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日期: 2025-10-09 14:08:01|浏览: 2|编号: 15067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弄堂

江南褪色的表情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8年第05期作者:南湖

标签:浙江   江苏   城市建筑   遗产风景

可以说,弄堂就是江南的魂脉。从空中鸟瞰这些穿梭于新式楼宇与古旧房屋之间,或横跨于石桥、河岸、水墙之中的弄堂,它宛若一根缠绕交错的往事之绳,将江南的往昔、此刻都缠绕在它的脉络之中。

江南弄堂给人的印象,仿佛是一支藏匿于江南烟雨之中的洞箫。时光流转,其中蕴含的惆怅迷惘,以及往昔的回忆与旧日情怀,似乎是它亘古不变的核心旋律。所谓“宅院幽深,小路蜿蜒,不知通向何处,走到尽头,顿感豁然,别有洞天”所言的,其实只是某种意境。这种境况对于居住在巷弄里的人而言,就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基本环境,然而对于整个江南文化来说,它却是不可或缺的核心构成要素之一。

幽幽弄堂之韵

青砖黛瓦,巷陌的印象总是分外清晰。那些曾经午夜梦回、流年似水的时光,或许就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从巷子入口到巷尾的一次偶然经过。

明代祝允明在其著作《前闻记》中提到,人们现在把房屋底下的狭窄通道称作弄。他还特别说明,这种小巷在民间被称为弄唐。因此,弄堂这个名称也可以写作“弄唐”。“唐”字首见于《诗经》,古汉语中具备多种释义,即便《尔雅·释宫》将其界定为“庙宇间的通道”,但历经岁月流转,“唐”字代表道路的用法,已慢慢湮没于穿梭街巷的流风之中。如今,大家好像已经记不清这个“唐”字究竟和江南的巷子有什么关联了,现在人们谈论的却是另一个一直藏匿在江南住宅里的“堂”。“堂”原本是称呼某个空间的词,跟大街小巷没多大联系,不过在现代汉语里,它在建筑上的比喻意义确实比“唐”更合适些,并且这两个字读音相近,所以“弄唐”就慢慢变成了“弄堂”。因此弄堂的确切解释应该是:街路的支巷或屋边的陪弄。

>>> 阅读更多内容,请使用中国国家地理畅读·微信小程序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