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 ·李商隐

日期: 2025-09-08 13:10:24|浏览: 4|编号: 12791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赏析一】

诗歌的开头用悲伤哀怨的锦瑟作为引子,暗示了“怀念青春岁月”的主题,毫无缘由地,毫无理由地,没有特定的起因。五十根弦,根据《史记•封禅书》的记载,古代的瑟有五十根弦,虽然后来通常变为二十五根,但这个规制仍然存在。诗歌的前两句表达的是:装饰着图案的华美锦瑟拥有五十根弦,我也即将年满五十,每一根弦和每一个柱子都勾起了我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诗歌的中间两联是整首作品的关键部分。在中间两联里,庄生梦蝶的典故出自《庄子•齐物论》:“从前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逍遥自在,真像一只蝴蝶啊。……过了一会儿醒来,发现自己还是庄周。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诗句里的“晓梦”,是指天快亮的时候做的梦。“迷蝴蝶”,是指对自己和蝴蝶的关系感到困惑。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不安,庄生由此感悟到生命如梦幻般虚浮不定,晚唐国力衰退,政治动荡,李商隐由此联想到命运漂泊不定而借用这个典故,同时寄寓了他对爱情消逝和生命终结的哀伤,他仿佛已察觉到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想要把内心深处的悲痛与愤懑全部表达出来。望帝的典故记载于《寰宇记》之中,其中记述蜀王杜宇,又称望帝,后来他将王位禅让出去,随后选择自我放逐,最终变成了杜鹃鸟。杜鹃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子规。诗人在作品中描写的子规,既美丽又带着哀伤,逐渐演变成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难以言喻的哀愁,只能借由暮春时分杜鹃鸟的鸣叫来表达,这景象真是令人感到无比的孤寂。

颈联紧随颔联之后,《新唐书•狄仁杰传》中记录:(狄仁杰)通过明经考试,被调任汴州参军,却因官吏诬陷而被罢免职位。朝廷派遣阎立本前来审讯,狄仁杰展现出卓越才能,阎立本赞叹道:“孔子曾说观察过错可以了解仁德,您真可以说是人海中的瑰宝啊。”《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也记载:诸葛恪自幼便享有才名,孙权对他的父亲瑾说:“蓝田这个地方出产美玉,这句话果然没有错。” “珠”、“玉”这两个比喻,是诗人用来形容自己的,不仅指才华出众,更代表高尚品德和远大志向。

诗人通过这两个形象,彰显自己天赋异禀的品德,却感叹怀才不遇的无奈。

诗歌的末尾部分,运用了反诘和层进的表达方式来增强语势,为整首诗画上句点。“那些情感”概括了所要表达的心绪,“成为回忆”又与“追忆往昔”形成了关联。等待还是不等待,都表明这种令人哀愁的“那些情感”,早已让人困惑无法摆脱,此刻更加让人难以承受。

这首作品在艺术表现上极具独创性,融合了多种修辞技巧,包括引用历史故事、运用联想和寄托意义。诗中的蝴蝶和杜鹃具有隐喻作用,而珍珠和美玉则通过类比手法呈现。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既明快又秀美,又带有深沉感伤的艺术氛围。

【赏析二】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杰作,喜爱诗歌的人都乐于传诵并吟咏,享有极高的声誉;但它同时也是一首极难解读的晦涩之作。从宋元时期开始,人们对其内涵的推测就层出不穷,始终没有统一的定论。

诗名“锦瑟”,取自开篇的头两个字。传统观点里,有人曾视其为咏物诗,但近来诠释者似乎都认为:此诗实与瑟无关,实为一篇借瑟来隐晦主旨的“无题”之作。我认为,它确实不同于寻常的咏物诗,但也并非仅仅“截取首二字”作为起兴,与字面毫无关联的无题诗。它所抒写的情感,显然是与瑟有牵连的。

前两句的解读,历来评论家常犯偏差,认为由此就能断定作者创作此文时已“五十岁”,或“将近五十岁”,所以如此说。其实并非这样。“无端”,就是说“无缘无故地”、“平白无故地”。这是诗人天真烂漫的言语。锦瑟原本就有许多根弦,这本身没有“不对”或“过失”;诗人却偏要责怪它:锦瑟啊,你为何要有这么多根弦呢?瑟原本有多少根弦,到了李商隐那个年代究竟有多少根弦,其实都无需去考证,诗人不过是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意思罢了。史书记载,古瑟有五十根弦,因此玉溪在描写瑟的时候,经常使用“五十”这个数字,比如“雨打湘灵五十弦”,“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这些都能够证明,这在诗人那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瑟有五十根弦,其音节极为丰富,繁复的旋律和急促的节奏,常常让听者心生感慨难以释怀。诗人并非让人死板地解读“五十”这个数字。他表达的是:弹奏锦瑟的众多弦索,追忆青春岁月的往昔;旋律繁复而思绪纷乱,惆怅之情难以言表。设置五十根弦,正是为了营造氛围,用以展现往昔的层层叠叠,以及情感之道的曲折回环。理解玉溪这首诗的真谛,需要把握核心要义,切莫拘泥于表面。宋代词人贺铸曾感叹:“锦绣年华谁能相伴?”出自《青玉案》一诗。元代诗人元好问也写道:“美人抚瑟哀叹青春!”见于《论诗三十首》一卷。所谓华年,即今人所说的美好青春时光。玉溪此作最关键的着力点,就在展现青春鼎盛景象,因此“行年五十”才回溯“四十九年”的往事,这其实只是片面的理解。

起联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

上联引用了《庄子》里的一个故事,讲述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自由自在地飞翔,完全忘记了自己原本是庄周;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周,却不知道蝴蝶去了哪里。玉溪在这句诗中表达的是:美丽的女子弹奏着锦瑟,奏出复杂的琴弦声,让诗人从梦境中惊醒,无法再次入睡。这里的迷含有迷失、离开、未能到达等意思。审视他在《秋日晚思》里的表述,有“枕寒庄蝶去”之句,去意味着分离、消失,也就是他所说的迷失之意。晓梦中的蝴蝶,源自庄生寓言,但经由玉溪的运用,已非单纯的“栩栩然”所能概括,其中暗藏着令人愉悦的意境,却又如同虚幻的梦境一般。本联的另一句提及的望帝,乃是传说里周朝末期蜀地的一位君主,其名为杜宇。他后来让位隐居,却遭遇国家灭亡自身丧命,死后灵魂化作鸟儿,在晚春时哀鸣不已,以至于口中淌血,它的鸣叫声悲凉哀伤,令人肝肠寸断,这种鸟被称为杜鹃。杜宇鸟在春天啼叫,这与锦瑟又有什么牵连呢?原来,锦瑟的复杂琴弦,发出悲伤的曲调,唤起诗人深深的哀愁,难以言喻的愤懑,仿佛听到了杜鹃的凄切鸣叫,送别春天离去。一个“托”字,既体现了杜宇寄托春心于杜鹃,又反映了佳人对春心寄托于锦瑟,在挥手目送之际,花落水流之态,诗人凭借非凡才情,在此达到了一个顶点。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