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庭觉得,老人八十岁生日是象征团聚和送祝福的特殊日子,一份用心准备的生日糕点更是仪式感的重点,然而上海市民叶女士一家,却在这个特别的日子碰到了麻烦事,他们提前一周为外婆定制的生日蛋糕,在去取的时候,店家却说“完全没做”,这场“蛋糕事件”不仅让寿宴安排出了问题,也让全家人对商家的信任感降低了。
精心预订的寿宴蛋糕:为外婆选的 “栗子咖啡味”
2025年9月22日,叶女士特意前往长宁区番禺路381号幸福里F座101室这家店。她驻足在服务台旁,逐页查阅数字目录,反复斟酌,最终决定购买一个8寸的板栗风味咖啡点心:考虑到外婆年事已高,偏爱板栗的醇厚口感和咖啡的清雅气息,这款点心正适合她的喜好。购买时,工作人员核对了提货日期为十月初一上午十时,叶女士用手机转账支付了三百六十八元六角,系统生成的订单凭证上,明确记录了甜点样式、提货点地址和联系电话,她特意将凭证存入手机图库,并且多次向工作人员强调“务必记住,这是给外婆八十岁寿辰准备的”。
这短短的七日,叶女士为寿宴事务奔波不停,仔细安排宴席菜肴,联络众多亲友,还精心为外婆挑选了件红色唐装,热切盼望寿宴上分食蛋糕的动人场面。她起初想亲自去取蛋糕,但十月一日当天需先往酒店筹备场地,于是拜托妹妹帮忙,临行前把订单详情通过截图告知,反复叮嘱“务必拍下取件照片交给她,千万不能出错”。
取货时的意外:“蛋糕没做” 与店员的敷衍态度
10 月 1 日上午 10 点半,叶女士的妹妹准时抵达 (幸福里店)。她来到服务台前,拿出手机展示订单照片:“您好,我来取早先购买的 8 吋栗子咖啡蛋糕,订单编号是 XXXX。” 服务台内的工作人员接过手机查看了下,随即向后厨那边通知了一声,然而对方回复说“没有这张蛋糕的订单”。
“没有完成?怎么会这样?我姐姐早在七天前就预订了!” 妹妹站在收银台旁,说话时音调不自觉地抬高了,手中的手机握得更用力,屏幕上显示的订单确认页面依然发光。店员却只是低着头,在柜台边整理着装面包的袋子,说话的语调很平静:“大概是生产环节出错了,导致订单遗漏,我们对此也无能为力。”妹妹激动得眼眶泛红,向店员说明情况,说今天是外婆八十岁寿辰,所有亲戚都来参加,正等着这个蛋糕呢,可店员还是没提供办法,只是建议她再等等,看看能否调换其他货物,连一句诚恳的歉意都不表达。
妹妹伫立在店内,目睹其他客人逐一领走已购的糕点,唯独自己手握单据却寻不到相应的蛋糕,只能反复向叶女士发送信息。叶女士在旅舍收到讯息时,亲友们已开始陆续抵达,她只得一边向外婆宽慰“蛋糕正在途中”,一边对妹妹交代“再与店家协商,倘若无效便另寻去处”,先前欢快的筹备气氛,霎时转为焦灼。
店方的回应:新人误扔小票与紧急补救
事情发生后,叶女士借助 “新民帮侬忙” 这一平台陈述了相关事宜。媒体人员随即与 (幸福里店)的当班职员取得联系,该职员在查明情况后进行了说明:症结在于我们本店的新员工身上。叶女士运用小程序完成订购,订单凭据随即从服务台设备自行生成,打印出来,当时正指导一名新职员,他未意识到单据的关键性,在收拾桌面过程中,把这张订单单据当作无用纸张处理,结果厨房方面未能接到制作信息。
工作人员透露,这是该店首次遇到此类状况,事件发生后他们马上联络了邻近的几家分店,最终从三公里之外的一个分店紧急调取了一只六寸的相同款式的栗子咖啡蛋糕,另外又准备了两只小号的奶油蛋糕,一并赠予了叶女士的妹妹作为补偿。他们清楚这次差错干扰了老人的寿辰,深感非常抱歉。值班人员表示,当天下午已经联系叶女士致歉,并承诺赠送两张 50 元代金券,他们后续将改进出单流程,只要顾客在小程序完成下单,店内所有的 4 台机器终端都会即时显示提醒,这样可以避免再次发生漏单的情况。
消费者的期待与业内提醒:信任与服务的重要性
叶女士接到歉意和赔偿后,心里的失落感并未完全消除,不过还是认可了商家的解决方案。她表示,以前常购买该店的面包,因为觉得口感和服务都令人满意,所以才会挑选他们家出席重要活动。叶女士强调,她最无法释怀的是店家起初的推诿态度,如果当时工作人员能主动处理问题,而不是说无可奈何,她们也不会如此不满。她盼望店家切实提升员工素养,以免此类差错波及更多顾客的关键时刻。
有关人士指出,国庆和中秋两个节日同时到来,属于消费旺盛的时段,商家需要更加注重服务中的小环节,碰到问题时应当主动交流、尽力补救,千万不能逃避责任。在购买贵重商品期间,个人需要妥善保存付款凭证、订单影像等资料,倘若发生争议,既可以与销售方沟通,也能够联系 12315 消费维权热线或 12345 市民求助渠道,以保障自身正当权益。
现在,叶女士外祖母的生日庆典已经落幕,尽管那块蛋糕送晚了,个头也缩水了,但全家人还是在补拍的蛋糕合影中露出了笑容,那张本该摆上的八寸板栗咖啡蛋糕,给这场寿宴留下了一丝小小的缺憾,也变成了店家必须铭记的“服务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