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片叶子纹理清晰,相互堆叠形成充满活力的绿色,这就是“西西里之春”;从远处看是连绵不断的山峦,靠近观察,表面散落的石子显现出明显的颗粒感,这就是“阿尔卑斯山”;金色的溪水在倾斜的红色土地上缓缓流过,让人分不清是干涸的心田得到了滋润,还是因为遇到了爱情而感到心碎,这就是“心动大溪地”……
这些并非坚固的构造模型,也不是小众化的艺术展品,它们既美观又可食用——这是一家将四五十种成分、五六重味觉体验融入极具设计感造型中的法式烘焙点心,品牌名为一克甜品。
这类糕点比起纯粹的甜点,更带有些许建筑般的艺术韵味。一款甜品的诞生源于一个跨领域的合作:一位合伙人长期从事建筑行业,另一位则拥有法式西点蓝带的学历。这次,他们计划采用一种与3D打印相关的新方法:将三维数字等科技融入法式甜点,不再局限于“非方即圆”的蛋糕样式,超越传统“小巧精致”的手工模式,推动高端蛋糕实现规模化制造。
“看完所有列表却没一款能留下深刻印象”
覃菘曾参与公共建筑和家具的设计工作,也涉足装置艺术和雕塑创作,他在建筑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位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硕士毕业后回到国内,尝试过三维数字化设计,并且还曾担任过一家享誉国际的3D打印设计公司的产品主管。
从业六载,他的迷茫与日俱增,制作出的产品即便再精良,又有多少人能够体验这些成果呢,究其根本,他是不是在钻研一个极为狭窄的领域?
设计学教育的根本在于持续创新,并非仅仅掌握既有知识,沦为普通劳动者。覃菘开始思考如何与用户直接交流,打造符合市场需求、能触达更广泛人群的作品。
覃菘是个一次性买七件同款衣服的男士,他最初并非有意开拓甜品领域。在某个朋友聚会上,他注意到桌上有一款蛋糕,虽然外表好看,但口感却受到在场多数人的批评。
甜品向来广受国内顾客喜爱。根据美团近些年公布的《中国餐饮报告》信息,2017年,国内饮品与甜品相关店铺已多达43.7万家,饮品甜品店新增3万家,订单数量比上一年增长255%,在所有餐饮类别中新增数量位居首位。面包甜点类在2018年时,无论是在重点餐饮店铺数量还是在消费订单量占比方面,都位列第四。
IDG国际食品分析机构的研究数据表明,超过百分之八十五的中国民众喜爱甜品,多数人视甜品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成分。
但是市面上售卖的糕点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其风味构造较为单调,缺乏层次感;具有鲜明品牌特色的商品数量稀少;技艺精湛的甜品注重手工打造与匠心积累,因此个性化的生产规模受到制约……
首要的是,当人们想到蛋糕时,脑海中浮现的形态总是“要么是正方形,要么是圆形”——市面上常见的蛋糕样式高度相似,让人感觉“把所有选项都浏览一遍后,没有任何一款能够让人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覃菘形成了个人独特的构思,他打算将通用的立体造型方法拓展到糕点制作方面,使变幻无穷的造型与诱人的口感相融合,并且致力于让产品能够被更多人接受
人们把食物看作根本,假如能将展品中蕴含的审美意趣融入日常饮食这种基本需求,创造出既美观又美味的产品,这应当能满足当下主要消费人群对生活品质和艺术感的向往和期待。他这样认为。
覃菘几乎没有过多考虑,便递交了辞呈。他潜心钻研了将近三个月,最终完成了二十种蛋糕的初步构想。
“甜品要用克这个更精密的单位计量”
覃菘在构思造型方面非常出色,然而,他在制作蛋糕方面毫无经验,要确保成品既美观又美味,他迫切需要一位技艺精湛的糕点合作者。
2017年,覃菘手握初步构思的图纸,立即投身于物色搭档的征程中。他先后走访了上海、杭州和深圳,在餐饮领域广泛涉猎,期间与三十余名糕点匠人进行过沟通,然而他们呈现的最终作品均未令他产生浓厚兴趣。
部分试验品未能成功,构想中的巍峨山势显得不够稳固,另一些在外形和构造层次上难以契合预设构想,还有一些则显得过于守旧,缺乏新颖和创新的气息……覃菘希望尝试一些更具突破性的设计,因此将这些作品一一舍弃。
在他回到故乡武汉之后,通过一位精通美食的朋友引荐,他认识了一位名叫Cissy Yan的女士。这位女士毕业于法国蓝带国际厨艺学院东京的分校,并且曾经服务于好几家非常著名的机构,担任法式西点方面的教学工作。
覃菘阐述完个人构思,那位女子的眸子里顿时有了亮光,表示未曾料到会有这般多的崭新机遇,Cissy Yan展示的最终效果同样让覃菘感到十分震撼。
交流起来十分流畅,这位女性舍弃了安稳的国营单位职位,自掏腰包远赴法国、乌克兰等全球顶尖的糕点学府研习法式糕点,她和覃菘拥有同样的理工科教育背景。或许就是命运安排,他们察觉到过去曾在一场关于建筑行业的研讨活动中短暂接触过。因此,两个人迅速达成共识,决定携手合作。
