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这座闽南老城太神 满城古早味吃到撑

日期: 2025-10-15 20:09:45|浏览: 2|编号: 15516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相信今年大家最想去的城市,总有一个属于福建

@图虫创意

能听海枕风入眠的厦门,老牌闽南古城漳州。

依山傍海全是老街的莆田,在山水间吃茶、登武夷山赏景的南平。

@《风味人间3》

低调但韵味足的有福之城福州,以及最近的顶流、美哭的平潭岛。

而我最想去的城市,是泉州

这个城市跟闽南其他城镇一样,自然风光十分优美,可是来此的观光客数量远逊于厦门,就连那些经营多年的老字号餐馆,也比台南地区的历史更为悠久。

@田田

它显得格外威严,全城内寺庙众多,香火旺盛,泉州民众早已养成与神明相伴的习惯,街巷间随处都能进行祭拜。

它非常雅致,城市凭借“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申遗,各个角落都保留着纯正的老味道,并且是“闽南魂”象征性的城市。

@ 叶子

这里非常适宜居住,城市规模不大,不过文艺青年钟情的复古店铺、设计师品牌店、特色咖啡馆以及各类艺术展馆却样样齐全。

从钟楼开始划分,东西街道各自展现着当地居民最原始的生活形态,这种生活气息浓郁的地方让人能够找回内心的宁静,连白岩松都赞叹这里是一生中必须探访的胜地。

味道十分美妙,整座城市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这种气息自然而然地催生了众多佳肴,在古城那些幽深的小巷里,隐藏着一个规模宏大的小吃王国。

煎炸的海蛎,滑润的面线糊,包裹的肉粽,奇特的土笋冻,烹调的炸醋肉,摊制的润饼,凝固的石花膏,烹煮的卤面,卷曲的鱼卷,调制的四果汤,温热的姜母鸭,蒸煮的肉粽,烹调的五花肠,煎炸的满煎糕,蒸制的碗糕,包裹的咸笋包,炒制的蒜蓉枝,制作成泉港浮粿,调味的沙茶面,烘烤的五香卷,蒸煮的芋泥

陈晓卿同样表示赞赏,认为没有任何城市拥有像泉州那样多样的小吃,种类极为繁多。

刚好最近开渔季到来,作为沿海城市的泉州必然少不了海味。

泉州人注重食材的新鲜和纯净,接下来要大量享用新鲜肥美的鱼虾了!有白灼虾、香煎鲍鱼、野生石斑鱼煲汤、清拌螺、爆炒花蟹……光是想象这些菜肴就让人垂涎三尺。

@田田

泉州紧邻海边,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海风带来的咸腥气息;当地生活步调舒缓,非常适宜悠闲地散步消遣。

你可能对它很陌生,不过读完这份指南,随后在小城里随意游走品尝一番,肯定会心生喜爱。

传统本我和现代新潮都兼顾

双面泉州真的不一般

@图虫创意

用一句话形容泉州,我会说它是一座古老与现代交织的城市。

自宋元年代起,泉州便是全球海贸枢纽,众多寺庙的存续时间,有的长达千年之久

这座城市比京都更具风情,被称作“东亚文化之都”,同时也是“世界宗教博物馆”

现在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端,经济规模连缀二十一年位居福建省首位

@图虫创意

这栋老式红砖建筑,初见时显得颇为醒目,其内部却透着敦厚稳重之气。整座城镇的旧街巷,那些红砖小屋,以及铺着石板的窄巷,全都经时间覆盖,留下了深刻而沧桑的痕迹。

在那风景绝佳的海边,可以看见保存完好的海岛村落,还有盘着古早发型的当地女性。

@田田

老房子红墙附近,时常能见到咖啡馆、复古服饰店等新兴业态,手里捧着冰镇黑咖啡,脚边踏入寺庙,那里往往都承载着深厚岁月。

@苏蕾

@叶子

闽南地区以其独特的文化习俗和风味小吃而广为人知。泉州作为闽南地区的中心地带,是这片土地的文化发源地。

普通游客会选择厦门逛吃,但真正的闽南人,都爱泉州古早味

@食贫道

清晨来碗面线糊,哪怕贪睡也能被这口鲜美唤醒。此外还有花生汤、小笼包、馄饨、凉面可供挑选,只需几块钱就能开启满天的愉悦。

@图虫创意

吃牛肉已经成为一种风俗习惯。泉州人喜欢吃牛肉,这与古代经商的风气有关,他们经常吃牛肉羹搭配咸饭作为主食,而炖得软烂浓稠的牛排是他们最钟爱的菜肴。

@《风味人间3》

泉州靠海,常常收到海里的好处。当地人在小吃和菜肴里都用上海鲜,出产巴浪鱼、石湖红膏鲟等海产,街头巷尾也能尝到海蛎煎和鱼丸。

“双面”泉州,实在妙,只靠古早味美食就能让无数人沉醉。

原汁原味的闽南味

古早小吃帝国

/ 面线糊 /

@叶子

面线糊是泉州地区最受欢迎的典型早餐食品,民间对其赞誉有加,称赞其质地细腻却不失韧性,汤水清澈却味道浓郁,口感鲜美令人回味无穷,香气四散令人食指大动。

细腻绵密的汤底作为基础,红薯淀粉是关键所在,用虾、牡蛎、蛤蜊等海产烹制,味道香浓而且口感新鲜。

添入细长的面条,看起来像米粉,实际上更加细密。接着放入个人偏好的食材,例如干贝、鱿鱼、猪肝、大肠、小肠、花生米、油条等等,单单这些配料就超过几十种。

@食贫道

面线糊一般很难夹起来,只能用勺子,一口下去,满嘴留鲜。

当地居民通常配着炸得香脆的即时油条享用,把油条浸入其中,外面沾满汤汁,口感既酥又鲜。

/ 烧肉粽 /

泉州人除了在五月初五食用粽子,这种食物在当地已演变为一种特色点心。无论是祭拜神祇,还是作为日常食物,都离不开这种食品。

关键在于“烹”,必须趁温度高时享用。打开粽叶包裹,淋上芝麻酱或者酱汁,食材多样,香浓不油腻,就是要品尝这种甘甜滋味。

@食贫道

大块肉和粽米混在一起,浸泡在汤汁里,吃起来又香又过瘾。

店铺推荐:

