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一种观点,在当前发展阶段,即便不具备互联网技术,也必须拥有互联网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模式的核心在于提供个性化服务,由于地域差异、年龄分层、心理期待以及群体特征各不相同,用户对商品的要求也千差万别,倘若所有公司继续生产规格雷同、外观相似的物品,无疑将遭遇高度同质化的残酷市场竞争。公司要活下去非常不易,那么在移动网络普及的背景下,怎样创造出个性鲜明的产品,针对特定人群,目标明确,满足小众市场客户,并且以客户要求为基础提供个性化商品?冰淇淋领域中原本不起眼的东北大板,又是怎样实现华丽蜕变的?
拆掉思维的墙屌丝变高富帅
当前时期更迭,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出生的人正慢慢成为消费市场的主要力量,他们与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相比,消费思想更为活跃,不过因为各种因素导致物价持续增高,许多人承受着家庭责任,同时还要应对工作方面的挑战。当下移动网络普及,众人追求卓越,盼望获得赞赏,然而依照俞敏洪的见解:我们多数人起步平凡,身上常带有自卑心态,不过每个人心中都怀揣志向,并且憧憬前景,那些自卑者所偏爱的物件,往往能风靡一时。
如同情爱一般,每逢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众多相恋的男女终于得以领取象征婚姻的证书,不少尚未出阁的女子则收到了意中人赠送的鲜花与甜点,然而许多尚未觅得伴侣的人也在感叹为何自己依旧孑然一身,看着那些优秀的姑娘被不够匹配的男士追求的情景,心中充满无奈。所以每当有人实现阶层跨越,总会引起广泛关注,因为他们原本家境平平,外貌普通,生活中诸多不顺心,但他们从不懈怠,在拼搏过程中不断求索,一旦抓住机遇获得成功,我们对人生便会更有希望。时常憧憬,存在某个普通人,在自身境遇尚不理想之际,能赢得世间最动人心弦的恋情,仿佛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潜藏着一种对平凡者的偏爱。
东北大板并非天生尊贵,它源自黑龙江大庆这座普通城市,生产的冰品在包装上仅印有“东北大板”字样,尤其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冰品行业普遍存在过多添加剂现象时,这种不加修饰的朴实风格反而使其在众多商品中显得与众不同。看起来与时代潮流格格不入,实际上是与高端精致风格形成了不同定位,这种复古情怀一直持续着,例如近年来广受欢迎的老式冰棍。红宝石捕捉并强化了这种情怀,推出了东北大板。透明的塑料包装如同没有遮掩的展示品。这简直就是底层中的底层,相比之下,那些包装华丽,常有大牌代言的知名商品,我们几乎看不到东北大板的宣传活动。口感方面极其单调,仅提供四种选择,分别是牛奶风味、甜巧克力、果味草莓以及基础原味,这四种风味构成了全部的口味搭配,色彩设计也极为朴素,仅采用单一色调,包括深棕色、纯白色、亮黄色以及深红色,这四种颜色构成了全部的色调搭配,形状为长条形,整体造型非常简洁,口感十分独特,味道非常强烈,单从外观判断,东北大板与常见的冰棍相比,其品质明显更高。
东北大板的形象定位相当直接,这种直白方式反而形成了独特的内敛高级感。它的极简设计,把底层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从最平凡的角落焕发出蓬勃活力,演绎着平凡人逆袭成精英的故事。
怀旧风败击败高冷范
80后的集体记忆是什么?经典动漫形象包括黑猫警长、葫芦娃、大闹天宫、哆啦A梦以及樱桃小丸子等,这些作品陪伴了很多人度过童年时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个年代小卖部里销售的冰棍,其包装设计极为朴素,口味也相当纯粹,对于经济条件尚不宽裕的80后和90后群体来说,这些简单的童年回忆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能够唤起他们对无忧无虑少年时代的怀念,想起与小伙伴们的快乐时光,那时生活轻松自在,没有任何负担和困扰,而如今却不得不为了生计四处忙碌,失去了往昔的美好与纯真。东北大板正是把握了这一关键,在产品形象上着力渲染复古情怀。这一代人见证了国内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其集体记忆变得愈发鲜明。采用薄片和透明外袋,强化了怀旧氛围和经典特质。
