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多个网站以及微信号展开调查,发现一些非法职业中介,利用学生找暑期工的心理,发布知名企业和机构的虚假招聘信息,吸引求职者前来应聘,之后以需要“中介费”、“建档费”为名,收取数百元费用,而这些企业和机构比如星巴克、广州图书馆,其招聘暑期工有3800元/月包吃住的情况 。
记者暗访:
以优厚待遇引学生上门
7月2日那天那个“广州招聘工作网”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条消息,消息的名字是《广州图书城暑假工3800元/月包吃住,可兼职160元/天日结》,消息里面说广州图书城在招聘促销员、书籍导购员、整理员,兼职的话是160元/天(包中餐),暑期工、全职是3800元/月(包吃住)。有没那么大只蛤蟆随街跳呀?广州购书中心工作人员讲,这个肯定是假消息。
究竟是怎样的公司,会去发布这些信息呢?13日那天,记者在公众号上面留言,询问图书城的那个工作,现在是不是还在进行招聘,然而,一直到记者截止稿件的时候,公众号那边一直都没有给出回应。
13日下午时分,记者拨打了那条微信上面的招聘联系人柳店长的号码,告知其“有求职意向”,对方表示“该工作仍在持续招纳人员,广州图书城也就是广州购书中心的暑期工岗位,可以前来面试”,随后把面试地点以短信形式发送给了记者。
记者借口帮亲属询问广州那有着图书售卖等业务的场所的工作事宜,朝着前台负责相关事务的人员去打听情况。负责相关事务的人员讲,那个被称作广州图书城的地方也就是广州购书中心,这家作为公司的机构和好多家有着书籍销售业务的店铺存在合作关联,要是属于直接有着合作关系的书店的话能够直接去做推荐 。
确认了记者那谋求职业的资讯后,前台的工作人士简略问询了记者亲属谋求职业的岗位、年龄,且要求本人带着身份证亲自前来应试。随后,另外一名工作人士告知记者:“鉴于我们这儿是人力资源公司,经由我们这儿寻觅工作是要收取290元的。”。
就记者进一步问要是没找到工作钱能不能退而言,工作人员跟记者讲,“包找到工作,这份工作不行会安排其他工作。若确实没有工作可以退。”记者又问“多久找不到工作能退”,对方回复,“不是你的问题就能退。”。
每年暑期都有假冒招聘信息
记者在“广州招聘服务”公众号看到此条假招聘,该公众号是个人公号。记者又在“广州招聘广州寒暑假工”公众号看到此条同样的假招聘,此公众号也是个人公号。但除了这三个公众号外,在“广州招聘工作网”公众号上记者没看到此条假招聘。除了招广州购书中心的暑期工,上述三个公众号上还招广州图书馆、广州塔、长隆集团的暑期工,记者查证后确认,这些招聘信息均为虚假的 。
13日,广州图书馆特意于公众号发出声明,有平台借着广图的名义发布暑期工招聘,此为不实信息,有平台借着广图的名义发布临时工招聘,这同样是不实信息。
有14人交了298元“建档费”
记者昨日收到报料,初步统计,有14人因看到虚假招聘信息而上门,在嘉禾商务大厦7楼应聘面试时,被要求交298元建档费,这些人多数是在校大学生,白云警方已介入调查。
“星巴克招聘公司”人去楼空
记者于昨日下午1时许,抵达了处于嘉禾商务大厦703的面试点,彼时,嘉禾派出所的两名警员正在现场开展调查,12名应聘者皆手持工作证称已缴纳298元建档费,他们所应聘的职位多为星巴克兼职,还有仓库管理员、电影院工作人员等岗位,其中大多数人是在校大学生,而该公司相关人员在当天早上闻风后便人去楼空。
星巴克有相关负责人作出回应,表明星巴克并未委托任何中介公司来开展招聘工作,并且不会在招聘这个过程当中收取任何费用,要是有人应聘的话,可以直接前往官网去进行咨询,或者直接去门店进行咨询 。
一番查询之后,记者在前程无忧、58同城以及赶集网上面发现,除了赶集网那里边儿依旧存在着像星巴克招聘这般的虚假消息之外,其他的那几个网站都已经把相关的信息给撤下来了。 。
广州市人社局劳动监察处负责人称,针对当下出现的暑期招聘虚假信息,要是求职者真遭遇求职欺诈,可留存证据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因微信发布渠道里诸多平台不在广州,广州市劳监无执法权限。劳动监察部门曾就该问题开展沟通、研讨,然而解决办法不多。平台发布不实信息,确切来讲应由工信部门、网信部门负责处理。建议网络求职者求职前要小心谨慎,预先与真实招聘单位核实信息真假。如发生被骗,应及时保留证据,便于向具体主管部门投诉举报。
怎样避免求职上当受骗?
1.拒交各种名义的费用
要记住,对于求职的朋友而言,任何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抵押金、风险金、报名费、培训费等行为,都属于非法行为。同时,招聘单位培训本单位职工,也不准收取培训费。要是求职者遇到此类情况,要坚决拒交,并且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从而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
2 .索要正式发票
将单位推荐给求职者的行为,均存在收取一定数额中介费的情况。求职者务必向收取费用的职介机构索要由税务局或者财政局核发的正式票据,拥有正式票据等同于增添了一道护身符,一旦发觉遭遇欺骗,能够凭借票据找到该机构的法人以及领票人,凭票据为维护自身权益提供根据。
3 .不轻易许诺到外地上岗
对于非法职介,或者那些打着合法旗号的职介,又或者私招滥雇者,若其以外地企业,或以某某外地分公司、分厂的名义进行高薪招聘,不管其给出的待遇有多好,求职者都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还要具备高度的警惕性,千万别轻信他们的口头许诺,一方面不要前往,另一方面要到劳动保障部门去咨询,并且办理相关的手续,不然就会遭受很大的损失,可能会被骗取工钱,被骗走钱财,甚至还会遭遇被劫色,或者被人贩子骗卖的情况,到那个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4 .查看两证
经办职业中介机构,要经由劳动部门展开审批,经审核合格之后,才可获取并颁发职业中介许可证,接着去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以及税务登记证,正规的职介要在办公场所之内,公示上述“一照两证”的原件,还有由劳动部门所制作的收费标牌,除此之外,工作人员一定要佩戴职业介绍从业人员资格证以及上岗证。
5 .发觉被骗及时报案
一旦求职者发觉自己受到欺骗,那就要赶快向招聘单位所在地区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公安机关去报案,从而寻求法律给予的保护,千万不要迟疑不决而错失良好时机,此外求职者在求职之前或者求职的过程当中,应当主动去学习一些有关劳动法规的相关资料,以此提高自身的求职素质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政府所属的职介部门同样要进一步树立起身为人民公仆的意识,为人民进行服务的意识,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意识,进而为求职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求职环境。(许晓蕾 杨婷 王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