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标题是《老字号面包连锁店85度C,挤满了沮丧的上海长者》的文章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了广泛关注,阅读量迅速突破了十万。
这家历史悠久且市场地位稳固的面包企业,始料未及会在当下遭遇如此广泛的瞩目,尤其是因为众多新锐品牌的崛起,对其形成了明显的竞争压力。某些人认为,伴随年长人群比例不断攀升,类似现象会愈发普遍;另有些人反对用“失落”形容上海长者,认为这实为一种实在的“社区式照护”;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察觉,此类场景并非局限于85度C,星巴克、肯德基、麦当劳、一鸣酸奶等众多场所,均可见到长者的足迹。
这些上了年纪的人为什么会特别偏爱85度C这样的店铺?出于探究,《新闻晨报》的记者在过年前后,屡次到上海85度C的各个分店,还有邻近的商场进行考察。希望从观察和交谈中找到缘由。同时,记者也在琢磨,随着上海人口老龄化加剧,85度C的现象能否当作一个范例来推广和借鉴。
春节后他们也要“打卡上班”
新春假期刚过完的上班第一天,若前往静安区彭浦新村地铁站附近的85度C闻喜店,打算购买些糕点或是啜饮一杯咖啡提振精神,你便会察觉到一件颇为奇特的事——在办理结账手续时,店员的说话声音会异常洪亮。
此刻,你或许会感到疑惑,为何店员对你说话时声音如此洪亮?可一旦你环视店内座位区域,便不难发现缘由。这家面积不足百平的店铺里,陈列着六七张餐桌,此刻全都坐满了长者。这也迫使忙碌的店员不得不相应调大音量。
点单排队的基本上都是老年人
到这里的老年人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有些结伴前来喝咖啡,从孩子谈到身体状况,像“血糖”“血压”这类词几乎总会说到;另有一些则选择独自坐桌,有人用手机看短视频,有人则默默地翻阅书籍;偶尔也会出现推婴儿车的妇女,那里传来几声婴儿的啼哭。
上海市民对咖啡的喜爱由来已久,然而在本地,冷泡柠檬茶、奶茶加珍珠,以及香草冰淇淋等甜品同样广受欢迎。这些长者除了购买店里的饮品和糕点外,还经常自备保温瓶、蜜橘、葵花籽和花生等食物,并将它们逐一取出,整齐地放置在餐桌上。
两位阿姨正在吃甜筒冰激凌
此地众多老人皆为独居者,各式情感,分明显露于他们面容上,然而一旦有人率先启齿交谈,在座的长者大多乐意畅谈,有时还会道出许久未曾宣泄的肺腑之言。
朱月红女士现居住于彭浦新村930弄,现年六十七岁。她向晨报记者透露,老伴在世时每月退休金收入超过七千元,夫妻俩退休后的日子原本十分舒坦。然而去年九月三十日,老伴突然病发离世。自那以后,她心情一直很低落,也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便经常光顾这家店铺。生活的烦恼、命运的捉弄,都成了她在店里宣泄情绪的途径。
刘慧现年五十六岁,她表示自己育有两个孩子,每日午后会到此处稍作停留,随后前往市场采买食材,为家人备膳。在她看来,这个地方让她得以暂时从忙碌的生活中获得片刻安宁,对于她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最深的期盼是不愿再给子女带来任何负担,她说道:“新春假期已经收官,孩子们都已重返职场,年轻人谋生不易,我深有体会,倘若他们不勤奋工作,便可能失去岗位。”
此地亦有众多“低头族”。下午三时左右,七十三岁的李明刚在手机上读完一本小说,每天下午他都会来这里拿起手机看小说,而且几乎都是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座位。李明表示,自己并不热衷于与人交往,偏爱独处。平日独自在家也不做饭,基本上都是去社区食堂或小餐馆用餐,一顿平均花费二十多元,退休金完全可以负担。
老年人来的目的不尽相同
桑丽今年72岁,她每周都乘坐1601路公交车,从宝山万达前往彭浦新村的那家店,那里有她很多要好的朋友,85度C成了她们聚会活动的常去之地。
“我离开工作岗位二十多年了,现在孩子们都不在身边,有空就和其他同龄人一起安排外出活动,因为彼此熟悉所以安排起来很方便,遇到任何问题都容易处理。”接着,桑丽阿姨满脸高兴地拉着记者,观看她在春节时和几位老朋友一起去浙江古镇游玩时录制的视频片段。
桑丽拿着手机看之前去浙江旅游拍摄的短视频
