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技巧
解决做月饼的8大问题轻松打造经典月饼
前些年中秋将至之际,五仁月饼遭到非议,网友们针对它发起猛烈抨击,并且大声倡议“五仁月饼应该退出月饼市场”“要厌恶他,就赠予他五仁月饼”
实际上,在北方以及广东广西一带,多数人最偏爱的月饼口味还是五仁馅的。按照我祖母的说法,如果不吃五仁月饼,那就不算真正过中秋节。在她心目中,只有五仁馅的才是地道传统的月饼,其他种类的都不被称作月饼。
五仁月饼在众多月饼品类中享有盛誉,其名称源自内含杏仁、桃仁、花生仁、芝麻仁及葵花籽仁等馅料。这种月饼选料精致,饼皮纤薄,内馅丰盈,口感出众,不易碎裂,且方便外出携带。
那么,五仁君到底做了什么,让大家如此痛恨呢?
市面上有以廉价果仁制作的“缺心眼”五仁月饼,这或许是导致许多人误解五仁的一个主要因素。
自制五仁馅制作的月饼,风味十分地道,越咀嚼越感美味,各位朋友,若依照我的配方烤出美味的五仁月饼,务必要为五仁君恢复名誉啊!
制作月饼,这个最传统的点心,很值得为家人亲手制作,原料选择五仁即可,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适当增加其他成分。
近期参与自制月饼的人络绎不绝,各自遇到不少难题,我除了提供这个传统配方之外,还倾注大量心血,将广式月饼常出现的各种状况,逐一剖析,逐一说明,只要把这八点完全领会,必定能够制作出既经典又完美的月饼!
面皮容易粘手,主要是由配方决定,优质配方非常关键,不仅不会粘手,而且制作简便。特别推荐这个低油低糖的老手传授的配方,效果极佳。另外,面团和好之后用保鲜膜包裹,静置两小时,如果当天制作,无需放入冰箱,室温下放置即可避免粘手。
制作面皮时,粘附在模具上的问题,关键在于配方要恰当,同时,模具内部必须涂抹干性面粉,切记不可使用油脂。
制作广式月饼时,饼皮容易失去形状,导致边缘向内凹陷,这种现象被称为“大象腿”。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饼皮过于柔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选用合适的馅料,并且将包好的月饼在冰箱中冷藏五分钟,之后再送入烤箱烘烤。此外,广式月饼的皮馅比例应当控制在恰当的范围内,比较理想的比例是皮占两份、馅占八份,或者是皮占三份、馅占七份。如果皮的比例过高,那么在烘烤完成后,月饼就很容易出现“大象腿”的现象。
月饼出现饼皮下陷现象,通常是因为内馅质地过于松软所致,也可能是糖分占比过高,或者是面粉添加量超出标准。倘若内馅偏湿,可以在月饼表面借助牙签刺数个小洞,借此促使内馅中的水分通过小洞排出,以此防止下陷状况的发生。
五,月饼图案模糊不清,存在三种可能因素,首先,涂蛋液环节操作不当,刷子蘸取蛋液量过大,应仅涂抹在月饼表面突起的纹路处,其次,烘焙时烤箱温度设置偏低,再次,可能源于月饼皮原料中油脂含量过高所致。
面皮出现破损,或许是因为馅料含水量太大,在烘烤过程中形成水汽,导致面皮被顶开。又或者,糖浆的浓度偏低且转化不足,使得面皮缺乏粘性,也可能是因为烘烤时间太长所致。
月饼形状发生坍塌的情况,是因为产品在未完全烤熟的状态下就取出了,因此,在烘焙环节,必须精确把握时长。
月饼能否成功,最终取决于是否能够顺利回油,烤制完成的月饼,需彻底冷却,然后置于密闭的容器或包裹中,给予充分时间进行“返油”,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两日,具体时长与面皮配方相关,根据我的配方,次日即可实现理想的回油效果。
月饼外壳成分:精制面粉二百克,糖浆一百二十五克,植物性油脂五十克,食用碱二克,氯化钠一克
月饼内馅用料:核桃仁五十克,白芝麻三十克,杏仁四十克,瓜子仁五十克,榛子碎三十克,粘米粉八十克,油料九十克,糖八十克
五仁月饼的做法:
1、将自己喜欢的五仁备好,切碎后用锅子炒香。
2、炒熟的糯米粉分次加入炒好的五仁中,再加入白砂糖拌匀。
加入菜籽油混合均匀,依据个人喜好塑形,制成五仁月饼馅料,每个重三十克,我偏爱制作小巧可爱的形状。
4、容器里倒入糖浆、油、碱水和盐用打蛋器搅匀成混合液体。
糖浆与液体相融后,注入面粉之中,揉合成质地均匀的面团,覆上保鲜膜,静置松弛两小时。
将充分揉和的面团分割成每个重9克的若干份,五仁馅料准备21克,取一份面团压成扁片状,具体的比例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适当调整,比如可以做成50克、75克或100克等不同重量的面团,随个人心意决定。
加入五仁内馅,用单手将饼体上下端固定,另一手用虎口从下方开始向上推,同时转动饼皮,逐步收拢边缘,将其塑造成圆形。
月饼模刷上干粉,将一个包好的月饼坯子放进去压出月饼。
制作完成的月饼要放入冰箱内冷冻五分钟,接着把烤箱温度调至200度,预热五分钟,等月饼表面变成鹅黄色后取出,涂上一层蛋液,最后用160度继续烘烤大约十五分钟,直到月饼表面呈现均匀的色泽即可。
成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