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蛋糕连锁店宜芝多曝出大量门店突然停业的消息。
听说这次关闭出乎意料,很多店铺的货架上还留着不少未售出的物品,就连收银台的机器屏幕也还亮着呢。
这让很多消费者相当吃惊。
某些陪伴多年的面包店即将停业,另一些则为手中尚未消费的购物凭证感到焦虑。
针对这个情况,蓝鲸财经立刻接触了设备融资租赁的合作伙伴上银融资租赁,这家公司明确表示与此事无关。
宜芝多负责人蔡秉融在回答媒体提问时坦承,因未按时支付员工三个月薪资和将近一年社保,致使生产环节暂停运作,上海地区三十余处店铺亦暂停营业,不过他正积极设法恢复正常经营。
蔡秉融还进一步表示,“大概需要4000万,就能活下来”。
曾辉煌一时的宜芝多究竟怎么沦落于此的?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就在前天上午,宜芝多官方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有关父亲节的公告,向顾客致歉。
宜芝多30多家门店一夜关停
6月19日午间13时左右,澎湃新闻记者抵达地铁九号线马当路站宜芝多分店,此店已暂停营业,多处储物柜并排堆放于店内,货架上面尚存部分面包,就连收银台的电子显示屏依然亮着,不过店内已无服务人员
门口的布告显示,该店最近一次消毒是在六月份的最后一天。附近的人说,店铺已经停业好几天了,不清楚具体关闭日期,起初还以为只是暂时停业,因为商品还在售卖,但一直都没有重新营业。
接着,记者抵达地铁八号线老西门站内的宜芝多铺面,此铺面同样已经歇业,里面空荡荡的,货柜上不见任何物品,也没有店员在场。
据周到上海记者透露,南京西路地铁站的宜芝多门店,所有玻璃门都紧闭着,门把手处还各挂着一个锁具。往里看去,店铺内的货架、冷柜、休息桌椅,乃至礼盒包装的陈列等,都与平常营业状态时相差无几,只是店内没有亮灯,也没有看到忙碌的员工。
媒体通过大众点评平台查询到,众多店铺都贴出了“暂时停止服务”的标识。不过仍有三家店铺,其中一家最新留言记录在四月,另一家店内的评论则出现网友指出该店已歇业但相关词条未同步更新的情况。
2000多万提货券无法兑付
宜芝多许多分店突然停业,导致许多市民持有的蛋糕凭证无法兑现,也无法办理退款。
过去常爱吃那家北海道奶香吐司,如今却突然停业了,这是市民王小姐的感慨,家中尚存宜芝多提货券,眼下不知如何是好。
胡先生对记者说,他家里存着大约六百元的宜芝多兑换券,那是公司发给员工的生日礼物,几乎没用过,要是这样浪费掉了,他感到挺可惜的。
有王小姐和胡先生这样遭遇的还有不少人。
网络平台,众多用户分享了他们尚未用完的货品兑换凭证,面对这些凭证不知如何是好,感到十分困扰。
值得留意的是,宜芝多关联的八融企业,于今年六月一日,在上海市商务委的“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协同监管服务平台”上,被记入“警示名单”。缘由在于,其收取的资金超出特别风险警示的界限,且未依照规定实施银行专用存款账户管理等风险防控手段。
根据蔡秉融20日访谈透露,自2016年以来,公司共派发将近五百万张取货凭证,至今仍存有超过两百万张尚未核销。
曾辉煌一时的宜芝多
为何沦落于此?
