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掌握的信息,蛋糕、面包这类烘焙食品已经成为大都市上班族们的日常食品,另外中小城市也正经历产业的迅猛发展。依照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公布的资料,国内烘焙市场的整体体量已经达到四千五百亿元,尽管行业整体规模可观,但市场参与者的分布却比较零散。
如今烘焙点心已成为都市职场人士的日常食品,该行业随之迅猛扩张,网络蛋糕市场尤其受到投资方的青睐。最近幸福西饼宣告成功募集到4亿人民币的B期资金,这一数额刷新了烘焙新商业模式的单次融资记录。羊城晚报记者实地探访得知,国内传统烘焙产业总额达4500亿元的市场,其原先较为零散的经营状态,正因线上烘焙的迅速崛起而逐步改变。统计资料表明,蛋糕的互联网销售在短期内激增了七八倍,与此同时,一些新兴的网红店铺迅速走红,而老牌的面包点心公司也纷纷拓展线上渠道,部分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发展的烘焙公司,正借助卫星工坊的形式,迅速扩大市场份额。
4500亿烘焙市场格局分散
据消息,蛋糕、面包这类烘焙食品已经变成都市上班族日常吃的食物,另外中小城市也正经历产业的迅猛发展。依照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所披露的信息,国内烘焙市场当前的总值已经达到四千五百亿元,尽管行业体量可观,但市场参与者的分布却很零散。
根据科技资讯平台“新消费内参”发布的一份关于烘焙领域的调查报告,国内烘焙市场整体规模中,年收入达到亿元级别的十几家头部企业或知名商家,其占据的市场份额还不到十分之一,例如好利来、85℃、桃李面包、克莉丝汀、元祖蛋糕等。
其余从事烘焙行业的公司,其年收益达到2000万上下水准的,家数极多,大概有1000余家,占据了市场90%以上的份额,在这些公司里,还散布着许多地方性品牌和个体经营店铺,羊城晚报记者查看地图,随意选定广州核心区域某点坐标,就能发现周边数公里内分布着多家蛋糕或西点铺子,其中不少店招牌上的店名都是初次见到
根据资料可知,欧美地区的人均年烘焙产品使用量大约为41.9千克,美国和英国的人均年使用量均为36.7千克。相比之下,我国的人均年使用量要小得多,因此存在着很大的市场增长空间。
线上购买激增网红店崛起
年轻消费者数量持续增长,同时网络烘焙行业迅猛扩张,促使这一领域逐渐从零散状态转向集约化经营。统计资料表明,现阶段内地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人口总数已经超过四亿。由于目标客户群体趋向年轻化,便于即时取用且兼具新鲜与营养的即烤食品因此备受市场欢迎。
2017年,龙珠资本依据美团点评的信息资源,开展了一项覆盖全国的关于网络餐饮业发展速率的调研,发现蛋糕的线上交易在六七个月期间实现了七八倍的扩张,这反映出顾客通过互联网购买的需求正在增长。
网络技术持续进步,众多烘焙公司逐步将业务重心移至虚拟平台,主要采取三种策略,第一种是知名老牌蛋糕店,它们积极拓展线上订购蛋糕、网络集体采购等服务,以此拓宽业务版图并增强品牌影响力,例如好利来、85℃等店家。
其次,由此促成许多网红面包房兴起,它们借助网络吸引顾客前往实体店购买,以此增加销量,例如上海知名网红面包房Lady M,顾客排队的景象在网络上随处可见,然而部分网红面包房也经历了剧烈的起伏,比如瑞可爷爷的店铺,近些年从“排队两小时才能买到蛋糕”发展到全国多处分店纷纷停业。
投资人看中模式创新
此外,部分网络蛋糕店也借助电话销售和电商平台等途径开始销售蛋糕,例如幸福西饼等。
幸福西饼的4亿元B轮融资由华兴新经济基金担任领投方,龙珠资本、璀璨资本等机构参与跟投。龙珠资本合伙人朱拥华表示,当前餐饮行业的线上覆盖程度不足十分之一,随着移动网络对人们使用习惯的塑造,未来将有更多线下服务转向线上,其中蕴藏着优质的投资契机。
然而,最能打动投资人的是烘焙行业的模式突破,具体体现在怎样借助规模化生产和网络平台,迅速覆盖全国范围,并且更快地把现场制作的食品送到顾客手里。
幸福西饼的负责人袁火洪透露,该公司获得的4亿资金注入,是烘焙行业新零售板块至今为止单次募集的最高金额。这家始于2008年的企业,起初是实体烘焙门店的连锁经营,到了2013年则转向了网络蛋糕销售。和那些只在地方市场打天下的电商蛋糕公司不同,袁火洪把目光投向了全国范围,借助烘焙分厂的布局方式,实现了快速的市场覆盖。
朱拥华另外强调,他也很在意平台的用户吸引功能,蛋糕之外,下午茶等小点心销量也不错,鲜花和蛋糕在网上销售情况同样理想,这种新颖的经营方式或许能为这个领域开辟新的赚钱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