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试航
每艘船舶在制造末期,都必须实施航行测试。航行测试需遵循既定方案,或依照相关准则和规程开展,针对船舶的航行能力、电气装置、导航装置和机械装置展开测试,以确认船舶整体性能与设备品质是否满足合同约定、政府法规、政策以及国际相关公约、标准与图纸等规定。航行测试旨在通过测试,对船舶完成最终确认。系泊测试工作完成后,需要解决测试期间暴露出的各种缺陷,达到船级机构设定的试航标准,才能开展航行测试工作。航行测试的具体事项、细节、实施方式、操作步骤以及试航安排,必须与船东单位及船级社等关联方共同商议确定。同时,应由船舶制造企业、船东单位以及船检机构各自委派代表,共同组建专项工作组,负责具体执行。首制船舶在出厂试航时,制造方常邀请设计方共同参与,目的是检验设计性能,收集初始数据,为后续优化设计提供参考。船舶启航前需确保燃油、润滑油和饮用水储备充足,关注天气预测信息,并调试好检测设备。实际测试多在划定好的水域开展。
航行测试旨在细致评估船舶运行时主机、副机及各类机电装置和系统的运行状况。测试期间,需要测量船只的速度、主机输出功率,并考察其操控能力、回转性能、航向稳固度、惯性表现以及特定水域的航行适应性。测试数据经船级社和客户确认达标后,船舶制造方能正式移交购买方使用。
对舰船来说,进行航行测试的核心任务是评估其行进速度、稳定程度、转向能力等运动指标;同时考察船舶整体、动力单元、电力电子设施、作战平台、电子武器装置及其辅助设施的制作水平、安装状况、系统设备间协同运作的效果与表现;此外还需验证战斗武器和相关系统的实战能力。海上测试须在系泊调试完成后展开,测试成效是军队验收的核心技术凭证。
船舶试航工作包含两个步骤,第一个是系泊检验,就是让船舶停泊在码头上进行检测,目的是确认它是否已经准备好进行航行测试;第二个是航行测试,就是让船舶在专门用于试航的水域里进行更全面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