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借助烤箱,也能制作出类似云朵般轻盈的点心?我将日常鸡蛋转化为专属午后饮品,关键方法都在这份资料里
前些天,邻居上门来借食谱,讲说她夜里吃着昨晚我送去的蛋糕,甜味还萦绕在嘴里。坦白说,我也没料到,仅用三个鸡蛋就能做出这等美味。制作方法其实很普通,但几个关键步骤决定了成败,操作得当,蛋糕就会松软可口,稍有不慎,就会变成一团失败品。对于我们这些上班族而言,能在家里用蒸锅制作出能拿得出手的蛋糕,既方便又让人感到温馨。
我的配方一直很固定:大概需要三个蛋、五十毫升乳品、三十克玉米油、五十克普通面粉和四十克糖。每种配料都有其作用:乳品能增加水分,油使口感更顺滑,普通面粉可以降低面筋性让结构更松软,蛋黄有助于带来风味和颜色,蛋白的打发则是形成蓬松体的关键。那一点点盐和少许白醋不容忽视,盐有增味之效,白醋有助于蛋白质更稳固地膨胀,这些细微之处影响着最终的风味和成型效果。
这个流程乍看之下似乎繁琐,但只要掌握要领就行。首先要把食用油和牛奶充分混合,然后把低筋面粉筛进去搅拌成细腻的糊状,接着放入蛋黄继续搅拌均匀,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油脂和粉类初步“化合”,蛋黄的粘性有助于使糊体更加稳固。在另一个碗里,蛋白中加一克盐,然后分阶段倒入白糖,并滴入少量白醋,借助电动打蛋器打发成带有明显纹路、能够形成“尖角”状浓稠的蛋白霜。需要特别注意,糖分要分批投放,逐步添加更佳。接着取三分之一蛋白,迅速与面糊混合以实现稀释,这个环节必须迅速完成,混合均匀后,将面糊重新倒入剩余蛋白中,采用自下而上的翻拌方式轻轻搅拌,切记不可画圈式用力,这样才能维持蛋白中的气泡,从而形成理想的蓬松度和细腻的内部组织。
带底脱模的模具使用起来更便捷,若没有,普通小型模具也可以替代,把混合物倒入模具中,用一个小盆放在桌面上,轻敲模具边缘,震出里面的气泡,这样能让内部结构更加均匀,蒸制时要注意,水一定要完全沸腾后再放入模具,蒸锅里的水量要充足,确保蒸汽稳定持续,锅盖和模具之间最好用东西密封,防止水珠滴到蛋糕表面造成凹陷我通常先把模具安放在一个大的不锈钢容器中,再用保鲜膜将其罩住,这样做是为了减少水珠直接掉落的可能。蒸制所需时长取决于模具的尺寸,比如六寸的模具一般要蒸四十五分钟到五十分钟。当时间到了,就立刻把它拿出来,并且轻轻地摇晃三次,接着把它翻过来放在冷却架上,让它在自然的状态下变凉,这个环节对于避免模具回缩起着关键作用。
多数挫败情形其实能够预先规避。我一位名叫小李的朋友初次烘焙时,蛋糕中央部分坍陷了,事后查明她将蛋清打发得过于坚硬,并且在混合时动作过于剧烈,导致里面许多气孔被破坏。另有一次,住在隔壁的王大爷把模具直接放在锅上蒸,锅盖渗出的水珠落在面糊上,造成表面出现一个清晰的坑洼。碰上已经坏掉的蛋糕,其实也不算完全没用了,冷藏后切成片做成奶油三明治,或者烤成法式吐司,都能变成别样的美味小点心。
若要增添趣味性,做法相当丰富。若喜巧克力味,可往面糊中撒入少许可可粉,若求清爽感,可在蛋黄糊里掺进一点柠檬皮蓉,若要降低甜度,可将糖量削减四分之一,但须留意这会波及蛋白的搅打,若想改成咸味,则要大幅降低糖量,同时可以加进芝士和香草或香葱。每次操作都能体会到原料对于搅拌、冷热和热气的反应很强烈,稍加调整就会造成风味上的差异,这就是其中的乐趣。
简单来说,制作蛋糕的关键在于“温度适中、避免气泡破灭”。蒸汽是湿热传递的方式,虽然温度不是很高却很均匀,能够使蛋白和蛋黄逐渐凝固,从而构成细腻的质地;蛋白的打发程度和搅拌手法决定了能够保留多少气泡,气泡丰富且分布均匀时蛋糕就会显得松软。理解这个因果关系,基本上就能大大减少出错的几率。
最后分享几条我平时用的制作技巧要诀,先把含水分及脂肪的食材混合均匀,鸡蛋清要分批次掺入糖分并缓缓搅打,混合时动作要轻柔以维持内部气孔,上锅蒸前要确保水已沸腾且水量充足,完成取出后立即倒置放置直至冷却再取下模具,这些方法都是我逐步摸索积累的,时间久了就能体会到每个环节的细微差别。
你最近烤过蒸式点心吗?有没有遇到什么挫折或者有什么特别的改进方法,分享一下,或许下次我去你家的时候,我们可以彼此分享食谱和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