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应战”抖音

日期: 2025-09-16 01:03:50|浏览: 4|编号: 133296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面对抖音本地生活市场的激进动作,美团的回应也越来越积极。

7月18日,美团重新通过直播举办“18神券节”。与过去不一样的是,这是美团APP在首页全面改版后的首个“18神券节”,现在已有半数用户在首页能发现独立的直播入口。业内普遍认为,美团不断强化直播业务,是针对抖音采取的一种重要应对措施。

另外,美团应用主界面的“视频赢利”区域,近期也允许顾客自行录制或上传简短视频,并且配套了基础剪辑工具和拍摄参考样式。提升短视频制作自主性,也是美团扩充平台素材与功能的一项关键行动,其目的同样是抵御来自抖音的竞争压力。

如果回溯时间,抖音在几年内迅速在电商界站稳了脚跟,当时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对电商市场造成的冲击,被业内人士视为可能引发市场大变动的因素,现在抖音将目标对准美团的业务版图,其可能带来的影响,或许能和从前新竞争者出现时相提并论,长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美团,恐怕难以对此无动于衷。

美团必须守住底牌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美团在本地商业板块的收入达到4632.8亿元的最高点,进入第四季度和2023年第一季度后,该板块的收入便连续两个季度环比减少,分别降至4347.3亿元和4288.5亿元。与此同时,美团每季度的交易用户规模自2022年开始,也从不断扩大的趋势转为小幅波动且逐渐减少的状态。

此类现象的产生,确有市场逐渐达到顶点的因素,然而更需关注的是,2022年,抖音显著强化了在本地服务领域的拓展。统计资料表明,2022年,抖音在本地生活的交易总额较前一年实现了七倍的增长。到2022年12月31日为止,抖音生活服务平台已伸展至全国370余座城市,合作的店铺数量已逾200万家。

明显,抖音正逐渐蚕食美团的经营地盘。目前,与对接1300万商户的美团相比,抖音尚难以对其造成根本性的冲击,不过鉴于抖音迅猛的增长速度和扩张态势,美团已立刻提高了警惕。

美团的应对措施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快速增强平台内容导向的获客手段,现阶段主要体现为直播和短视频,从三月尝试直播,到四月每月十八日举办“神券节”,美团直播在吸引新用户和增加核销比例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根据平台信息统计,在直播间的外卖商品券核销过程中,大约有四成是首次光顾的顾客,通常情况下,每核销一张商品券,就能促使订单交易额增长一倍半。

但是,美团直播现在存在很突出的不足,平台直播间的参与人数不多,跟抖音同类直播间相比,差距非常大,因为这个原因,美团直播间现在主要还是采用低价手段,想用高额的优惠来招徕顾客加入。在刚开始尝试的时候,美团直播主要还是做平台直播,商家直播多数都是像蜜雪冰城、瑞幸这样的全国性大品牌,一般的小本经营者短期内还很难开始做直播。

另一种方式是借助有利条件增强商家的忠诚度与排他性,就美团自身的业务构成而言,线下门店是其本地商业的核心利润来源之一,而抖音凭借其巨大的用户基数和构建的同城生活平台,最先对美团构成挑战的领域也正是在门槛要求相对较低的线下门店业务方面,这也是促使美团加速发展直播功能的核心原因。

另外,据了解美团正在与一些商家建立联系,运用降低服务费等手段,招徕商家参与平台的短期独家合作,或者推出比其他平台更有吸引力,甚至优惠更多的团购方案。

明显,美团对直播的看重,还有重新采用低价方法、给商家提供优惠,都反映出抖音确实造成了很大影响,面对新的竞争,美团必须保住自己的核心优势。

抖音需要一个“标杆”

然而,尽管抖音发展迅猛,但它在本地服务行业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根据晚点报道,今年六月,抖音外卖已经不再追求当年实现一千亿元交易额的指标,在近期,抖音外卖也不再把交易额视为首要追求的目标。

放弃了对GMV的过度关注,首先是因为抖音在本地商业领域可争夺的市场空间不大,即使短期内实现的GMV规模可观,也难以与在该领域深耕多年的美团相提并论。其次,与进入门槛较低的到店服务相比,抖音外卖缺乏完善的线下配送体系作为后盾,短期内很难产生亮眼的表现,而到店服务和外卖业务是构成本地商业生态的关键组成部分。

