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案不是麦当劳,也不是肯德基,而是赛百味。这个源自美国的快餐集团,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三明治快餐连锁,并且是拥有最多分店的世界级快餐企业。
BBC披露,该快餐连锁机构六年前已超越麦当劳,在网点数量上位居行业首位,CNN统计显示,至2017年,赛百味全球范围设有逾四万家分店,屈居第二的麦当劳为三万六千家,而肯德基网点数不足一万五千家
然而俗话说物极必反,盛极而衰。那个号称世界领先的快餐集团,近些年却持续衰落。自2014年起,它便开始出现亏损情况;2015年,在美国本土开设九百一十一家分店,但最终关闭了八百七十七家;2016年,又关闭了三百五十九家门店,创下首次门店数量净减少的记录。根据2017年500强连锁餐饮企业年度报告披露,赛百味在美国市场的营收下滑了4.4%,降至108亿美元,这个数额是2010年至今的最小值。
赛百味在中国市场显得相当不振。这家公司进入中国已经二十多年了,然而与肯德基、麦当劳这些国际快餐品牌相比,无论是经营体量还是消费者关注度,它都显得非常不起眼。统计资料表明,它在中国开设的店铺数量仅相当于麦当劳的十分之一不到。它在中国开设的分店,其营业额也远低于其他国家的加盟店,再加上价格比欧美地区要低一些,因此其全球总营业贡献不足百分之一。
那么,我们不由得思考,赛百味究竟为何失利?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经历?
01
[[]]
开出全球最大餐饮店
非常出乎意料的是,赛百味的开创者德卢卡,最初创业时身份只是个大学新生,刚刚高中毕业。1965年,年仅17岁的德卢卡被康涅狄格州桥港大学录取,为了赚取一些额外收入,他向家中一位朋友、从事核物理研究的彼得·巴克寻求帮助。这位朋友给出的建议是创办一家快餐连锁,并且还借给他一千美元当作初始投资。
德卢卡颇具经商才能,尽管从未涉足过商业领域,却已经掌握了“特色竞争”的策略。美国快餐市场主要分为三类:汉堡、披萨和三明治。汉堡和披萨领域已被肯德基、必胜客等大型企业占据,而三明治市场则尚未出现领先者。
德卢卡的品牌赛百味把三明治当作核心商品,并且在这一领域持续经营了五十余年。快餐业非常重视快速便利,在赛百味,顾客能够自由选择喜欢的面包、调料、配菜和馅料,五分钟内就能制作出满足个人喜好的三明治。随着时间推移,店员们已经能够依据客人的各种要求,搭配出超过五千种特色三明治。
不过,赛百味迅速走红,关键在于其倡导的健康饮食观,2000年,德卢卡收到一封感谢信,写信者是一位母亲,她表示自己儿子长期以赛百味低脂三明治作为日常膳食,一年之内体重显著下降,从193公斤降至88公斤,因此特意向赛百味表达感激之情。
这封信使德卢卡感到欣喜,同时也深受触动,因为他原本并未将低脂健康视为首要的宣传点,仅仅想在制作的三明治中尽可能多地添加蔬菜成分,那么为何不把这一点转化为一个宣传亮点呢?