被问及为何不常去社区活动中心时,桑丽回应说,社区确实设有不少供人休憩放松的地方,然而通常缺乏人主动发起活动,只要有人组织她便会参与。因此她们更倾向于来咖啡馆,因为那里常有朋友自发组织聚会。
老年人谈论价格实惠时,多位受访对象都提及这个要点。晨报记者观察发现,空间有限的店内,各处张贴着打折信息,比如买第二片面包减半,还有99元换购九杯咖啡的顾客优惠卡。
85度C上海闻喜店外观
我尝试过哈根达斯的咖啡,但觉得85度C的咖啡更划算,因此我们经常光顾这里。刘慧这样说道。星巴克吸引了许多年轻人,而这里的咖啡只需十多元,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更懂得节省开支。坐在窗边,戴着豹纹眼镜的徐芸这样透露。片刻之后,一位佩戴金项链、身穿黑色皮衣的时髦男士朝她走来,两人便开始了下午茶时光。
在85度C的店面前面走动时,能够看到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他们正朝这边走来。这一带的建筑大多是在1950年前后建造的,不少房屋的使用时间已经超过了七十个年头。统计资料表明,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的老年人口比例已经高达46.3%。彭浦新村街道是上海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老式工人聚居区,如今已经演变成了一个以老年人为主体的社区。
这种现象很容易理解,在附近那家麦当劳店里,工作日午后,二楼的座位上,经常能看到许多上了年纪的人,而在离闻喜店仅两公里远的另一家85度C阳曲分店,尽管店内提供的座位不多,但那仅有的两个座位,也总是被老年人占据着。
商业场所如何与老年人更好地共处?
85度C这类经营场所常有老年群体光顾,引来了部分人的不解,他们集中出现在店内,是否会对店铺营收造成影响,又或者,那些有购物打算的顾客找不到空位该如何是好?
晨报记者经过数日走访和察看后发现,以85度C闻喜店为例,那里早就暗地里产生了老年顾客和店家之间的一个心照不宣的安排。
张月每次光顾,只点一杯柠檬茶,她坦言咖啡让她难以入眠,张月提及,许多老年人也和她一样办了年卡,单杯饮品仅需十几元,张月补充说,他们每次都会主动点单,毕竟店家也需要经营,不想造成不便,幸好消费水平不高,处在他们的接受区间内。
一位手捧保温杯、尚未点餐的老者坐在座位上,一边观看手机视频,一边不时地环顾四周。这时,他看见一位刚点完单的年轻人端着面包和咖啡往里走,便立刻起身邀请对方坐下。年轻人显得有些犹豫,老者却坚持要再逛逛别处。
这家85度C的店里,顾客之间形成了默契,未点单的人会主动为已点单的人腾出位置,这种做法已是普遍现象。因此,用餐者通常不必为端着餐盘没处放而发愁,也无需麻烦服务人员。
有人提出疑问,长者们自带食物是否会引发大量非必需的废弃物,从而给经营者带来额外的负担?不过,在85度C这家店,工作人员几乎不必为处理这些废弃物而烦恼。
下午四点左右,两位女士的聚会告一段落,其中一位朝正在整理货物的员工使了个眼色,该员工立刻领会,开启了存放垃圾桶的储藏室门,两位女士甚至亲自端着托盘进去处理废弃物然后离开,一分钟之后,这张桌子就变得干净整洁,准备迎接下一位使用者。
老年人主动帮助店员收拾垃圾
这位厨师刚从厨房里结束工作出来,就立刻和几位长辈们聊了起来。据他向早报的记者透露,这家店铺中的许多顾客都是他认识很久的人,他们的称呼他都能立刻叫对。对于大家退休后的生活乐趣、家庭状况等细节,他也都了如指掌。
另有一位年轻的临时售货员表示,看到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就联想到自己远方的家中的双亲,店铺照常营业本来也是营业,能让他们有一个歇脚的场所也相当不错。
傍晚五点左右,老人们完成了当天的“报到任务”,站起身来,把座位上的凳子放回原位,把桌面上的废弃物清理得干干净净,并且不忘到其他桌前和众人告别,接着缓缓地离开了85度C的店门,最终没入了落日的余晖里。
一位工作人员凝视着老人们的离去,同时向媒体表达,倘若次日这些常客未能按期光临,她反而会感到些许不适应。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本文均使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