味道。
果糖有个特点,就是温度越低时越感觉甜,比如同样多的糖浆,冰着喝就比温着喝感觉更甜。因此,在咖啡里放多少糖浆,这里面其实有讲究。
以星爸爸为例,每泵糖浆容量为10毫升,通常情况下,中杯需要添加3泵糖浆,大杯需要添加4泵,而超大杯则需要添加5泵。然而……大杯和超大杯所含的浓缩咖啡量是相同的。因此,即便是同一款饮品,星爸爸的超大杯口感上会显得最为甜腻(因为糖浆和牛奶的添加量都更多)。
对于焦糖玛奇朵这类饮品,个人觉得只需添加一泵糖浆即可,毕竟其上层的焦糖层也能提升整体甜味。
如果是顶部放奶油的特调饮品,可以直接挑选不加糖浆,因为奶油本身也含有甜味,而且奶油的油脂香气能够减轻咖啡的苦涩感,试过康宝蓝,一份浓缩咖啡配上少量奶油,趁热喝下去,味道浓烈又非常香醇。
早先一提及咖啡,多数人的首要印象是“涩”,然而当前咖啡馆里备受欢迎的几款咖啡,其实更接近甜味饮品,反而时常有人表示过于甜腻。
咖啡豆的口感层次确实很微妙,但风味糖浆的添加却能让味觉体验更加明确,毕竟人们天生就偏爱甜味,这种天性让许多连锁咖啡店对糖浆的需求居高不下。
如今许多咖啡馆推出特色咖啡,冠以风味名目,例如限定款SOE奶油葡萄干咖啡、埃塞草莓可可咖啡、红糖杏仁咖啡等,顾客们常先猜是额外添加了糖浆,实际品尝后却觉得风味并不突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描述葡萄、杏仁的词语,指的是咖啡豆固有的特质,并非添加的糖浆所致。
白砂糖黄砂糖(蔗糖)
在咖啡店调味台,除了糖浆,也常备有白砂糖和黄砂糖的糖包,供顾客选用。
糖就是蔗糖,旧时一个罐子里要用手镊子逐块夹取的方糖就是它,厨房里用来烹饪的一包包糖也是它。黄糖若再精炼些就能变成白糖,那带点黄色的部分会带有轻微的焦糖风味。
砂糖最明显的缺点是,如果是冰饮,就会化得很慢慢慢……
白砂糖的甜和咖啡不太搭,经常凸显咖啡的酸味,吃起来甜中带酸,因此一般不建议在咖啡中加糖。
甜味剂(阿斯巴甜、糖精、三氯蔗糖等)
在咖啡店和砂糖同时出现的小圆片片,就是甜味剂。
它甜度很高,不过常常带有很假的甜感,而且口感很滑腻,吃完后口腔里会残留明显的苦味,这种苦味会一直停留在舌头上。甜味剂让原本就不怎么样的咖啡更加难喝,实在不适宜饮用。
02 咖啡店不常见的糖
/ 蜂蜜、龙舌兰蜜露、枫糖等 /
此外另有一些糖,并非每家咖啡店都会备有,但它们对于给咖啡增添风味相当有效。
黑糖蜜
从味道角度说,黑糖蜜值得称赞。黑糖蜜是制造蔗糖时的剩余物,蔗糖结晶后留下的黑色液体就是黑糖蜜。部分奶茶店售卖的“黑糖脏脏茶”里,那所谓的“脏脏”很可能源自黑糖蜜。
如果你品尝过黑糖饮料,就会察觉它本身具有很重的焦糖气息,与咖啡豆烘烤后的味道有几分相似性。而且它质地较为粘稠,溶解速度相对较慢,因此味道的演变过程颇为吸引人。
蜂蜜
蜂蜜本身味道很普通,不过有些蜂蜜吃下去会带点酸意,如果和劣质的咖啡掺和,那种刺鼻的酸感可能会变得让人更难接受。
龙舌兰蜜露
龙舌兰蜜露与枫糖均为植物分泌物经过提纯浓缩所得,其质地较蜂蜜及黑糖蜜更为稀疏,也更容易消融,因此更适宜搭配冰饮。此外,龙舌兰蜜露的甜味更为清爽,其口感亦不及蜂蜜那般甘甜。
枫糖
枫糖有一种很浓很浓的烟熏气息,比焦糖的气味更突出,人们很容易分辨出它的特点。因此,喜爱它的人会非常喜欢,而讨厌它的人则难以体会它的魅力。
这些在国外很受欢迎的糖替代品,我曾在咖啡节品尝过一杯咖啡,由此意识到我最爱的“咖啡甜伴侣”其实是中式糖浆——秋梨膏,梨的清香对冰拿铁增色不少,若有制作意式咖啡的习惯,不妨尝试,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03 不叫糖也可以提升口感的
/ 肉桂粉、椰子水、冰博克牛奶 /
另有一些并非糖类却能增添甜味的食材,与咖啡组合后同样非常出色~
香草粉、巧克力粉、肉桂粉、豆蔻粉
尝起来甜腻了,然而口中几乎感觉不到甜味,这算是种心理作用,让人不由自主地觉得咖啡更加香醇了。
我个人认为香辛料与咖啡很相宜,例如印度拉茶风味的拿铁,主要香料有豆蔻、桂皮、姜等,部分咖啡铺还售卖长条形的桂皮条作为风味搅拌工具,香辛料的浓郁气息能够有效遮盖咖啡的苦涩感。
椰子水、椰浆、甜甜的奶
纯净透明的椰汁,仅含椰子液体成分,无需添加牛奶,本身带有椰香且足够甜美,是理想的饮品选择,可以替代乳制品,不过脂肪味道突出,缺点是热量偏大。
提及香甜的乳制品,我们怎能忘记先前分享过的一篇文章:冰博克呢?乳品中含有乳糖成分,经过提纯加工后,其甜度会显著提升。
最后,尽量不添加:植脂末(三合一搭档)或者奶精珠等反式脂肪物质,如果咖啡难喝到必须用反式脂肪才能改善口味,我们完全可以不饮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