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酒家IPO终获通过 月饼仍是其重要利润来源

日期: 2025-09-23 01:15:04|浏览: 1|编号: 139315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筹备七年、遭遇坎坷、最终成功——广州酒家最近得到了中国证监会批准其首次公开募股。不久之后,当市民们去广州酒家喝早茶时,他们的身份也许会变成“广州餐饮首家上市企业”的持股人。

南都记者注意到,证监会发审委会议针对广州酒家,其询问重点在于销售渠道、连锁门店以及内部控制等环节。而且,月饼销售构成公司主要营收和利润的支柱。部分评论指出,广州酒家此次IPO得以迅速获批,可能与其焙烤业务具备优势有关。

募集资金

3.8亿拟用于利口福项目

官方通知表明,审核小组责令广州酒家就物资购买、货物仓储、费用计算、资金收付、营收确认等环节的内部管理规范、操作程序、执行机构进行详细阐述,并询问这些措施能否确保公司营收与成本核算的合法合规。此外,审核小组还要求企业说明,是否已设立针对分销商及加盟店的监管机制,涵盖物料进出记录、销售定价、食品卫生安全等内容。

上述各项疑问,广州酒家董事会秘书李立令于日前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回应称,相关内容在招股书中已详尽说明。关于公司后续安排等事宜,他表明将“认真履行职责。”广州酒家副总经理赵利平亦称,此类问题均由保荐人直接应答,待几天后相关批文获批,将统一向媒体作出回复。

广州酒家旗下的饼屋为何引起关注?关键在于其门店数量众多,加盟店占比很高。今年四月,广州酒家向证监会提交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招股说明书,其中披露了具体数据。目前,该集团旗下共有114家饼屋由公司直接经营,另外还有43家是加盟性质。而在餐饮领域,直营店有15家,加盟店只有1家。

另外,南都记者注意到,招股书披露,在资金筹措方向上,有2.1亿元将投入利口福食品制造基地的扩大建设,1.2亿元将用于利口福食品销售渠道的拓展计划,4387万元将用于利口福科技研发工作,这些投入总计将近3.8亿元,占总筹措资金的比例达到62%。利口福公司是广州酒家旗下规模较大的食品制造企业。

数据:

月饼仍是重要收入和利润来源

广州酒家迈向交易所的历程,起伏颇多。有记录显示,该公司自2010年着手准备公开募股事宜,但在2014年6月6日,因承销广州酒家首次公开募股的律师离职,导致IPO程序暂停。6月9日,该公司的上市申请从深圳证券交易所转至上海证券交易所重新提交,然而同年9月,中国证监会并未批准其上市申请。当时业界探讨缘由时,多数意见指向月饼与高端餐饮领域,部分人士指出广州酒家月饼业务过于单一,在中央“八项规定”及“公款赠送月饼禁令”双重约束下,月饼市场低迷影响了其发展前景。同时,受整体经济状况及政策影响,中高端餐饮行业盈利能力遭遇显著挑战,广州酒家当时的发展受阻也与所处行业的发展预期相关。

往后两年间,广州酒家公开募股的消息一直鲜为人知。今年四月,该公司重新将初次发行股票的募股书(草案)呈递给证监会,一个多月后便获得了批准。

然而南都记者注意到,尽管月饼所带来的营收在整体业务中所占的比重有所降低,但广州酒家出品的月饼系列对销售总额的贡献仍然扮演着关键角色。最新披露的募股文件表明,2014年至2016年期间,月饼类商品销售额占企业核心业务营收的比重分别为44.61%、44.49%和41.9% ,其产生的毛利润占比为52.35%、53.19%及49.75% ,这些数据证实了该品类是企业最核心的收入构成和利润贡献者。

观点:

曾经的“软肋”成“铠甲”?

此次广州酒家首次公开募股为何能迅速获批,有分析指出,这得益于其糕点行业的经营表现。

餐饮业研究专家、凌雁管理顾问公司首席顾问林岳表示,根据过去两年的数据,广州酒家月饼销售额占了超过四成,其利口福品牌的冷冻食品和糕点销售状况同样良好,如果仅凭这些产品就能实现上市目标的话,未来的发展前景可能会比现有的餐饮业务更加广阔。不过他指出,广州酒家的餐饮经营还存在不少需要改进之处,包括门店运营、工作流程以及服务规范等方面。

关于餐饮行业前景的讨论,林岳表示,整个餐饮领域并未遭遇所谓的衰退或困境,国家相关政策主要作用于定位较高的餐饮公司,而面向大众的餐饮业在近年依然充满发展机会。

广州酒家公开招股,是否代表高档餐饮业已完成革新?他感觉,并非如此。

林岳觉得,广州酒家在公开交易后,还应针对利口福品牌加大投入,同时要推进速冻食品和西点(含月饼)的市场推广,还要研发新的产品种类。

背景:

餐饮业竞争激烈、上市稀少

近些年,国内规模较大的餐饮集团和连锁餐饮公司,凭借其经营规模的优势以及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快速的发展,餐饮行业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广州酒家在其招股书中也提及,餐饮业务主要面向广州本地市场发展,如果企业无法有效提升广州酒家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持续稳固并增加市场占有率,那么在未来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下,公司将面临较为不利的竞争局面。

内地餐饮领域公开募股的情况比较少见。香港证券公司研究人士岑智勇如此表示自己的看法。他强调这个行业并不具备多少吸引力。

然而,部分投资团体对餐饮领域持积极态度。弘毅投资董事总经理王小龙指出:国内当前正遭遇消费层次的新一轮提升,餐饮行业在此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

我们月中经由渠道调研得知,在香港上市的火锅连锁企业呷哺呷哺于上海和深圳两地分别开设了新店,导致当地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申万宏源分析师徐子涵表示,2016年下半年,该公司呷哺呷哺的门店实现了6%至7%的同店销售增长,与此同时,多数餐饮类上市公司则处于负增长状态。

呷哺呷哺昨日收报7.25港元,总市值达到77.44亿港元。

在香港挂牌的公司之中,还包含着国内中档以上市场里规模最为庞大的中式正餐品牌小南国。与此同时,百胜集团在2012年斥资四千六百万元人民币购置了小肥羊,并且促使这家企业脱离了香港交易所的上市地位。

在A股上市的餐饮企业仅剩下西安饮食、全聚德。

依据监管机构披露的信息,到5月19日为止,在首次公开募股申请排队的企业里,经营餐饮业务的公司依然有两家,具体是广州九毛九餐饮连锁和同庆楼餐饮。

采写:南都记者 黄芳芳 周亮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