建筑与甜品碰撞能产生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法式甜品讲究用料讲究,一种甜品用到四五十种原料,层次丰富,远胜传统蛋糕。为了确保品质,他们专注于法式甜品的制作。
法式甜品的样式通常比较朴素,但覃菘创作的蛋糕,在样子上却极尽奔放不羁,比如他制作的阿尔卑斯山模型,山势的走势非常曲折,高差也十分显著,必须借助绵密的奶油才能塑造出稳固的形态,这个过程需要反复操作许多回才能实现。
他们构思了一种数字化的手工技艺:以经典法式甜品的制作工艺为根基,运用立体数字规划与三维打印技术来塑造成品形态,并且分解成了若干规范化的流程,在核心烹饪场所像装配线那样连续生产。
成品必须结实,同时也要美味、美观。回想起刚起步的那段日子,Cissy Yan他们为了一个款式,反复试验了至少五个不同的设计。
一侧展现的是构造的优雅形态,另一侧体现的是味道的浓郁丰盈,好在他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积累了不少心得,二者经过半年的磨合,通过持续地调整和改进,最终找到了融合的平衡位置,随后便形成了可靠的制作流程。
有人讲过,精致考究的欧洲糕点是一种“推演过程”,需要把食材的分量计算到克为单位。这与力求完美的覃菘观念高度一致——点心并非寻常食材,不该用磅来衡量,应当用克这种更精密的尺度来衡量。
产品的名称最终确定下来。2018年5月,一克甜品宣告成立。他们几乎每个月都会研发一款新点心。到目前为止,已经推出了十种经典的大型蛋糕。这些甜品的命名同样充满意境:比如西西里之春、心动大溪地、阿尔卑斯、迷幻埃及、智利印记等等。
公司成立仅五十天,一克甜品的销量增长了八倍之多。那一年七月,Cissy Yan携两款蛋糕参加了节目快乐大本营的录制。
精品蛋糕也能量产
蛋糕的层数增多,造型变得繁复,不过每克甜品的费用相当低廉。根据小型、中型、大型这三种规格,售价从52元到488元有所区别。
覃菘说明,由于把立体数字技术、3D打印手段和法国点心融合在了一起,单个甜品得以大量制造出来。
甜品领域长期存在一个挑战:蛋糕的配方具有艺术性,但制作过程依赖人工——不同的人很难制作出一样的蛋糕,而且老式的店铺规模通常不大。
法式甜品制作过程特别耗时,这种特点有时能成为甜点师傅们值得炫耀的话题,技艺精湛的师傅往往更不愿意走商业化路线,专门服务某些特定群体,导致产品产量始终难以提升。
这种做法对匠人的技艺标准定得很严苛。然而手工制作很难获得既标准又匀称的外观,要想练就过硬本领,就必须耗费很长时间。甜品商行的老板娘Cissy Yan,曾经对甜点师傅们频繁更换感到十分烦恼。
这个行业变化很快。甜点师最终都想自己创业开一家店,但通常刚学满一两年,还没完全适应工作,就选择离开了。然后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她说。
覃菘创造的虚拟数字领域里,所有事物都毫无拘束。借助科技手段,他们能够大量制作糕点,然后由人手稍作修饰,不论更换多少操作者,成品在视觉上几乎保持高度一致。
覃菘试图贴近顾客群体,自从开始经营甜品行业以来,他对市场状况形成了全新看法。以甜品为例,每位购买者对产品形态都有各自的喜爱,而真正热销的商品,往往与人们的初始期待相悖。
过分迁就或者完全背离市场都是不妥当的。覃菘有自己独特的步调,他打算把一克甜品雕琢成业内备受推崇的标志性品牌:确保品质和规格是根本准则,而且,对于商品的形态,他从不强加约束。
食物的滋味,食材的出处,特定的环境氛围,目标群体的特征,乃至脑际间偶然浮现的几何定理,还有顾客讲述的旅途见闻,全都化作了这位学建筑出身的青年构思作品的启示。
这个创意在热烈的讨论中形成。他们发起了名为“你和冰岛的故事”的奖励活动,最终的作品包含了蓝湖和火山等特色,诠释了爱情的不同阶段——既有炽热的激情,也有冰冷的距离,细细品味,感受着先咸后甜的奇妙。
新出的珞珈那年,使提拉米苏与樱花以全新手法交融。
脱离了当时现实条件的束缚,在甜品的领域,覃菘能够更加自由地构思。
人们享用甜点并非因为肚子饿,而是在心灵需要慰藉时才会想起它,又或者在想要取悦自己或亲近的人时才会想起它。甜点仿佛并非一个具体的物质存在,更像是某种存在于空气中的奇妙而难以言喻的意境。覃菘这样认为,甜点必须足够成为一份令人意外的礼物,最好带着几分不切实际的韵味,在恰当的时机和场合出现,如同人生中的书签,值得我们放慢节奏,细细体会。
这款甜品的构思极为精巧,堪称巧夺天工的艺术佳作。今后,覃菘计划赋予作品更深邃的内涵,同时致力于融合设计展示中的独特审美与广泛的市场诉求。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景烁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4月16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