随后,赛百味以“强健体魄、少油”为宣传点,发布了一系列宣传物料,其中一则特别选派那位减重九十一公斤的青年作为品牌形象大使,请他赴美国各地进行宣讲,以此推广赛百味的健康宗旨。很快,“七款赛百味三明治,每份含脂肪不足六克”的口号响彻云霄,赛百味的热潮迅速席卷了美国各地。
德卢卡围绕这一方向不断优化管理方式,例如全部菜肴都转为无公害农产品,标明每样食物的卡路里数值,在三明治中加入更多新鲜蔬果,开发有助于肠胃蠕动的粗粮面包,推出有助于控制体重的套餐搭配,店铺装潢以自然色调为主等等。通过这些措施,赛百味迅速与高脂肪高热量的肯德基麦当劳形成鲜明对比,深受年轻群体的喜爱和追捧。
02
扩店5万家,成也萧何败萧何
声望提升之后,经营体量也必须同步增长。表面上沉稳的德卢卡,骨子里却是个雄心勃勃、行事大胆的人物。赛百味的第一家门店开张之际,他就着手规划将其发展为32家分店,等到分店数量增至200家,便对外宣布打算将门店总数扩增至5000家。
1987年,赛百味连锁经营网点累计达到一千家,1991年增至五千家,1995年进一步攀升至一万家。2011年6月,这家以三明治为特色产品的跨国快餐集团,在全球九十八个国家布设了近三万五千家分店,较同业领军者麦当劳多出一千零一十二家,从而夺取了市场领先地位。对于赛百味而言这还只是初步阶段,拓展十万家分店的大手笔构想已经提上日程。
赛百味如今遍及全球110个区域,门店总数突破4万5千家。其中,美国本土就拥有27000多家。不过,鲜为人知的是,赛百味旗下绝大部分点位并非自营,而是由加盟商运营,仅在美国本土保留了一家直营店。
赛百味之所以发展迅猛,关键在于其独特的经营策略,那就是全面推行特许经营,并且准入条件极为宽松。初次合作,仅需支付1-1.5万美金,后续开设分店费用更低。店面布置成本平均在10万美金稍上,相比之下,麦当劳的装修开销达到100-200万美金,因此自然更能吸引众多合作者的目光。
然而事物总有不同侧面,当赛百味点位急剧扩张之际,品质维持便显现出棘手难题。一部分加盟商缺乏相关经验,能力也较为欠缺;另一方面,众多加盟商使得赛百味难以进行有效管理,因此产品品质难以保持一致,时常出现不同门店口味存在差异、门店运营策略不统一甚至连品牌标识更新都滞后以及新产品推出缓慢等问题。
情况更加糟糕,尽管分店数量有所增加,赛百味的后勤保障却未能同步。公司总部责令各个店铺自行寻找供货伙伴,然而全球范围内符合要求的供应商仅有五家。也就是说,这五家店铺必须承担起向遍布全世界的四万家分店提供所有物资的任务!由于配送路线过于迂回,物资流通效率低下,最终造成产品研发速度迟缓、运营费用居高不下,从而进一步限制了赛百味的发展潜力。
星巴克、必胜客这些知名餐饮企业,都采用全部直营或者绝大部分直营的经营模式,以此确保门店的标准化水平,因此它们能够实现经营体量的扩大和声誉的同步提升。可以说,赛百味采取的初始策略就存在失误。
03
你以为的减肥、健康,
可能只是个伪概念
赛百味所宣扬的健康宗旨,实际被证实缺乏根据。虽然单从食材构成分析,赛百味确实属于低卡路里食品,然而仅靠咀嚼蔬菜叶,人们难以持续接受,更无法将其作为日常主食长期食用。
现在,总得加些调味品吧?可是沙拉酱、蛋黄酱这类,稍不注意其热量就超过米饭。由此看来,三明治和汉堡没什么两样。
美国一所大学曾经开展过一项调查,赛百味三明治大概有787卡路里,麦当劳的三明治大约是572卡路里。常去赛百味吃饭的人,他们吃掉的盐分通常比较多,常去麦当劳吃饭的人,他们吃掉的盐分一般比较少。
另外,赛百味的配餐热量更高。很多人觉得,吃 6 寸三明治不顶饿,但 12 寸又吃不完,于是选择增加一些东西。不过,赛百味的小吃只有烤肠和培根配芝士两种,真不知道这些能不能算作健康的瘦身选择。
相比之下,赛百味能否帮助瘦身,远不如食品是否安全重要,这根本算不上什么大问题。近些年,赛百味在食品安全方面确实出过不少乱子。早在2014年,这家公司就被揭露在北美售卖的食品里,混入了某种化学品,那其实是一种面粉漂白剂,原本是用在瑜伽垫和鞋底的,在欧盟等地区是被法律明令禁止添加到食物中的。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这种物质或许会诱发呼吸道疾病、过敏反应以及哮喘症状。
2014年岁末,赛百味爆出使用过期货品的丑闻,它一直将“全球赛百味均使用当日烘焙面包”作为宣传亮点,然而有记者发现,北京某分店却施行了预先售卖的做法,面包若未售罄,便继续售卖。今天的产品上标注的生产日期是明天,还把表示食品即将过期的报废标签换掉,到了该报废的时候,只要把标签换一下,已经过期的面包就能重新变成“即将”过期的状态。
不过中国消费者最为不满的,是赛百味对待两地顾客的不公平做法。2015年该公司宣布,将在未来一年半时间内逐步取消北美门店里的一种人工添加剂、色彩剂以及保存剂。这种声称更健康的举措,却只针对美国本土市场,完全没有在中国大陆地区推行。
04
赛百味,还不如“大饼卷菜”?