抖音本地美食多以到店团购为主

从这方面看,抖音开展本地服务当前遇到的主要障碍是促成交易和实现现场体验,这和抖音刚开始涉足电商时遇到的发展难题完全一样。抖音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庞大的用户基数,针对电子商务或本地服务领域,必须建立更完善的配套机制,对前者要构建交易平台、招募经营主体、优化运输环节等,对后者则表现为本地化运作水平,包括邻近区域送货、售后支持等执行功能,这些显然需要持续的资源投入。

抖音最近的做法是,七月份刚开始,该应用把送餐和团购的途径整合到了一起,先前送餐和团购的经营者是分开运作的,如今合并意味着连接了这两类经营者的商户资源,能借助该应用增长较快的堂食服务,带动送餐业务的提升。

抖音开展本地服务还面临一个关键挑战,就是核销环节的效率不高。虽然内容型流量确实是抖音的核心竞争力,不过这也导致用户在浏览本地生活项目时缺乏明确方向,他们通过观看视频或参与直播活动,临时决定购买优惠凭证,或者对某个商家产生兴趣,这些行为都只是短暂冲动,没有长远打算,而美团用户在点开应用时通常已经清楚自己的需求。因此,抖音当前的不足之处还在于核销效率不高,特别是在外卖业务上,由于商业环节尚未健全,其本地配送服务不得不依赖外部合作,导致在定价和客户服务层面都处于劣势。

因此可以说,抖音拓展本地市场很可能是逐步实现的,在短期内,平台要迅速树立用户认知,吸引更多商户,更需要树立一个典范,就像罗永浩和董宇辉对抖音电商那样,抖音在本地服务领域也许曾试图用亮眼的总交易额来体现典范作用,但遭遇困难后,通过资源扶持等政策来塑造品牌形象可能更为便捷

更多玩家看上了美团的“蛋糕”

过去很长时期内,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占据绝对主导,外卖业务市占率高达七成,到店服务方面也掌握了约六成的市场份额,由此确立了其在该行业的稳固地位,无人能及。

如今,抖音之所以让美团感到不安,首先是因为,抖音凭借强大的内容推荐优势,持续拓展经营版图,线下服务是其接下来要攻占的市场;其次是因为,美团和抖音虽然分属不同行业,但两者都是顶尖的应用软件,美团完成的交易用户数量,与抖音每天新增的活跃用户数,都在七亿左右,而且用户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相同的。统计资料表明,美团和抖音的相互覆盖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三亿,换言之,抖音吸引来的流量或许有很大一部分是在美团这边完成了后续的承接和变现,同时抖音自身也不会总算是为其他平台贡献用户。

另外,从行业整体角度考虑,本地商业当前并非一个成熟的市场。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信息,2020年国内生活服务领域的总值达到19.5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这个数值将增至35.3万亿元,整个行业持续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所以说,抖音所瞄准的其实是一个规模更为宏大的领域,而且参与角逐这个领域的并非只有抖音这一家公司。

今年二月,微信在深圳、广州两地尝试小程序即时配送功能。腾讯方面曾说明:“‘店铺即时达’功能旨在协助用户寻找周边提供即时配送服务的可靠小程序,实际服务与配送执行均由商家小程序负责实施。”这一举措也被行业看作是腾讯参与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一个信号。

三月,阿里集团在2021年把高德地图、本地生活服务、飞猪旅行合并成生活板块之后,似乎又对本地生活服务部门进行了组织变动。据传,高德地图将与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旗下的到店服务品牌口碑正式融合,往后,阿里集团所有的本地生活到店服务业务都会集中合并到高德地图的平台上。很明显,平台正努力增强对本地生活领域的覆盖,根据财务报告,2023年第一季度,也就是阿里2023财年的第四季度,阿里本地生活服务所产生的营收为125.4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7个百分点。

高德APP“附近”页面

四月份,小红书设立了名为“土拨薯”的本地生活官方账号,开始发布有关内容运营和扶持政策的信息。五月份,平台增加了团购功能,并且推出了“食力发店计划”以及“探照灯计划”。自从参与本地生活领域之后,商家不仅可以自主管理品牌账号,发布相关笔记和商品链接,而且相关领域的达人也可以在发布笔记时附带相应的团购链接,平台已经将这个做法当作了新的盈利模式。

用户数量持续增长,市场规模随之扩大,美团的市场份额也难以不被其他竞争者侵蚀,尽管目前本地生活领域尚未出现格局剧变,但美团作为行业领先者,仍需提前谋划,以应对潜在挑战。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