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临近,南京居民吉女士购置了一盒元祖品牌的雪月饼,完全未曾料到,当她在启封包装时,盒内铺垫的干冰意外滑落,溅到她的身体上,致使她大腿及臀部等部位遭受了严重的冻伤。
当时臀部就被 “烫”出两个小洞
昨天上午,记者碰到了吉小姐,她于9月15日当天下午,在集庆路上的元祖食品店,买到了一盒元祖星空雪月饼,每盒售价238元。
吉小姐表示,她当时在车子的副驾驶座,便将月饼的容器取下,打算开盒瞧瞧里面。谁知,盒盖一启,大量固态的二氧化碳突然掉落,砸在了她的腿部。她当时穿的是短裤子,部分干冰顺着座椅缝隙溜进了裤子里。
“那一刻仿佛被细针刺中! ”吉小姐表示,她匆忙甩掉了附在腿上的小冰块,然而腿部已经出现了水泡。另一块冰却卡在了臀部,因为移动时迟疑了片刻,似乎立刻就陷进了皮肉里。
她马上拨通了元祖食品门店的电话,想知道干冰为何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店员回应说他们从未遇到过此类状况,建议她与店长取得联系,并催促她立刻着手解决。
吉小姐身上的伤口,灼伤很严重。
回到家里,吉小姐才察觉到,屁股上被干冰烫出了两个小窟窿!接着就变成了两个大水泡,大小差不多跟一元钱的硬币差不多。她马上赶往医院接受治疗,两天之后,那些大水泡就自动裂开了。
医院的病历。
到目前为止,她因为去医院处理伤口和更换敷料已经花掉了数百元,其中臀部受伤情况特别严重,有部分肌肉组织裸露在外,吉小姐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在给孩子们上课时只能单侧坐着,晚上也无法安稳入睡。
店方称对每个顾客都做了提示
记者同吉小姐抵达集庆路215号的元祖食品店,店内循环播放着关于干冰使用方法的说明,同时张贴着警示标语,告诫顾客切勿直接触碰干冰。
姜女士作为店家负责人,对此事感到十分出乎意料。干冰的冰点非常低,不可以让皮肤直接碰触。店员在店内以及售卖环节,都反复告知顾客,收到干冰后要立刻把它放进水槽,不能放进冰箱,也不能让小孩吞食。此外,在雪月饼的包装盒上,也印有这些注意事项。
吉小姐对商家的解释表示不认同。她指出,月饼的整个外盒上并未印有干冰的警示文字,虽然内包装里有说明,但必须拆开才能看见,一旦出事,后果已经造成。要是顾客买回家还没处理干冰,家人不小心碰倒盒子,干冰洒到人身上,责任应该由谁承担呢?
元祖雪月饼包装盒里的干冰是散放着的。
她回想起来,当时售货员只是提及包装内有干冰这个情况,但并未详细说明其潜在风险,这个细节她至今记得。她收到的月饼盒是现成的,并未目睹店员将固态二氧化碳直接放置在月饼上,这个环节她并不清楚。如果事先明白干冰有滚落出来的可能,她绝对不会用这种方式拆开包装盒。
目前经过协商,双方已经达成谅解。
干冰伤人屡有发生,为何还在用?
近年来,冰淇淋月饼里干冰伤人的情况,多次被媒体报道。
早在 2014 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就公布过中秋消费提醒,告知消费者,储存冰淇淋月饼的干冰,若放在完全密闭的容器里,例如冰箱,有可能会发生爆炸,而人体直接触碰干冰,也容易导致皮肤冻伤。
无色气体在高压环境中转变为液体形态,随后在低压条件下快速气化,最终形成类似冰雪的固体物质,这种物质被称为干冰,也就是固态二氧化碳,其温度达到零下78.6摄氏度。在通常情况下,干冰会很容易地直接从固态转变为气态,释放出无毒且无气味的二氧化碳,其体积在这个过程中会显著膨胀,增大约600到800倍。
为何这种冷藏方式还要继续使用呢?
工作人员说明,雪月饼冰淇淋需要在零下18度环境下储存,这样放置时保温作用更佳,她还提到,会把这些看法转达给公司领导层。
雪月饼好吃,
提醒大家一定要安全食用哦!
切勿直接接触干冰!
切勿直接接触干冰!
切勿直接接触干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