相对于其它品牌,宜芝多的历史较为悠久。
1992年,蔡秉融,一位来自台湾的烘焙师,在上海建立了“宜芝多”这个品牌。
那个时期,上海台资烘焙行业迎来鼎盛时期,同时,像“克莉丝汀”“85度c”这些著名品牌也正处在发展高峰。
1999年,美罗城地下部分开设了首家宜芝多分店,当时其独创的北海道风味吐司迅速走红,虽然价格偏高,但依然受到上海市民的热烈追捧。
从那以后,在它的黄金十年(1999到2010年期间),宜芝多顺利进入了上海的主要商业区。
然而风水轮流转。
近年来,新生代消费群体逐渐成为主流,现烤现卖的模式兴起。
宜芝多没有把握住消费水平提高带来的发展良机,转而选择深入地铁站内,拓展经营网点。二零一六年,该品牌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达成了名为“百店计划”的合作意向书。
宜芝多百分之七十五的营业收入,源自于地铁站点内的店铺,这些店铺数量高达一百零五家。还有传言称:在上海,凡是能够换乘的地铁站,几乎都能看到宜芝多的门店。
而这,也为宜芝多今日的落败埋下了伏笔。
到了2020年9月,由于疫情带来的冲击,宜芝多一个半月时间内在上海地区关闭了70多家分店,留下的门店数量还不到疫情爆发前的一半。
实践表明,减少网点并未能帮助宜芝多渡过难关。当人们普遍认为幸存的宜芝多分店能够维持运营时,目前又爆出该品牌部分门店停业的消息。
根据启信宝信息,宜芝多品牌现在由八融公司经营,该公司成立于2006年11月17日,初始资金为255万美元,实际出资额为250万美元,登记地址位于闵行区黎安路1655号,目前仍然有效。
但是,启信宝向宜芝多发出了重大的风险提示,原因是公开资料显示这家公司存在78项风险记录,并且八融公司全资控股的上海百庆食品有限公司也有30项风险记录。八融公司最近的一条风险标注是今年3月3日被列为“限制高消费”,被执行人是八融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蔡秉融。总体而言,八融与百庆这两家公司牵涉到较多的合同争议案件。
上银融资租赁撇清关系
根据蓝鲸财经报道,中登网信息表明,八融食品同上银融资租赁(中国)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上银融资租赁)之间达成过8项租赁融资合作。
登记证明材料表明,其合作形式属于常规的融资租赁类型,租赁方为上银融资租赁,租赁对象主要是生产机械、原料、半成品等,粗略估算这些融资租赁业务的整体金额已超过一亿元,其中最早到期的日期是2021年12月,最晚到期的日期则是在2022年5月。
关于宜芝多最新曝出的歇业传闻,蓝鲸财经联系了上银融资租赁,该公司人员回应称,自身仅负责租赁事务,对于宜芝多状况并不知情。
关于同宜芝多的合作状况,上银融资租赁没有直接回应,他们的说明需要相关人员下去确认是否与宜芝多存在合作,之后电话便中断了。
根据天眼查披露的数据,上银融资租赁机构创建于2012年6月4日,法定代表人为孙国平,办公地点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东路161号。该公司的注册资金总额达3000万美元,唯一出资方是台湾地区的上银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其主要经营的业务范围涵盖融资租赁领域以及租赁服务相关事务。
天眼查进一步揭示,八融食品的三处动产目前正作为抵押品,被上银融资租赁作为抵押权人,其担保债权总额达到4000万元。
创始人回应:没跑路,正自救
六月份二十日,宜芝多企业主要负责人蔡秉融应新民晚报相关媒体人约访,坦言因支付给职工三个月薪酬及将近一年社会保险金出现延迟,造成制造业务暂停运作,同时上海地区三十余处铺面亦暂停服务,他并未逃避责任,正积极设法让公司重新投入生产,计划在获得投资后先重新启用部分铺面,处理积压的消费凭证,慢慢恢复整体运营,并致力于品牌形象的重建。
蔡秉融表示,2020年开头,新冠疫情突然出现,给宜芝多的收入带来了巨大损失。在疫情最厉害的2月、3月和4月,地铁站里的人流急剧下降,基本上没有收入。5月开始重新营业,地铁站里的人流慢慢多了起来,但是人们戴着口罩急匆匆地走过去,店铺的生意还是没能好转。蔡秉融讲,2019年,宜芝多的收入超过了三亿元钱,但在2020年,这个数字降低到了一亿元。
由于疫病冲击,去岁宜芝多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导致多家门店停业,其中上海市就有七十家以上关闭。
在金融机构拒绝提供信贷支持后,蔡秉融处置了个人名下的不动产,即便如此,依然无法弥补资金上的不足。
他还和几位投资方有过交流,不过最后由于各种缘由,未能完成融资。
这也就导致了眼下门店的“一夜关停”。
他向新民晚报记者透露,当前正积极物色具备雄厚实力的投资方,期望通过获得资金支持来恢复商业运营。计划首先重新聘用部分职员,随后逐步重新开设八到十五家分店。
“大概需要4000万,宜芝多就能活下来。”
当前百分之二十的供货商选择用股份来偿还债务,他们支持宜芝多继续运营,然而这样的支持程度尚显不足。期待有贵人相助,能协助宜芝多渡过难关。
需要强调的是,有消息透露,6月21日,闵行区的一些负责单位已经和蔡秉融进行了接触,目的是讨论价值数千万的提货券接下来该怎么做。
另据澎湃新闻报道,闵行区相关部门已参与调查,并且组建了专项小组,现在负责推进相关研究工作。
倘若宜芝多无法顺利渡过此番难关,公司会破产并启动清算程序,届时顾客最多只能收回部分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