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明宽正在给面塑作品《飞天》添加云纹配饰。 王磊 摄
中国新闻网成都8月14日电(吴平华 起钰婷)通过揉、捏、搓、掀等手法,再借助两三种形状不同的尖头和扁头工具,进行点、切、刻、划、挑等精细操作,一个鸡蛋大小的面团,经由四川省雕塑糖艺名家施明宽巧手塑造,数分钟内就变成一个栩栩如生的弥勒佛肖像。学员们踮着脚跟,伸长脖颈,目光紧随他的每一个动作,14日,成都·施明宽艺塑工作室里,施明宽正在向学员们演示面塑的方法。
工作室里展示着许多巧夺天工的面塑糖艺精品:有降临人间的花仙形象、身披宫廷礼服的吸血鬼形象、穿着华美衣饰的女皇武则天形象、怀抱琵琶的飞天仙女形象……所有作品都栩栩如生、形神兼备,比绘画更逼真、比木偶更生动。若不事先知晓,很难相信这些富有创意的艺术品是用面粉和翻糖制作的。
施明宽给学员们传授面塑技巧。 王磊 摄
这位面塑糖艺创作者施明宽,属于“80后”群体,来自成都简阳地区。他最初是一名工笔画学习者,对艺术细节有着极高要求。一次偶然机会,他在电视上观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捏面人的展演,从而对食品雕刻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于2005年正式开始学习。2006年,他拜师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王龙,系统掌握了面塑技艺。2008年,我在酒店担任食品造型工作期间,又接触到了翻糖制作,并和那位擅长翻糖的老师傅一起掌握了翻糖的配方比例。此后,我就开始运用面塑的技术来创作翻糖艺术品。为了持续提升技艺,我还曾前往天津、北京等城市参加相关培训。2016年,经过四川省传统文化保护联盟大师专委会和评审委员会的严格评定,我获得了“四川省雕塑糖艺大师”的荣誉称号。
施明宽钻研过巧克力塑造、食材雕琢、面团造型、翻糖手艺等众多食品手艺,他善于将翻糖手法和面团塑形技巧有机结合起来,以此克服了传统食品手艺色彩单调的局限,并且率先将中国画设色理念运用于食品手艺的构思里,为传统食品手艺注入了更强的视觉震撼力。
施明宽在修整一件面塑作品的头饰。 王磊 摄
手工糖艺和面塑作品通常以细木棍为支撑,塑造出西游记人物和卡通形象等题材。而面塑糖艺创作时会运用多种支架,在制作过程中采用雕刻技巧,使整体造型更加生动传神,创作主题能够涵盖东西南北文化,几乎没有界限。2015年,施明宽受邀出席新加坡举办的食品艺术巡回展演,作品备受赞誉,这是他初次将个人手艺展示在海外舞台上。往后五年来,施明宽多次领着门生去国外参与专业竞赛及活动,每一次都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我从2008年起就着手指导学生,2012年在成都建立工作室之后,又设立了专门的进修场所。学员遍布中国各地,也有不少来自海外的华人。十二年来,按人数计算应该传授过上千位学员,他们大多是因为仰慕而来寻求学习,部分杰出的学员甚至赢得过世界级比赛的冠军。
施明宽透露,接下来,工作室计划与各类学校、文化机构建立联系,让面塑糖艺进入校园,使更多学生能够认识、体验这项技艺。这种技艺不仅能够创作雕塑作品,还能应用于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例如制作首饰、手机套、相框、装饰画等,都能借助这项技艺完成。他希望通过此举,让更多人意识到,传统手工艺术在现代依然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