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松面包根本没有肉松?媒体调查惊呆我了

日期: 2025-10-16 06:04:02|浏览: 1|编号: 15545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北京青年报11月7日发布消息,近期,部分北京居民反映,市面上售卖的大部分肉松类食品成分表显示为“猪肉味豆粉松”,这种豆粉松“并非猪肉制成,实际是豌豆粉与猪肉香料调配而成”。北京青年报记者经过调查,发现添加少量肉粉的豆粉松“冒充”肉松作为烘焙食品内馅,在烘焙圈几乎是人所共知的事实。生产商为了压缩成本,并未采用真正的肉松。

食品行业权威人士指出,国内肉松类产品目前缺乏统一规范,若以豆粉或肉粉松作为原料,但产品标签却使用“肉松”字样,这种做法可能误导购买者,属于不正当行为,发现此类情况可向监管机构反映。

肉松面包没有“肉松”? 真假肉松差价巨大

11月6日,姚家园路有家便利店,其烘焙食品区货架上,记者注意到一整排包装为110克的“肉松面包”。该面包正面,品名是用特别字体标示的。掰开面包,可见里面的“肉松”成分,多数呈现为细小颗粒,缺乏明显纤维结构。北青报的记者也发现,这种“肉松面包”的包装背面,在“成分说明”处,清楚写着它的核心原料是“牛肉风味肉粉松”,这种肉粉松是用鸡肉、豌豆粉、增味剂和食品辅助剂等物质调配制成的。

北青报的记者在互联网售卖平台上搜索了“肉松”这个关键词,查询结果显示,“肉松”的标价从每斤十元人民币到每斤五十余元人民币都有售卖。

一位售卖“金丝肉松”的商家透露,这种“肉松”每5斤只需45元,适合用于烘焙、制作手抓饼、寿司以及蛋糕等食品。然而,其成分表显示,这款名为“肉松”的商品实际上是“猪肉风味肉粉松”,主要成分是豌豆粉和鸡肉。商家承认,这款“肉松”里“(豌豆)粉的含量很高”。

另一边,一位售卖产自福建某品牌的肉松的商家,这种肉松的价格是58元每斤,向北京青年报记者透露,价格只有10元每斤的“肉松”主要供应给“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像是“开手抓饼摊之类的”,还劝告记者“自己吃还是买质量好的划算”。当记者询问其中的缘由,他反问说:“你得先考虑下猪肉的单价是多少”。

肉松和肉粉松之间存在差异,一位来自福建省罗源县某食品公司的生产者向北京青年报的记者解释,肉松是将鸡肉、猪肉或牛肉等肉类去除水分后制成的粉末,而肉粉松则是通过将豌豆粉与部分肉粉混合制作而成,这两种产品的制作成本和营养价值差别显著,豆粉的添加量越多,产品就越经济实惠,然而豆粉虽然不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但其所含的营养成分却相对较少。

“2.5斤肉出1斤松”

为降低成本肉粉松成“替身”

那家面包店售卖的肉松面包、肉松卷、肉松饼等,其内含物真的是用真正的肉松做成的吗?

一位为多家面包店提供肉松的北京商人告知北青报,他所供应的面包店几乎都采用肉粉松,而且如果记者要求纯肉制品,他必须另外采购。

商家表示,纯肉的价格昂贵,如今市面上所谓的“肉松”多数是用大豆制成,或者是将豆粉与肉类混合加工而成,大豆能够制造人造肉,因此其纤维具备类似肉的口感,食用时也能带来肉的滋味。

经销商向记者说明,制作“肉松面包”的馅料通常采用含豆粉成分较多的肉粉松,这种粉用料较足,填充馅料时不易察觉,但撒在面包表面不会断裂,效果明显。接着,经销商向记者推荐一款适合制作馅料的“肉松”产品,品牌为“黄金松”,然而该产品实质上是“豌豆肉粉松”,批发单价为每斤7.25元

接着,批发商向北方青年报的记者介绍有两种肉粉松,里面添加的肉丝比例较高,适合撒在面包上制作辣松面包,不过这两种肉粉松每斤卖22.6元,比用来做馅料的肉粉松每斤贵15.35元。

肉粉松的价格差异是怎么形成的?福建省罗源县的一家肉松生产单位表示,肉粉松的价钱高低取决于其中豆粉和肉粉的构成比例。该单位说明,售价为七元每斤的产品几乎完全由豆粉制成,通过添加食品成分来模仿肉的口感,这种肉松是粉末形态,吃起来味道差别很大。

厂商还说明,依照分销商的指示,他们能够制造豆粉与肉粉任意组合的“肉松”,不过全肉的会贵得多,“全鸡肉的单价是每斤23元,全猪肉的单价是每斤25元”。对此,分销商说明,“确实肉松的制造成本较高,通常需要2.5斤原料才能加工出1斤肉松”。另外,那位批发商对北青报记者表示,依据先前提到的豆粉与肉粉的价位,大致只要调制出每斤十五元的肉粉松,便可以感受到类似肉的风味,同时也能辨识出纯粹肉松所具有的纤维状形态。

尚无肉松类制品统一标准

肉粉松冒充肉松涉嫌欺诈

相关企业向北京青年报的记者坦言,即便标价每斤七元钱的“豌豆肉粉松”,其成分中也必然掺杂有微量肉粉,并非全由豆粉构成,此乃肉松制造领域存在行业准则所致

针对这个问题,食品行业观察家朱丹蓬谈到,肉松原料的生产商虽然依照某些行业规范进行操作,然而就肉松产品而言,国内尚未制定统一的国家规范。

北青报的记者经过查询得知,肉松的制作必须依照SB/T/10281-1997的相关规范执行,这一规范对“肉松”有明确的说明:它是以牲畜和家禽的精瘦部分作为基础材料,通过煮熟、去除浮油、添加调料、浓缩汤汁、炒制松散以及揉搓等工序,最终制成的一种肌肉纤维松软、呈现絮状形态的肉类食品。“肉粉松”这种食品,是以牲畜和飞禽的精肉作为基础材料,通过先煮沸、再撇除浮油、接着捣碎、调配味道、收拢汤汁、炒制松散等步骤加工而成,最后还要掺入一些食用油和少量面粉,把它炒成细小的颗粒状。

能够明确,就初级物料加工而言,“肉松”与“肉粉松”并非同类物品,并且它们在“外观形态”、“颜色深浅”、“口感风味及气息”等层面存在显著差异。

北青报的记者留意到,当前很多肉松类产品例如“肉松面包”,其遵循的“规范”是“GB/-2007”。参照规范的具体条款可以看出,含有肉制品的面包被归类为“其他面包”这一类别,规范里仅规定“应当具备产品应有的风味和口感,不能有怪味”,而关于食品内馅的GB/T 21270-2007规范,也未曾对“肉松”内馅提出更详尽的要求。

朱丹蓬指出,由于肉松类产品缺少统一规范,导致部分商家以“肉松面包”的名义售卖“肉粉松”商品,形成不良现象,这类违规操作当前难以得到有效管控和制止。朱丹蓬同时强调,商家这种名不副实的经营手段,实际上构成了对消费者的欺骗,一旦消费者察觉,有权向相关机构反映情况。

朱丹蓬还提出,为了提升肉香口感,“肉粉松”里常添加肉类香料,虽然偶尔少量摄入对身体伤害不大,但若是累积到某个程度,会损害健康。同时,一般顾客很难辨别加了肉类香料的“肉粉松”和纯正肉松,他建议,可以通过品牌名气或价格等外在条件来判断。“知名度高的,标价贵的,一般比较可靠。”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