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好吃的蛋糕,没有之一

日期: 2025-09-11 18:08:17|浏览: 5|编号: 130216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上海的怀旧印象中,Ruby's Cream Cake是不可错过的甜品!!!!!!若是没有品尝过它,那么所谓的上海生活便算不上完整!!!!!!Ruby’s Cream Cake,也就是“红宝石”的“鲜奶小方”,堪称沪上绝妙的糕点,绝无仅有!!!!!!入口的鲜奶即刻消融,甜度把握得十分适宜,下方的浅黄色蛋糕松软湿润,夹杂着少量菠萝颗粒,与上层浓稠顺滑的鲜奶相得益彰,二者缺一不可,堪称完美组合。

我咨询过居住在沪上的友人,那便是他们幼时的难忘经历;时至今日,红宝石品牌问世已届二十八年,尽管海内外众多著名西点品牌纷至沓来,在上海市民心目中,“红宝石”与“鲜奶小方”的品牌影响力却丝毫未减。

那么,问题来了:红宝石和鲜奶小方,何以火爆上海滩28年?

上海居民在饮食方面十分讲究,尤其注重口味,对西式甜点情有独钟,尤其钟爱蛋糕和面包,这种喜好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形成海派文化的一部分,甚至有人会直接将点心当作主食来享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享受咖啡和下午茶时光,主要被那些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群所青睐,他们之中包括早期的资本家阶层、高级的知识分子群体以及当时所谓的白领人士。

改革开放之后,新的风气带来了“简化的西式餐饮”,上海民众结合自身偏好及本地食材特色,创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西式料理,例如:罗宋汤、炸猪排、上海色拉等。与此同时,上海的一般劳动者也开始尝试品尝咖啡、享用蛋糕。

此刻,一家使用极为少见的红白相间棉布作为桌面的糕点铺悄然开张。这个融合中西方元素的甜品连锁,由一位出身显赫家族的英国华裔过秉忠先生独立建立——其品牌名称为“红宝石”Ruby。

据了解,过先生的祖父曾是明末一位在棋艺领域声名显赫的杰出人物的后代,他的外婆和宋庆龄的外婆是关系密切的姐妹,而他的父亲则是一位在民国时期享有盛誉的建筑专家。

1986年1月,首家红宝石在上海一条高雅的街道——华山路375号揭幕,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的商务顾问夫妇到场参与了剪彩仪式。

那个时期,受限于工艺和费用,国内多数蛋糕铺子都用植物奶来调制奶油;唯独红宝石选用动物奶来制作奶油,据说要耗费10吨新牛奶才能提炼出1吨鲜奶油,这样烤出的蛋糕才会口感顺滑、甜度适中。

某些人表示,那个年代以红宝石烹制的罗宋汤,其酸甜风味十分浓郁且带有地方特色,能够唤起老派绅士的思乡之情,也能让经济拮据的年轻人感受正宗西餐的品味。

还有观点称,华山路首开分店选址颇具匠心,从“上戏”出发,经过“儿艺”,稍转即到“人艺”、“青话”以及上海歌剧院等等,周边艺术氛围浓厚,无论是品味不凡的老派文艺爱好者,还是朝气蓬勃的文艺新秀,都喜欢在此,伴着红白相间的桌布,使用雅致小巧的咖啡器具,品尝细腻绵密的鲜奶油,从容地探讨艺术理念,闲谈人生感悟,享受一段悠然自得的午后茶歇。

再举一个例子,Ruby’s Cream Cake究竟非常出色: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第一次到访中国时,特意定做了一个红宝石蛋糕。

与那些动辄每份售价五十元或一百元的某某岛国及某某国著名糕点相比,售价十五元一盒内含两小块的鲜奶小方块,堪称业内值得称赞的产品。

红宝石特别畅销的几款点心包括鲜奶小方,还有惯奶油和栗子蛋糕,这些产品都备受顾客青睐。

目前不少店铺的小份食品在中午之前就售罄完毕,因此各位食客朋友们,若想满足口腹之欲,最好尽早光顾哦~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