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千平方米的厂房里配置中央空调系统,并非仅是采购几台室外设备并铺设铜管那么简单。厂房的垂直空间、设备的热量散发状况、生产环节的移动路线设计、建筑体的支撑构造、后续的维修要求以及能源消耗控制成效,这些方面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对整个系统的运行质量带来重要影响。
011.安装规划与计算
1.1 冷负荷估算与系统选型
冷负荷的计算要结合厂房的占地面积和机器发热状况来评估。针对两千平方的厂房,冷负荷大概能取每平方米一百五十到二百五十瓦这个数值,这样算下来总冷量需求大约是三百到五百千瓦。不过,最终数值还得根据实际情形,把楼层高度、设备发热量以及人员分布密度这些条件都考虑进去,再做出相应修正。
推荐选用风冷模块机组和水冷螺杆机组作为系统配置方案。风冷模块机组是理想的设备类型,它具备安装方便、无需配套冷却塔等显著优势。如果对能源利用效率有更高要求,则水冷螺杆机组是更优选择,不过必须准备专门的设备间来满足运行条件。针对需要分区调节温控的工业厂房,应当将多联机系统纳入评估范围之内。
1.2 设备布局与空间预留
设备需置于楼顶或室外场所,须预留一米维修距离,旨在防止热气流引发短路状况,同时承重能力应确保至少是机组自重的1点5倍。可以考虑选用喷流式机组,或为大型空间量身打造的空调装置(其侧面送风的有效射程可延伸至十五米),此类方案既能实现降温目的,又不会侵占用生产地带。铺设通风管道时,应紧贴横梁进行固定,且要控制支架间的距离不超过三米,以此保障管道的稳固性和空气输送质量。
022.系统处理与控制
2.1 减震与降噪处理
设备的缓冲借助橡胶缓冲垫实现,其厚度至少为20毫米,另外在装置与底座之间放置10毫米厚的橡胶垫,能够显著减弱声响5至10分贝。管线的减振则采用不锈钢柔性接头和弹性吊环固定支架,以此削减管道的晃动和声响。
2.2 冷凝水与防冻处理
冷凝水排放管线必须具备倾斜度,倾斜度值不得低于百分之一,分支管线直径须选用二十毫米或更大规格,主干管线直径则应选择三十二毫米或更大规格,以此保障排水通畅。另外,要将冷凝水导入室内地漏或者室外开放式排水沟,并且安装U型防水封装置来阻挡异味散发。在冬季要实施防冻措施,为冷却设备及其附属管道铺设电加热带,避免发生冻结现象。而且,建筑顶部的管道在位置最低处需安装排水阀门,以便在特殊情况下执行排水操作。
2.3 电力与控制系统
电缆选型要依据制冷功率的1.2倍来计算,比如500千瓦的机组,就必须配套YJV-4×185+1×95的线缆。另外,配电箱需要独立设置,不能跟生产机器共用电流。还要安装BAS系统进行智能调控,能够分区操作,还能按时自动开关,比如非工作时候只保持最低温度,这样能省电。
033.施工与协调
3.1 施工协调与土建支持
土建工程要为中央主机预埋基础,这个基础要高于地面十公分,防止水淹;另外要为管线穿过墙体预留管道套筒,套筒的规格要比管道直径大两号;同时还要设定设备安装的洞口,这个洞口的面积不能小于两米乘以一点五米,这样方便把设备吊进去。
3.2 成品保护措施
设备安装完毕后要加以保护,避免落尘和磕碰。物件运到场地后,须立刻用遮盖物遮蔽,确保表面不受损害;管道装置完成后,要堵住管口,以免焊碴和尘埃渗入设备内部。
044.验收与调试
4.1 压力测试与试运行
对水系统实施1.5倍工作压力的测试,并维持24小时以检查有无渗漏;另外,对风系统运用透光检测法来评估风管是否密闭。设备必须连续运转8小时,期间需仔细观察设备的电流值、送风温度(保证与设定温度相差在2℃以内)以及噪音值(控制在65dB以下)。
055.安全与合规
5.1 高空作业与消防安全
设置警示地带,必须采用直径不小于16毫米的钢索,吊挂位置要由结构专家精确计算。风管穿过防火区域时,要加装耐70度高温的防火装置,还要使用B1级橡塑隔热层,其厚度至少要达到30毫米,以此保证满足消防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