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与脸盆相当的“东北大板”在社交网站上迅速走红,呈鸡腿造型的冰淇淋则成为市场热门产品……当前正值冰淇淋企业推出新品、寻求合作的关键时期,为了争夺2025年的市场份额,众多品牌显著提升了创新投入,将产品健康化和拓展即时销售等新兴渠道视为行业普遍做法。
行业专家指出,由于气候条件、产品储备、消费能力等综合作用,国内冰品行业从2023年开始显现增长乏力,步入注重性价比的新阶段。受此作用,今年推出的冰品新品种定价大多不超过五元,主要分布在一元到三元之间。分销商和零售商也变得更加审慎,陆续减少订货量并调整销售目标,整个行业的库存负担比去年有所减轻。
即时零售渠道突起
每年十一月到次年一月,是冰淇淋行业推出新品、拓展市场的活跃时期。据光明乳业分析,2025年冰淇淋消费呈现几个明显特点,包括追求健康、注重品质、喜爱丰富口味以及青睐多样造型。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低糖、低脂、不含添加剂等健康概念逐渐成为冰淇淋市场的主流方向,相关企业将更加重视选用天然且健康的原料。当前,冰淇淋的品种不断推陈出新,开始采用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食材和味道,例如红薯、红豆、黑芝麻等,部分产品还混合了咖啡、茶水、酒类等不同类型的元素。除了常见的棒状和杯装冰淇淋,现在市场上出现了更多样化的产品形态,以及来自不同领域的定制化产品,从而让顾客能够享受到更加多元化的选择。
受当前态势驱动,光明乳业针对“国民雪糕”这一方向,重新制作了光明冷饮的经典商品奶油棒冰和奶昔杯,同时与姊妹品牌合作推出了“大白兔”小型雪糕系列。认养一头牛则推出了十多种全新产品,着重强调“新鲜牛乳”的优势,并将产品价格区间扩展到5元到10元之间,儿童产品依旧以“纯净配方”作为核心卖点。中街冰点采用独家研发的零下196度液氮保鲜技术,制作出含10%水果果肉的雪泥状雪糕,并且结合了近两年业内常见的立体造型设计。
产品革新并非唯一趋势,销售路径调整同样迅猛。光明乳品企业指出,即时购买渠道是冷饮售卖的新兴动力,其发展速度远超整体市场水平。认养一头牛企业也透露,自二零二一年起,抖音借助爱好购物特性,促使冰淇淋整体销量稳步提升,为新兴品牌进入该领域创造了有利条件。实体销售方面,冰淇淋在即时购买、便捷体系、大宗分销渠道的扩张步伐明显加快。
根据美团闪购所发的《2023即时零售冰品冰饮消费趋势白皮书》内容可知,当前人们对于冰品冰饮的喜爱程度持续提升,其消费特点表现为可以随时购买、当作小零食、成为生活必需品等。此外,在即时零售领域中,冰品冰饮是顾客首次增加购买的商品类型之一,其关联购买比例达到49%,比整体渠道高出8个百分点。未来三年的冰品冰饮即时零售市场,预计增长幅度为39%,销售体量可能达到630亿元。
沈阳枫可祺食品冷饮研发机构的张宇峰担任项目咨询经理,他向新京报记者透露,目前冰淇淋市场正在经历从生产主导到需求主导的转型,制造层面的革新和营销方式的创新已经变成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近年来,冷饮公司对于消费环境的布置、短视频平台的用户转化等环节越来越擅长,因此市场对于这类服务的需求也在持续上升。张宇峰的公司去年组建了一个网络小组,借助即时配送、直播平台、网红协助等手段帮助商家吸引顾客。“去年我们山东有家客户,在本地直播频道中展示商品,单日销售额达40多万元。现在不少代理商都在推广半径1.5公里内的快速配送业务,实现线上线下的联动。”
渠道商调减备货量
品牌方大量供货、市场增长速度减慢等因素,使得“减少积压”成为冰淇淋领域最近一年的核心工作。有相关领域专家对《新京报》记者表示,2024年1月的上新周期,经销商的资金和渠道的冰柜空间都被积压产品占用了,这直接减缓了新产品的上架速度,也让经销商进货的积极性下降。因此,销售商和分销商今年普遍减少了订货量,并对销售前景持悲观态度。
北京一家冷冻食品贸易商向新京报表示,去年为了处理积压的货物,所有产品不论成本如何,最终都以十几元一件的价位出售,部分通过网络渠道被收购,部分进入特价仓库,他是亏本处理,因为不降价就没有人购买,积压的货品会影响到新品的销售,大概到了四五月份才把库存全部清理完毕。借鉴去年的经验,他削减了今年冰爽饮料的库存准备,滞销货品的补货量仅是往时同期的三分之一,下游分销商的采购量也在缩减,不再囤积货物,大多是卖多少补多少。
