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临近,上海淮海路、南京路等传统商业区里,老牌店铺的月饼开始热销。据劳动报的记者实地观察,尽管节前天气炎热,时有强降雨,但市民们依然兴致高昂,纷纷排起长队购买。
现烤月饼受欢迎
天还没亮就出门了,家在浦东川沙那边,路途相当长。早上七点多还没开门,等到开门买月饼,天已经快晌午了。淮海路上的老字号光明邨,队伍排得老长,一直延伸到成都南路拐弯的地方。一位上海阿姨对劳动报的记者说,她在这队里排了将近四个钟头,总算买到了她最想要的鲜肉月饼。
光明邨门前的队伍一直排到了成都南路。劳动报记者陆燕婷 摄影
上了年纪,对糖分摄入有限制,因此选择了购买鲜肉月饼,刚出炉的味道最为诱人,这是朱阿姨一大早从浦东世博源赶往淮海路的原由,她面带微笑地补充道,许多排队者都准备了相应的物品,比如水壶、小凳子、遮阳帽、雨伞和墨镜等,光明邨在上海居民心目中享有盛誉,人气旺盛导致限量发售,愈发显得珍贵。附近还有黄牛询问每盒加收20元是否愿意购买,不过既然已经来了,自己排队感觉更划算。”
淮海路附近那家经营多年的洁而精川菜馆门外,也有不少顾客在挑选刚出炉的月饼,他们尤其喜欢店家招牌的青豆泥月饼和鲜肉月饼,口感十分正宗,丝毫不逊色于光明邨的同类产品,因此吸引了一些人特意跑来,把这两种刚烤好的酥皮月饼全部买下,其中青豆泥月饼带有明显的豌豆清香,经过烹制后会呈现出“碧绿生青”的诱人色泽,这种风味在上海市内是独一无二的。
洁而精川菜馆招牌的青豆泥月饼和鲜肉月饼,也受欢迎。劳动报记者陆燕婷 摄影
在南京路步行街,泰康食品门口,队伍连绵不绝,第一食品左侧的龙华禅寺售卖的净素月饼,以及第一食品销售的现烤花式月饼,各自都排起了长队。
老牌新雅粤菜馆门口,一边排着买现烤鲜肉月饼的队伍,另一边是领月饼券和卖散装月饼的队伍,现场摆着清晰的牌子,让市民能迅速找到队伍,快快完成购买和兑换。
从青浦抵达后,南京路那边没有购物限额,一次性购置了八个礼盒,打算带回家送给亲戚朋友们。“王伯伯向劳动报的记者透露,尽管队伍排得长,但步行街这边移动得很快,等了半个钟头左右就成功购得了。“购好月饼之后再去周围走走,先行体验一下上海市中心的节日气氛。”
新雅粤菜馆月饼热销。劳动报记者陆燕婷 摄影
往前看去,步行街入口处,沈大成和三阳南货店售卖的苔菜月饼,以及老牌邵万生的糟香鲜肉月饼,都排起了长队,队伍绵延不断。今年,新雅也推出了名为“糟香牌”的月饼,在南京路步行街的两端分别进行“糟香鲜肉”的叫卖。这种创新的做法,使得地道上海风味得以彰显。
另外今年,豫园文化饮食集团所属的老字号上海德兴馆,与亚一金店合作,初次进行行业融合,推出了“黑金版”汁水丰盈的鲜肉月饼。
热门品种“限购”
一个鲜肉月饼的重量大约为70克,外皮和内馅的比例大概是四比六,通常每锅可以烤50到60个,每锅烘烤的时间需要40分钟左右,淮海路光明邨一楼月饼点心外卖的负责人水淼这样说明,由于销售旺季已经来临,店里的点心师傅们都在忙碌地赶制,目的是为了满足大量的顾客购买,现在像鲜肉月饼、蟹粉鲜肉月饼这些受欢迎的款式都实行了限量购买的政策
从九月一日起,本店月饼销售进入旺季。现烤月饼有四种口味,其中纯肉馅的每日销量在一万五到两万之间。今年推出的特别风味糟香肉馅月饼为限量产品,每日限量一千只,售完即止。新雅粤菜馆行政总厨黄任康向劳动报表示,因出货量大,人力可能不够,糟香肉馅月饼将每日限量发售。通常上午刚开售不久就卖完了。而鲜肉月饼目前没有限制购买数量,因此抢购的兴致格外大。
邵万生首次推出了‘糟香鲜肉’现烤月饼品类。中秋将至,南京路总店现烤月饼销售中八成是‘糟香鲜肉’口味,每天平均能售出两万只。肉馅选用未冷冻的爱森冰鲜新鲜猪后腿肉精心制作,肥瘦均衡,咬一口时饼香四溢,满口肉汁四散开来。内馅里还掺入了独家调配的顶级醉卤,鲜美的醉香肉片和醇厚的饼香相互融合,制作手法融合了中外特色,可以说从酥脆的外皮到内馅都各具特色。”邵万生电商部负责人沈超说明。
外国游客在购买糟香鲜肉月饼。劳动报记者陆燕婷 摄影
本店主打宁式苔菜月饼,此品别处无售。每逢中秋佳节前夕,常有老顾客专程从上海各区赶来光顾。排队等候时间最长可达一个半小时之久。据上海三阳南货店有限公司副经理楼晨向劳动报记者透露,该苔菜月饼全年均有销售,属于常备产品。由于广受市民青睐,即便在销售淡季,其市场表现也一直保持良好态势。今年中秋节期间,苔菜月饼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大约1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