中国消费者表现出的不感兴趣,在赛百味的产品上体现得相当明显。赛百味的产品及其制作方式,在过去的五十年里几乎没有任何显著调整。这种高度统一、操作简便的模式,虽然有助于品牌迅速扩大市场,但长期保持不变的产品,终究容易让顾客产生审美疲劳。
实际上赛百味的食物原本就不适应华人的饮食偏好。华人在饮食上普遍不习惯食用冷食,然而赛百味的三明治制作时必须使用冷却后的面包,因为温热的面包缺乏韧性,味道不佳,还会破坏蔬菜的爽脆口感,因此除了个别产品,其余所有三明治都是冷掉的。倘若再搭配上他们推荐的冰镇可乐,就更加难以忍受了。
洋品牌的光环慢慢褪去,外国大企业需要根据中国顾客的偏好,开展适应性的改良,这样才能赢得国内顾客的长期购买,赛百味在国内市场的主要竞争者麦当劳、肯德基,在这方面的表现都相当好,肯德基在2008年就推出了早餐的油条豆浆、老北京鸡肉卷、蔬菜汤,这些产品很受中国顾客的欢迎
赛百味对于中国市场的优化和产品创新却总是拖沓。这家企业来到中国已有二十余年,直到2016年国庆节才推出一款符合本地口味的三明治——川香麻辣鸡三明治。然而,这款产品明显与其宣扬的“健康”宗旨大相径庭。
赛百味的价格相当不亲民,5美元的一个三明治在美国,其消费水平大致相当于国内购买5元钱的包子。然而在中国市场,情况则完全不同,一个三明治标价大约23元人民币,若再搭配一杯饮品,一顿简单的用餐开销通常在28元,个别情况下甚至可能达到40至50元。
有位网友评论非常中肯,指出“赛百味”只是把大饼卷菜的“饼”替换成了“面包”,而且它里面卷的菜,口感和风味都不如原版。
确实,相同的价格,若想品尝西式快餐,前往肯德基和麦当劳会更有饱腹感;若追求口味,这个预算足以享用一顿非常美味的中餐,或者点一份丰盛的外卖。因此,时至今日,赛百味依然最受外国顾客青睐。
05
结语
赛百味曾经迅猛扩张,成就了一段传奇经历。其创始人弗累德·德卢卡明确指出:他计划依靠极快的门店开设节奏,迅速占据市场空间,赢得顾客的认可,以此建立品牌的竞争优势。
然而,很多时候缓慢能够带来速度,迅速反而会导致迟缓。创办公司,关键不在于谁行动得更快,而在于谁能够持续经营得更久、更稳健。曾经,迅猛的发展帮助赛百味快速占领市场。不过,这种做法也引发了诸多弊端,例如品质难以保证、商品种类有限、供应体系不稳固、市场适应能力下降,这些问题让赛百味在规模扩大之后,却难以实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
然而,赛百味目前正积极寻求扭转局面,其领导者苏珊·格雷科( Greco)表示:“针对顾客偏好的更新,我们正推行一些令人振奋的革新。”除了提升管理效能,传闻公司还将推出含有京味烤鸭、川味辣酱等元素的新款三明治,那么,您是否愿意尝试这些产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