丰州肉粽店:南安市武荣街151号附近

/ 土笋冻 /

@ 苏蕾

土笋冻是我不太敢尝试,但一尝试就欲罢不能的。

它的原料是沙虫,想着有点难以下咽,但你可以暗示自己这是蛏子

晶莹的凝胶体包裹着食材,咀嚼时口感爽脆如同品鉴凝胶美食。再佐以用蒜末、酱油和米醋调制的蘸料,非常消暑。

/ 炸醋肉 /

@苏蕾

在沿街选个最爱的小吃,我选炸醋肉。

这道菜的精髓在于它的腌制过程,控制好烹饪的时机同样重要,炸制出来的口感要适中。刚从锅中取出时,呈现诱人的金黄色,看起来和小酥肉非常相似。

口感外脆内软,比起小酥肉来,多了些微醋味和焦香的蒜蓉气息。即使放置半天后,依然不会失去嚼劲。

/ 润饼 /

@冯小厨的菜谱

泉州人家里经常自制润饼这道家常美味。阿球喜欢的那个博主分享过做法,十分朴实易懂。

一张张轻薄鲜嫩的饼,佐料通常包含胡萝卜、豆芽,还有现做的米粉,这些是基本搭配。不过,具体用哪些食材,可以按照家里有的东西自行更换。

@叶子

接着把食材包入其中,卷成一个,拿在手上感觉非常饱满,送入口中,润饼皮薄得像纸张,口感既弹又耐嚼,再和菜料混合,滋味层次非常多。

/ 甜品 /

闽南地区在甜品方面同样表现出色。仅就奶茶店而言,味道欠佳的店铺根本无法生存。当地流行的四果汤、石花膏、仙草果等饮品,其美味程度远胜奶茶,令人接连喝上许多碗。

四果汤配料极多,吃起来味甜爽口,清凉解毒。

@苏蕾

石花膏是用石花粉烹制,然后掺入糖浆制成的点心,由于制作过程较为复杂,如今很难品尝到地道的石花膏了。

店铺推荐:

秉正堂:天后路1-3号

肉和海味

可以从早吃到晚

阿秋牛排

@食贫道

泉州的牛排与西式牛排大相径庭,源自阿拉伯的炖制方法,将带筋带骨的牛肉长时间焖煮,直至肉质酥软,汤汁浓稠,均匀地裹在肉块上,味道极其香浓。

@食贫道

忍不住先咬了一口,大块牛肉在口中爆出汁液和肉味,无需费力撕咬,轻轻一咬便入口,只留下满嘴肉和筋,非常畅快!

这牛肉直接吃爽快,连汤盖饭吃更香,吭哧吭哧就下一碗饭。

地址:丰泽区湖心街500号

/姜母鸭/

@田田

姜母鸭更是泉州美食中的代表。

鸭肉切成小块,加入特制调料和生姜片,放进砂锅中慢炖,等肉质变得酥软且充分吸收了味道,锅里的汤汁也会变得浓稠而香气扑鼻,此时的姜母鸭每一块都饱含酱汁的芬芳,热气腾腾的样子十分诱人。

@食贫道

捞一块品尝,鸭肉入味不老,嫩到无需用牙费力咬。

味道醇厚带咸,伴有轻微的姜味刺激,虽觉辛辣却并不灼人,口感十分适宜。若能搭配米饭,风味更佳。

/ 海蛎煎 /

@叶子

泉州百姓依海为生,海产中最为普遍且声名显赫的当属海蛎煎,亦称蚵仔煎。

那金黄的裹料里面盛满了鲜嫩的海蛎,里面还拌入了地瓜粉和小蒜或者韭菜,是否加鸡蛋都无妨,海蛎外面裹着一层薄薄的透明地瓜粉,再淋上甜辣酱,口感软糯鲜香,味道极为地道。

/ 红蟳米糕 /

眼下正值捕鱼季节,泉州人向来嗜好海产,餐桌上经常出现海味菜肴,特别是红蟳米糕这道菜。

红蟳是主要食材,鸡蛋、红萝卜小块、芋头小块是次要食材,底部垫着糯米。蟹黄带有香气,蟹肉味道甘甜,吃上一口还能感受到糯米的清香,十分可口。

/ 烧烤 /

@苏蕾

泉州人对花生酱爱得深沉,连烧烤都少不了它的存在。

与北方那种粗犷豪迈的烧烤风格迥异,泉州的烧烤追求更为细腻雅致。食物只需烤至外酥内软,酱料才是精髓所在,在烤制完成的食材上均匀涂抹上香甜浓厚的花生酱汁。

甚至不需要辣椒粉,花生酱裹肉就足够好吃。

店铺推荐:

古趣烧烤:鲤城区后城街181号(上过《人生一串》)

@图虫创意

泉州的优点,一篇短文难以完全描述。泉州的风味,更需通过舌尖亲自感受。若是有闲暇,阿球推荐你前往一趟,无论是古城的风情还是佳肴的诱惑,泉州都十分值得一去。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