东北大板的外包装上印着“蕴含童年记忆”这样一句宣传语,它精准地触动了八零年代人群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这种具有复古特色的包装创造了市场区隔,强烈撞击了我们内心深处对往昔的眷恋。这与北京老冰棍有共通之处,两者都将过往的故事和怀旧情调融入商品,使其呈现出旧日时光的韵味。东北大板仿佛是来自往昔时光的甜点,散发着少年时代的淡淡馨香,包裹着朴素而雅致的色彩,把青春的印记铭刻在求索进取的岁月中。
现在许多80后、90后已经成家立业,为人父母,却感觉还没完全成熟就已步入中老年,感叹时光飞逝,正如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所表达的,回忆起童年岁月那么纯净美好,那些一起玩耍的伙伴们现在是否还经常联系?东北大板的风光景象让这些80后、90后的共同记忆被重新唤起。东北大板想一份从那时穿越而来的礼物,怎能不令人们动情。
垂直经营——攻占每一个角落
新时代的移动网络兴起,部分领域因此获得新机遇,部分领域则面临成长阻碍,以传统产业为例,鲜有此领域的企业对移动网络时代表示欢迎,移动网络打破了传统产业的经营模式,调整了商品流通的路径,也影响了顾客的购物习惯。当前,“互联网+”这一政策方针的出台,使得众多行业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快速消费品领域,如何借助这一趋势,创新自身的营销途径,如何让品牌及时响应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当下社会各界纷纷探讨借助网络理念从事商业推广之际,又有多少人士真正明了市场推广的核心内涵呢?借助网络平台开展销售活动并非每一类实体快速消费品都适用,绕过传统分销环节的直营模式是东北大板获取市场成功的关键策略之一。从售卖报刊的网点,到小型餐饮场所,乃至社区内的便利店与简易摊位,这些场所均构成了东北大板的销售终端网络。东北大板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此,其销售模式原始而独特,摒弃了中间商环节,直接对接销售终端,自行开拓市场,主动向合适的店铺推介产品,大街小巷的小卖部、小门脸、小报摊都成为优先拓展的对象,这种依靠实地走访建立的终端关系往往更为稳固,店家也更愿意推广东北大板,因为品牌在一个区域布局了适量的网点,从而有效避免了同类产品的恶性竞争。在不损失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保护终端销售商的利益。
东北大板在终端销售领域很有特色,它注意到店铺运营费用不高,但购买冷藏设备需要大笔资金这一情况,因此提供免费使用公司专供冰柜的服务,借此稳固零售点的空间,并将自身与其他普通所谓的高端商品清晰分开,顾客进店后能立刻注意到产品及东北大板配备的展示冰柜。这种方式对提高东北大板的识别度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品牌战打造眼球经济——冰品界的王老吉
自2012年起,王老吉与加多宝就王老吉商标及配套视觉设计、宣传口号等事宜,展开了一场持续多年的法律角力。没想到商标争议并未导致某一方占据绝对优势,尽管相关诉讼持续不断,但这丝毫未波及到两种凉茶在销售终端的表现,公众对两家公司频繁的法律较量也毫无反感,反而因为官司不断,更加留意到凉茶这种新式饮品,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加多宝还是王老吉来预防上火并无明显差异,大家更在意的是产品本身的品质,并且已经普遍认识到凉茶具有清热降火的作用。
在国外可乐品牌间曾爆发激烈竞争,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互不相让,最终双方都发展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两大巨头共同存在,彼此并未消灭对方,反而使得整体市场容量相较以往更为可观。
东北大庆市红宝石冰激凌企业与另一家以“蓝宝石”东北大板为产品的公司所属的北京和信美品牌进行法律争端,也依照了这种商业策略,表面上看双方毫不退让,在公开场合激烈交锋,但实际上这种你来我往的对抗反而提升了“东北大板”的品牌知名度,并激发了消费者对其的广泛讨论。品牌竞争的结果常能互惠互利,东北大板商标归属权归属问题关乎两家公司根本利益,出人意料的是,一方比另一方更早使用东北大板品牌,而另一方掌握着透明塑料袋包装的专利,双方都有各自的资本。
此事的商业内情在于,该议题将不断升温,在各类网络平台和社交圈反复出现。不仅如此,企图借此牟利的并非仅限于蓝宝石,其后涌现的诸如红钻石、绿宝石等,都是显而易见的抄袭行为。一旦诉讼进入白热化阶段,顾客往往不再在乎谁最终获胜,产品必须具备可靠的质量保证,媒体会持续协助双方扩大影响,为“东北大板”制造话题效应,推动其市场关注度不断攀升。
插位——品牌打造的法宝
当其他品牌的冷冻食品逐步转向高端市场时,如何发掘市场空白,赢得关键的竞争位置,是许多商家着力解决的问题。插位策略正好契合了这一需求,通过准确识别市场缺口,开拓新的消费需求,才能成功推广自己的产品。东北大板立足于品牌定位,着力渲染复古气息,积极推广念想,成功引燃市场关注,由此将东北大板从一个鲜为人知的冰品品牌,成功转型为市场瞩目的励志典范。
