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店新事 | 92岁“新雅茶室”重开,老味道还在,年轻食客也来了

日期: 2025-10-05 04:06:22|浏览: 0|编号: 14800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品茶与饮茶是众多老上海人钟爱的日常活动,往昔上海居民通常在弄堂入口的老式炉灶边相聚品茗,部分茶友还会正式前往茶肆品饮,二十世纪二十年间,诸如新雅茶室等一批粤式茶馆为上海市民引介了“享用早茶”的全新习俗。新雅茶室这家拥有92年历史的老店,于南京东路的新雅粤菜馆二楼再度营业,店内陈列着大量反映上海茶馆发展历程的老照片,这些泛黄的照片令人印象深刻,此外,花形地砖、彩色玻璃窗以及灰色清水砖墙等具有岭南特色的装饰,也为空间增添了几分古典韵味,各式经典的广式点心,例如虾饺、流心咸蛋黄包、开口叉烧包和皮蛋瘦肉粥,都让众多老上海人回忆起往昔的时光,倍感亲切。

新雅之外,近两年因为餐饮业竞争加剧,加上顾客追求新鲜感的倾向,许多上海餐饮老字号也在积极应对,力求在保持传统的同时进行革新。

到广式茶馆饮茶曾是上海年轻人顶时髦的事

前天,记者抵达新雅茶室,甫一进入便注意到壁上陈列的一批九十多年前的开业旧影。那家茶馆于1926年启动运营,最初设在四川路虬江路一带,由广东籍人士蔡建卿设立。它迅速成为当时众多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巴金与萧珊、鲁迅和许广平都曾是这里的常客,因此被称作上海最早的文化交流场所。1934年,新雅茶室进行了迁移,来到了南京路步行街的位置,并且将名称调整为新雅粤菜馆,从此以后,新雅茶室这个称呼就不再被使用了。

上海居民去茶肆品茗的历史可上溯至18世纪。徐珂所著《清稗类钞》中提及,清同治时期上海已设有茶馆。美食家沈嘉禄查证表明,三茅桥有家临河而建的“丽水台”,南京路有家名为“一洞天”的茶馆,福州路上也有一家叫“青莲阁”的茶肆,这些都是在相近时段开设的。

广东茶楼的兴起给上海的茶馆注入了新的饮茶风尚。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随着赴沪创业的广东人数量的增加,专门服务广东茶客的茶楼开始出现。小壶天、广东楼、安乐园等,便是首批尝试开设的广式茶楼。

唐烨摄

新雅茶室在那个时期变得相当有名,是众多经营得很好的茶馆里面的一家。沈嘉禄提到,虬江路上的新雅茶室吸引人的地方,除了提供普通的清茶,还售卖咖啡、可可、汽水这类西方饮品,广东风味的点心也是必备的。在上海这个向来喜欢创新的地方,广东人这种结合西方元素的做法,被看作是当时茶馆行业的一种新潮流。

那个年代去广式茶馆喝茶非常流行。比如新雅茶馆,不仅有老广们相约来此吃早茶,年轻人也大量光顾,广东人总是抢着喝第一碗汤,新雅因此生意兴隆。沈嘉禄谈到,到了三十年代,上海的广东茶楼已经颇具规模,新雅、大三元、红棉、东亚、大东、冠生园、岭南等众多著名粤菜馆也同时提供早茶服务。老上海的人说,广东茶室的地方很干净,茶点味道好,价钱合理,工作人员态度很好,可以点一杯好茶,坐上半天,肚子饿了就吃块马拉糕、喝碗鱼生粥,花不了太多钱。因为这个原因,上海的文化界人士把广东茶室看作是和朋友们一起喝茶、见面的好地方。

