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引擎运作期间易出现三种常见问题:气体外泄、油液渗漏、水分流失,这些问题会导致引擎性能下降,部件磨损加剧,引发频繁故障,启动变得费力,燃油消耗量上升,动力输出减弱,所以必须关注引擎的这三种问题,并迅速进行检查和处理。
一、漏气
发动机缸体和气缸盖的接缝部位如果出现泄漏,会导致气缸垫损坏,进而削弱动力输出,进气系统一旦发生漏气,气缸内部会混入杂质,从而加剧缸套、活塞、活塞环以及气门、导管等部件的损耗。当发动机存在漏气现象时,会在运转过程中持续发出刺耳的摩擦声响,掀开油盖后,这种声音会更加清晰,同时可以看到大量气体从接口处逸散出来。
发动机动力不稳,异响出现,症结在于活塞环与气缸套接触不良,环的接合处缝隙过大,或者全部环的开口朝同一方向排列,导致气缸套被刮出痕迹,环的回弹性不足,环卡在槽中,转速平稳,异音显著,需用工具逐一将各缸火花塞接地,观察异音是否减弱或消除
在可疑的气缸里滴入少量润滑油,轻轻晃动几次,接着发动引擎,假如初次启动时声响减弱或完全没声,过几分钟又发出声响,那便是漏气的征兆。倘若声响细微,尚可继续运用,倘若漏气情形较重,须取出活塞进行查验。活塞环若发生卡滞,需清理油泥,端口若契合,须依标准调校;环件若弹性不足,或气缸套损耗过大,则应替换活塞环,或整修引擎。
二、漏油
确实漏油和漏柴油会加剧机油损耗,破坏发动机的洁净度和外观,沾上油污的机油极难彻底清除。倘若系统中的润滑液流出或进入燃烧区被烧掉,油底壳里的油面会下降,情况严重时各转动部件会失去油膜保护,零件间出现干磨,间隙会变得过大。
机油泵、喷油泵、喷油器等供油系统组件以及它们相连的油管接头如果出现渗油现象,就会引起供油不连续或供油受阻,进而导致发动机产生爆震、转速波动、点火异常或无法启动等问题。过滤器与滤芯一旦损坏,必须立即更换,否则污浊的柴油会流入三个关键联轴器,进入燃烧室后会加剧联轴器与气缸内部零件的磨损程度。
机油泵油封损坏会造成密封失效,柴油会经由此处渗入齿轮箱,致使油底壳液面增高。喷油器连杆和高压油管接合部位若存在松动,或配合精度欠佳,会导致高压油从管路泄漏,进入气缸盖顶部,再经由回流孔流回油底壳,同样会引起油位异常升高。
还有,倘若喷油器的回油管连接处没有拧紧,或者密封性欠佳,柴油便可能流进气缸盖的上部,随后通过回油孔流回油底壳,导致油位升高。在这种情形下,由于雾化混合气品质欠佳,燃油无法充分燃烧,使得液态油滴会从气缸壁渗入油底壳。
机油泄漏的症结在于,前后曲轴油封出现了破损,同时油底壳和气缸体之间的纸质垫片也损坏了;此外,机油冷却器相连的油管发生了破裂,管路连接处松动,因而造成机油外泄和损耗。为防止机油冷却器连接的油管出现断裂导致漏油,安装时应当适当地增设油管的固定部件,确保其他部分不与发动机本体接触,以此避免油管产生不良晃动,油管一旦断裂就必须进行更换,而管路连接处如果松动则可以重新紧固螺帽。
三、漏水
发动机运作期间,部件会逐渐损耗、出现裂纹或连接出现松脱,进而导致冷却系统出现渗漏现象。冷却系统渗漏是柴油机常见的一种问题,不仅会给补充冷却液带来不便,还可能造成气缸盖产生裂纹。缸套的密封圈发生泄漏,会使得机油箱内的机油被稀释,从而加速零件的锈蚀和磨损,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烧毁轴承,同时也会引发发动机温度过高,进而干扰其正常运转。
水泵水封损坏是导致渗漏的首要因素,冷却液会经由水封渗入齿轮箱,造成油位升高;喷油器护套环密封不严也会引发问题,冷却液会流进气缸盖顶部,再通过回油孔进入油底壳,使油位上升;此外,缸套橡胶圈密封失效同样会导致渗漏,该橡胶圈的功能是阻止发动机冷却室内的冷却液进入油底壳,一旦密封圈损坏,冷却液便会直接流入油底壳。
检测胶圈是否渗漏,可在灯光下观察其边缘有无水珠滴落,同时检查缸套内部是否锈蚀,确认内孔是否存有渗水现象。确认气缸盖是否存在裂纹,排查进排气管道有无破损,并检查中冷器是否发生泄漏,留意进排气管道或中冷器区域有无积水。若发现气缸盖底板有裂纹,需将其拆卸下来进行详细检查。
确认喷油嘴套、高压油管连接处和回油管是否存在渗油现象,在引擎工作状态下取下气缸盖罩以便查看。或者,在引擎停机时,卸下气缸盖罩,察看喷油嘴套是否发生泄漏。同时检测油冷却器有无渗漏,可通过检查低温冷却液内是否混入水来判断。
这主要是因为发动机工作期间,一旦机油散热装置出现渗漏,并且机油系统的压力超过冷却水的压力,机油就必定会流入冷却液里。而要检查气缸盖、发动机本体以及增压器的裂缝和渗水情况,通常需要借助密封性测试,单纯用眼睛是无法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