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名为好芙利、蓝塔、甜星、蒲公英、心岸、麦兹方、甜美香积的烘焙店,你或许在某个城市见过它们,然而你可能并不清楚,它们都源自一个共同的起点——好利来。
4月7日午后,出名糕点铺子好利来因网曝牵涉“西藏冒险王”事务登顶热搜榜,那天晚上,好利来发布声明,称相关说法纯属凭空捏造,属于道听途说,已构成诬告,店家已向警方报案。
一些关联词汇迅速占据搜索榜单前列位置,这个广受欢迎的甜品连锁近年来经历店铺更名、创始人分道扬镳的事件,再次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
北京市一家好利来门店。 中新网左宇坤 摄
门店频频更名,升级还是大冒险?
1992年,罗红已经二十五岁,他打算为母亲操办她退休后的首个生日盛宴,然而市场上始终没有让他称心如意的蛋糕出售,这促使他产生了创办一家糕点铺子的念头,这一创办就持续了整整二十九年。
罗红后来回想起来,自己亲手做的第一个蛋糕,是把圆形蛋糕取下一部分,再配上精美的装饰边,上面写着“亲爱的妈妈,您太累了”。这个蛋糕如今看来很普通,但在当时却非常新潮。
罗红的蛋糕店最初规模很小,后来逐渐发展壮大,从一家店铺扩展为多家分店,业务范围也从兰州扩展到全国各地,依靠独特的蛋糕设计以及前店后厂、现场制作的管理方式,慢慢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连锁烘焙品牌。他们研发的半熟芝士、蜂蜜蛋糕等创新产品,广受喜爱蛋糕的朋友们欢迎。
好利来经典产品半熟芝士。 图片来源:好利来微信公众号
但是未曾料到,自2019年7月左右起,各地涌现出许多并非好利来品牌的蛋糕店,它们大量售卖“半熟芝士”和“蜂蜜蛋糕”之类的产品,这些店铺的店面风格、商品样式与好利来极为接近,因而引发了广泛讨论,有人质疑好利来是否遭遇了模仿。
对于社会各界的疑问,好利来公司的最高负责人罗红于2019年8月22日递交了一封公开文书,其中说明了公司门店更改名称的背景。
罗红表示,创始团队在2018年经过商议,最终确定了“缩小范围,维持品质”的方针,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状况,有选择地保留部分店面,另外也终止了已经实施了十九年的联合创始人内部合作经营模式,允许各位创始人自行创立独立于好利来的全新品牌,这些新品牌将由他们各自独立负责创立、独立负责出资、独立负责管理。这也就是大家看到有的好利来门店在改换名称的原因。
尽管罗红声称这些品牌与好利来互不隶属,但它们在推广过程中依然沿用依附策略,以江西省的“蒲公英”品牌为例,该品牌曾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信息,称其产品线与好利来保持一致,定价策略相同,并且储值卡的功能可以相互兼容。
商家依然保持着过往的关联,顾客们也无法摆脱对好利来的固有印象。中国新闻网通过大众点评平台,随意查看了几家改名为“好芙利”的店铺,热门留言里几乎每条都包含“原先是好利来”之类的字眼。
更名背后,创始团队“内讧分家”
商业领域里,合伙人常常因为利益分配和经营理念不合而分开,好利来也是这样。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韩亮指出,对于烘焙这类注重体验的食品,只要产品口味和品质保持稳定,“更名”对店铺运营的影响可能并不显著。
河北的王小姐向中新网透露,她曾经对心岸蛋糕店有过误解。“初次光顾时,她曾和同伴抱怨,该店售卖的商品与好利来如出一辙,感觉非常仿冒。”
王小姐谈到,心岸蛋糕店的商品起初跟好利来差不多,后来两者之间慢慢显现出不同之处。此外,考虑到当地居民的购买能力,心岸蛋糕店的产品定价远低于好利来,更加划算。“我常常购买心岸的红豆面包作为早餐,一个五块钱就能吃得非常满足,我觉得在一座大都市里,好利来或许不会提供这么低廉的价格。”
但是人们并不知道,公司名称更换意味着其业务执行部门和组织架构的调整,这种变动或许会对好利来以及好利来旗下新创立的品牌造成间接后果。这是韩亮所说明的。
好利来如今取得的商业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早期采用的伙伴经营体系。罗红在兰州建立起好利来的第一家门店之后,其两位兄长以及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便着手推动品牌的全国性普及。他们运用了一套高效的拓展策略,使得好利来能够迅速覆盖更广阔的市场区域。
好利来上海首家门店。 图片来源:好利来微信公众号
现在回想起来,这种合伙人自行发展的模式让好利来确实获利颇丰,不过也为其后续的独立经营埋下了隐患。
好利来与肯德基、麦当劳等企业不同,其合伙人对自己负责的区域有很强的掌控力,能够自主决定经营策略,各地门店的经营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特征,一些地区的联合创始人甚至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
合伙人各自忙碌之际,本该负责全局的负责人却分心于摄影,忽视了本职工作。罗红作为好利来的掌舵人,内心向往艺术。2010年,她投入全部积蓄打造个人摄影馆。2016年,该摄影艺术馆正式在北京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