张宇峰透露,去年五月,一家知名冰品企业突然中止了数家生产点的运作,停止向分销商供应产品,并且当分销商的存货卖完之后,该公司不再补充货源,部分销量突出的商家甚至遭遇缺货状况,只能从其他地区调拨商品。
多项措施促使该行业于2024年六七月间基本实现去库存目标,许多品牌方和分销商因此蒙受一定经济效益损失,不过“脱身”后的代理商在2025年进货意愿异常强烈。我近期出席了数场新品发布活动,制造商提供的条件相当优厚,今年库存负担明显减轻,分销商购货态度也趋于稳健。
行业内的《中国冰淇淋》杂志主编祝宝威表示,今年冰淇淋的库存状况比较理想,这主要是因为分销商调整了销售预期,不再大量采购,从而造成一些冷冻饮品制造企业提前结束生产,或是减少了产量。此外,企业的经营策略也在转变,不再像产品畅销时期那样单纯向分销商推销订单,整个行业正逐步走向更加稳健的发展模式。
进入“质价比”时代
由于气候状况、物料储备、消费能力等综合作用,国内冰品产业从2023年开始显现增长乏力态势,迈入注重性价比的新阶段。根据祝宝威的分析,最近两年在销售方面表现突出的新型冰品主要分布在3元至5元价位区间,较之早前的5元到8元定价有所降低,普遍呈现出消费者减少购买数量但追求更高品质的行业发展特点。
张宇峰透露,2024年整个冰淇淋行业销量持续减少,不过三块钱价位的产品卖得比以前多了,以前多是卖一块钱的,这说明消费水平有提高。到了2025年,新出的冰淇淋多数还是卖一元到三元钱的,一些知名企业也跟着降价。中间商们普遍觉得赚钱不容易,现在更看重卖得多而不是每件赚多少,也很在意货品能多快卖出去。
那批冷冻食品的商家向新京报人员透露,由于2024年消费市场状况不佳,他们的冷饮产品销售量减少了20%到30%。自从“雪糕刺客”事件发生以来,人们对价格偏高的雪糕的接受程度显著下降,以前几年10元、15元的新品很常见,如今推出3元、5元的新品都算是价格较高的了,今年他们引进的3元以上价位的创新产品非常少。
认养一头牛研究发现,去年冰淇淋市场增长速度减慢,原因是天气状况影响明显,夏天来得晚、气温偏高,导致冰品销售情况达不到目标;以成熟中产阶层、年轻都市白领、注重生活品质的妈妈群体为代表的冰淇淋购买者,更加看重产品性价比。在此期间,领先品牌在实体店销售方面依然表现突出,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光明乳业的代表向新京报人员确认,国内预包装冷饮的市场体量持续增长,但产品定价正逐步趋向正常水平,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喜好日趋多元,新进入者及创新产品持续不断推出,销售途径逐渐丰富,原料成本持续上升,这些状况均对市场氛围产生影响,因此部分冷饮品牌的市场表现出现减弱。
这些因素导致冰淇淋行业正在经历显著变化,2024年,高端雪糕品牌钟薛高出现经营困难,部分即将过期的产品以2.5元价格大幅打折,品牌创始人林盛曾通过直播销售产品以偿还债务,同时联合利华在华宣布将冰淇淋业务独立运营,该公司旗下拥有梦龙和和路雪等知名品牌,联合利华指出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价格更低的冰淇淋,这一趋势加剧了市场内品牌的竞争压力。2025年第二财政季度,由于市场状况不佳以及购买意愿不强等因素,哈根达斯在中国的实体店顾客数量大幅度减少,个位数下降,公司正努力拓宽零售、餐饮和在线销售途径来应对当前困境。最近,关于“茅台不再经营冰淇淋业务”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同时公司也确定了酒类与旅游行业结合的产品方向,将主要精力放在茅台国际大酒店这类企业客户上。
当前,冷饮行业持续吸引更多企业参与竞争,其中不少乳制品公司开始涉足这一领域,例如认养一头牛、新希望、海河、天友、菊乐等品牌表现突出。
光明乳业经过研究指出,乳品公司在制作冰淇淋方面的有利条件包括原料获取、品质把控、成本控制等方面,能够保证最终产品的品质和风味。此外,乳制品属于日常必需品,在超市、小型商店、夫妻老婆店等多种销售点都有广泛的分布,甚至设有品牌自营门店,这有利于冰淇淋产品迅速接触消费者,提升市场占有率,乳品公司自身的品牌号召力也能转移到冰淇淋领域。新兴品牌的出现确实加重了市场内卷,同时创造了更多突破常规、跨领域联合的契机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