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肉飞快”的7种主食,没有米饭馒头,很多人或天天在吃

日期: 2025-09-12 21:05:30|浏览: 0|编号: 131016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有些人打算瘦身时,最先想到的就是不吃主食,米饭不吃,馒头也戒掉,只吃些青菜和鸡胸肉,嘴上说着要减脂,体重却一点都没降,问题不在于馋,而在于饮食存在误解。实际上,容易让人快速发胖的主食,常常不是人们以为的米饭或馒头,而是那些看起来无害,吃起来轻巧,却含有大量热量、升糖指数很高的“隐形主食”。

管理体重的关键,在于合理搭配食物,并非完全不摄入主食,而是要选择恰当的种类,保持稳定的摄入量,确保营养均衡。如果只关注米饭和馒头,就很容易忽视那些看似是副食,实际上热量很高的食物。许多人长期食用这些食物,却误以为自己的饮食很健康,却不知脂肪在暗中累积,血糖逐渐升高,腰围也在不断增粗。

若察觉到进食量不大却体重迅速增加,可留意是否以下几种食物摄入过于频繁,它们并非完全不可食用,但过量确实容易导致身体不知不觉地发福。

红薯、山药、芋头这种“健康淀粉”,吃多也会胖

许多人将红薯视为减重时的优选食材,因为它含有较少脂肪和较多纤维,食用后容易产生满足感,可以很好地替代部分主食。事实上,红薯富含多种有益成分,包括大量的膳食纤维、维生素B族以及钾,这些对促进肠道功能正常和维持血压稳定都有积极作用。

这些“块茎类”食物,其实还是属于高碳水主食。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每100克红薯里,大约有20克碳水化合物,其热量大约是90千卡。这个热量值和米饭相差不大。假如一次吃半根红薯,再算上蔬菜和蛋白质还没吃,总热量就已经很高了。

山药和芋头的情况也差不多。特别是把它们煮熟后变成甜汤、蒸制糕点或者做成糊状食物,身体消化吸收的效率会显著提升,导致血糖反应更为强烈。很多人误以为食用这些食物就等同于没有摄入主食,但实际上很容易在无意中导致热量摄入过多。

玉米、玉米糊、玉米饼,看着粗粮,升糖不慢

有些人早餐会喝一碗玉米糊,或者吃一根玉米作为加餐,认为这样非常有益健康。不过,尽管玉米是粗粮,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食用。

每100克新鲜玉米含有97卡路里,而干燥的玉米粒热量更高,超过350卡路里。特别是玉米糊、玉米面、玉米饼这类精细加工的食品,其中的膳食纤维含量显著减少,导致其升高血糖的速度比完整玉米要快得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倡每天吃250到400克粮食,全谷物和杂豆类需要占一半以上比例。这并不等于单靠玉米糊就能达标。长期把玉米制品当作主食,不仅会吃进太多精加工的碳水化合物,还容易导致营养不够全面。

红枣糕、杂粮饼、核桃酥,打着“粗粮”旗号的甜食陷阱

超市售卖不少打着“粗粮”旗号的食品,它们外观色泽较深,品名给人以健康印象,包装上标注“不含额外糖分”“脂肪含量少”“富含膳食纤维”,然而仔细查看配料表,首位依然是面粉、糖、油料。像红枣点心、五谷混合小饼、麦片类点心、黑米点心这类食品,虽然添加了少量粗粮原料,但整体热量并不低。

这种常见杂粮点心每片含有100到150卡路里,油脂比例超过百分之十。如果作为午后点心食用两三片,其热量摄入相当于进食半碗米饭再搭配一汤匙食用油。

这类食品,由主食和高糖脂混合而成,升高血糖速度很快,而且容易让人沉迷其中,难以停止进食。许多人误以为自己在吃健康的粗粮,实际上是以主食的量,摄入了零食级别的热量。

米粉、米线、年糕,糯米制品升糖更猛

吃太多米饭容易感到厌倦,许多人喜欢变换食物种类,例如制作炒米粉、烹饪螺蛳粉、准备米线、蒸制年糕、包裹糯米饭团。虽然这些只是改变了主食的呈现方式,但实际上它们的血糖反应值大多较高。