在自我宣传上采用植入手段更是出人意料之举,这种热度看似突然兴起,其实此前东北大板在社交平台、网络论坛上多次出手,把产品特点、怀旧情结等作为宣传点,好比TFBOY组合一样,表面看似偶然,实则背后有实力雄厚的营销策划团队,只要搜索东北大板,就会发现在百度贴吧、微博、微信朋友圈、百度知道、知乎、网络论坛等众多地方都有关于该产品的资讯和有争议性的讨论,这些引导性的传播,充分抓住了许多80后、90后的好奇心和跟风心态。这一类网络宣传从最根本处着手,借助这种手法将品牌知名度推向极致高度。由此不仅催生了接连不断的关注热潮,更是在网络空间中迅速淘汰了众多知名品牌。
部分人觉得,东北大板之所以广受欢迎,首先在于它的怀旧式设计,包装上特别强调“蕴含童年记忆”;其次,微博和微信的强势宣传,借助了多数人的猎奇心理和跟风心态。另外,东北大板自身的风味也相当令人满意。
消费者时代——情怀与社交跑赢营销马拉松
体验性强的产品常因消费者参与而广受欢迎,这类产品除了提供商品或服务本身,还赋予消费者额外意义,这种意义多满足顾客深层心理期待,例如在商品或服务中融入社交互动功能,能够吸引渴望沟通的顾客群体,或许产品固有功能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并无明显优势,但互动环节的关联性,促使消费者最终做出购买选择。海尔、小米这类公司让顾客参与新产品的构思和制造,由此形成一种深度互动,有效提升了用户忠诚度,这充分证明了消费主导时代的来临,也是该时期的重要表现。
当下的社会氛围中,情感因素是网络空间吸引民众关注和热爱的关键点,个人意识的提升使人们更加注重自我表达,八零后和九零年代的人在购物时往往被商品所蕴含的深厚情谊所打动,他们不再仅仅追求物质层面的满足,而是渴望通过购买带有特殊意义的产品来慰藉心灵,特别是在数字化的环境中,人们更倾向于在社交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所得之物
有个说法:有个年轻女孩在家中,夜深人静时突然有人敲门,她打开门发现是送海鲜的,这女孩说我没买海鲜,你深夜敲门做什么?送货员回答:你那位朋友今晚要吃海鲜,但她手机坏了发不了动态,让我们快递部把海鲜送来给你瞧瞧,你拍张照片,帮她发个动态,说你的朋友今晚吃了海鲜。这是常见的借助社交平台展示个人购物记录的现象,本质上并非炫耀商品,而是表达品尝龙虾时的某种心境。
因此有观点认为,当今网络时期是展示自我与标榜情感的时代。那些妖女们掳走唐僧后并非立刻享用,另有打算,意在展示自我与标榜情感。她们会先拍照,发布到社交平台,告知各界英雄与亲友,自己即将享用唐僧肉,邀请众人共同参与。然而社交平台相互关联,很快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有人要吃唐僧肉了。东北大板堪称无上美味,这种蕴含深厚情感的产品借助互联网的社交平台,例如朋友圈和微博,迅速扩散开来,令其蕴含的情感价值倍增。
我们或许不会为某个动辄十几块钱的所谓“球”花钱,然而几乎没有人会拒绝购买一份仅售三块钱、承载着丰富情感的所谓“雪糕”。
这充分说明东北大板的热销现象里包含着许多商业推广的考量因素。它瞄准了主要的消费群体,不断激发普通大众的热情,借助对往昔的追忆以及彰显自身价值的心理,赢得了顾客的共鸣。通过采取市场切入和专业化运作等策略,东北大板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另一方面,其他品牌的仿效者也不会停止行动,双方之间的竞争将会不断进行。无论如何,东北大板这种带有地方特色的冷食,在形象塑造上已经获得了一些成效。
作者简介
李光斗:
中国品牌第一人
著名品牌战略专家
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
新媒体时代的品牌观察家
李光斗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毕业,曾经担任该校研究生会副主席,他作为中国大学生的代表,参加了在新加坡举办的亚洲大专辩论赛,最终击败了台湾大学队,成功夺得冠军。李光斗早年就在市场推广领域工作,从1990年起便投身于品牌建设和宣传策划,曾为伊利集团、蒙牛乳业、民生药业、古越龙山、招商银行、长虹、德尔惠、喜临门集团、青岛啤酒、三元食品等国内数十家知名公司提供长期的品牌策略和营销宣传方面的咨询服务。
李光斗的“插位”策略引领中国众多企业于市场竞争中反超对手,获得中国策划业卓越贡献奖;李光斗具备全球眼光,着力促进中国品牌迈向国际,被授予影响中国营销界的重要人物称号;李光斗于2015年在洛杉矶举办的中美企业论坛上荣膺“中美文化交流品牌推广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