传承老口味中创新,留住怀旧客、培养年轻客

前天晚上八点多钟,晚餐高峰已经过去,新雅茶室里仍有三分之一的座位坐满了,很多客人一边用餐一边谈笑,感觉还没玩够呢媒体观察到,传统粤式食品在此地广受欢迎,几乎每张餐桌上都摆放着虾饺、流心咸蛋黄包、开口烤肉包、皮蛋瘦肉粥等,同时新雅的特色菜肴,滑嫩虾仁、蚝油牛肉等菜品也备受青睐;针对上海顾客的偏好,新雅茶社还推出了油条、糯米团、迷你馄饨等点心。

菜品和点心依旧保持传统风味,餐厅的布置却焕然一新。角落里摆放着留声机、老式茶壶和字画,这些细节透露出老上海的韵味;彩色玻璃窗、卷曲的铁花窗棂、梅花造型的花瓶,处处散发着岭南文化的气息;入口处的玻璃柜里,陈列着银质餐具、月饼模具和烘焙手册,让顾客了解上海茶馆的悠久历史。新雅茶室重新营业后,除了公共大厅,另外增设了六个独立包间,特别选用广州六个市辖区的名称来命名这些包间,这一做法让许多长期居住在上海的广东籍食客感到十分惊喜。

唐烨摄

当天记者在顾客中见到一对90后情侣,他们表示两人在南京路漫步,最终决定光顾这家老茶馆。这对年轻人说,如今年轻人用餐特别在意情调和环境,新雅茶室的氛围十分雅致,同时充满复古气息,丝毫不逊色于现在那些流行的网络餐厅,大大改变了他们以往对老式餐馆的看法。

上海经营食品餐饮的百年店铺一直客似云来,比如南京路的新雅粤菜馆、杏花楼总店每逢中秋、清明、春节等特定时节与节日,都会顾客盈门;然而现在餐饮行业竞争白热化、食客偏好寻求新意,部分上海老字号还是察觉到来自市场的压力。

以广东菜、茶点行业为例,近些年上海市多家新兴网红广东菜餐厅接连开业,例如誉八仙的店铺装饰考究、氛围宜人,一开业就在年轻群体中广受欢迎。传统品牌间的竞争同样白热化,今年,广州的老牌餐饮企业点都德拓展至新天地区域,杭州的老牌餐饮知味观也计划进入上海市场,这些从外地而来的老牌企业让上海本土品牌倍感挑战。

唐烨摄

上海众多餐饮老店近年纷纷寻求创新突破。去年,拥有九十多年历史的老牌洁而精进行了全新装修后重新开业,其原本陈旧的中式装潢被转变为清新简约的风格,场所面貌焕然一新,吸引了许多年轻顾客光顾。今年,以擅长海派川菜闻名的上海老字号梅龙镇酒家,在南京西路增设了名为“梅龙镇·颖食”的新分店,主要面向比较年轻的商务人士群体。全球范围内,历史悠久且声誉卓著的商标,在其核心产品之外增设衍生系列是一种普遍现象。例如知名的高级时装品牌普拉达,便设有子品牌,此品牌在风格上更具青春气息,主要面向年轻群体,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但不论推出何种产品,手艺人的精湛技艺与品牌精神始终是传承下来的核心要素。

这次重新开办新雅茶室,也是新雅粤菜馆实现经营升级的重要举措。老牌餐饮企业应当积极适应市场变化。我们复兴原有品牌,设立新雅茶室,在坚守传统经典菜品的同时,在继承中融入新元素,就是意图维系喜爱老味道的常客,并吸引更多新生代顾客。这是新雅粤菜馆管理层的想法。据了解,为了满足年轻顾客喜好,新雅茶室还首创了适合两个人的“午后茶点组合”,包含中西方点心以及茶、咖啡等饮品,两人消费在一百元左右,价位也比较亲民。顾客在哪里,餐馆就设在哪里,经过考察多处地方,新雅粤菜馆今年将自行拓展,打算在张江和茂名路增设两家新雅茶室,至于上海这些老店的做法能否见效,还有待时间来证明。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