糯米类食物,比如年糕、汤圆、糯米糍,质地十分绵软,但代谢起来很快,导致血糖反应剧烈,容易造成血糖水平大幅起伏,这类食物经常和糖浆、豆沙、芝麻酱等高糖高脂的辅料一起食用,不仅让人感觉饱的时间不长,反而更容易提前感到饥饿。

有些人早餐偏爱一碗滚烫的米线,里面加上红油、酸菜和调味品,虽然从外表看似乎不太油腻,但一碗米线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接近八十克,早餐就吃掉了全天主食的一半。

小汤圆、速冻水饺、手抓饼,主食“伪装者”热量惊人

部分人认为小汤圆个头小,吃上几个无妨;水饺属于“肉裹菜”,主食与副食可同时解决;手抓饼制作方便,搭配鸡蛋火腿便是一餐。然而此类食物,多数为“主食搭配油脂与糖分”的组合,其卡路里含量常超过一碗普通米饭。

例如一张手抓饼的基础热量介于三百度到四百度之间,再添上鸡蛋、火腿和调味品,总热量便很容易超过五百度。小小的汤圆以糯米制成外壳,里面通常填充糖分、芝麻和花生这类富含脂肪的物质,食用五六个汤圆就相当于摄入了一整碗甜味的糯米主食。

速冻水饺确实很便捷,不过为了味道,多数饺皮的厚度、油脂的多少以及钠的成分都偏高,吃上十枚就相当于摄入了一碗面条和一块五花肉的量。若不留意控制食用数量,身体很容易出现吃得不费劲、体重却快速增加的状况。

土豆、藕、南瓜,一不小心就吃成了双份主食

许多人都把马铃薯、南瓜、莲藕当作蔬菜来食用,一次烹饪两种,搭配一些米饭,导致主食的分量迅速增加。这些食材虽然含有膳食纤维和部分维生素,但它们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并不少。

每100克马铃薯含有大约17克碳水化合物,每100克南瓜含有大约12克,每100克莲藕也含有大约15克。假如主食已经摄入了米饭或面条,再添加这类“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蔬菜”,就相当于一餐吃到了两份主食的量。长期这样,体重就会逐渐增加。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强调,日常饮食中,各类蔬菜应以非淀粉性质的种类为主,同时需限制薯类以及莲藕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蔬菜的食用量,若已摄取了红薯、土豆等食物,则需适当降低米饭的食用比例。

“无糖”“全麦”食品,不代表热量低

许多人都被"零糖""整粮""富纤维"这些标识所吸引,以为食用这些食品便无需担忧发胖。但实际上零糖并不代表不含碳水化合物,整粮也不意味着热量低。

像无糖面包、全麦吐司、代餐饼干这类食品,虽然里面没有添加白糖,不过含有许多面粉、麦芽糊精、淀粉以及植物油,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含量依然很高。吃多了,同样会引发能量摄入过多的问题。

优质的全谷物产品,其成分单中应当首先列出全麦粉、燕麦、大麦、糙米、小米等成分,而不是以“精制小麦粉”作为首要成分。不要被“健康”的标识所迷惑,影响了味蕾的判断,在食用前务必审视营养构成信息,这样才能够防止身体因摄入不当而变得浮肿。

不是主食让你发胖,是你没把主食吃明白

许多人对于主食的理解仍然停留在“米饭和馒头富含碳水”,却忽视了那些“不易察觉的主食”。实际上导致体重增加的,常常不是一餐米饭,而是摄入主食时没有意识到,同时又添加了油脂、糖分和盐分,最终造成每顿饭的卡路里摄入过多,营养比例失调。

维持身材并非完全舍弃主食,而是要懂得仔细挑选食物、留意摄入量、注重搭配方式。食用米饭完全可以,重点在于避免连续多种主食叠加。像红薯搭配米饭、玉米搭配米粉、汤圆搭配年糕这类组合,单次食用就会导致腹部膨胀一整天。

饮食要注重根本,要明确目的。每餐保证碳水不过量,蛋白质要足够,蔬菜要多样,这样才有助于维持稳定的体重。不要让所谓的健康理念,掩盖了体重增加的事实。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