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百味中国逆袭,全球关店8000家,何以在华狂赚1.3亿元?

日期: 2025-10-04 06:09:15|浏览: 0|编号: 14734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白色餐食早已失去热度,赛百味中国却使面包变得焦香四溢——全球店铺关闭八千处,它半年内新增二百二十家,利润增长十四倍,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先别急着喊“洋快餐又行了”。

我上周去了静安寺那家新开的直营店,下午一点钟,在门口排队的时候绕了两个弯,看见前面一位女士正在用计算器结账,同时报出“川香麻辣鸡排热烤”,她一边说一边抱怨“25块钱,比轻食沙拉划算了一半”。

那一刻我立刻明白:它其实不是在卖三明治,而是推销“上班族救命餐盒”。

回到三年之前,镜头向远处移动,赛百味在中国市场处境堪忧,门店稀疏,产品缺乏吸引力,定价也让人难以接受,三十多元的冷面包几乎无人问津。

转折点出现在2023年中期,总部决定收紧特许经营授权,随即投入50亿元在江苏省设立中央食品加工厂,面包、鸡胸肉及调味品均由当地生产,因此生产费用大幅降低百分之二十三。

有了廉价商品,价格才敢降低:20至30元这一档位,恰好处于瑞幸与麦当劳之间,中午时段立刻变成“第三种可能”。

更鸡贼的是菜单。

招牌冷三明治依然热销,但后厨暗中提升烤炉温度,川味香辣与京派烤鸭两种新式热食,每日每店可售85份,贡献了将近三成的总收入。

热乎气一冒,再配口现磨咖啡,谁还记得它是“白人减肥餐”?

旁边同事说,吃沙拉会饿到下午三点,然后就会晕倒,这种食物里面有肉类,也有蔬菜,还带点辣味,吃完之后下午还能开会,并且能够骂老板。

供应链、价格、口味,三张牌打顺了,才敢玩直营。

直营店比例猛增到56%,总部终于能牢牢掌控品质管理,连厕所纸短缺都能立刻补充,何况还有统一装修和统一服务态度。

报告指出2024年上半年直营店超过300家,集中设置在北上广深以及新一线城市中心商业区——那些人潮涌动的区域,虽然租金高昂,但客流量更为珍贵,主要考量的是周转次数和再次光顾的比率,而非其他情感因素。

有人担心:热食一多,赛百味会不会变成“西式沙县”?

我反倒觉得,这才是它活下来的真相。

轻食产业规模达1600亿元,上班族既追求健康又渴望愉悦,冰凉蔬菜吃得单调了,需要温热的食物来替换。

赛百味将低卡路里视为轻盈的卖点,将麻辣酱作为畅快的象征,这样既满足了不同口味的需求,又给竞争对手制造了压力——卖沙拉的店铺比不上它的价格实惠,卖炸鸡的店家也比不上它蔬菜的丰富。

一句话:全球市场收缩?

关我屁事,先把中国社畜的胃烫服帖再说。

外国品牌想要在此地取得成功,没有别的途径,必须压缩供应链成本,调整产品辣度,降低售价至消费者能接受的程度,这三方面减少任何一点都毫无意义。

赛百味这次赌赢了,下次谁掉队,就看谁敢真“砍自己一刀”。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