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即2015年,已经来临,在2014年至2015年期间,整个互联网行业,团购仍然是最引人注目的领域之一。
自2010年团购模式传入中国以来,四年间,国内团购领域经历了激烈的竞争,随后遭遇了市场的起起伏伏。如今,行业参与者逐渐回归冷静,纷纷尝试新的发展策略。
去年11月,那个最早做团购的平台转变成了网上商店,这种做法并不让人意外,因为早在两年前,窝窝就已经在向电子商务平台的方向发展。
在发生内部动荡之际,世界范围内的团购产业完成了重组与蜕变,国内团购模式的多元化趋势也在逐步加剧。
美团从团购业务中分支出电影、酒店等特定行业的折扣服务;大众点评重新强调其媒体角色,大力推广广告业务,并拓展团购业务范围;糯米依托百度数据支持团购,作为行业领先者窝窝则借助移动网络,致力于打造服务行业的综合平台。
2015年,团购行业竞争激烈,美团大力投入全国市场,扩大交易规模,糯米被百度全资控股,大众点评加入腾讯体系。看来,未来多数中小团购网站发展前景有限。窝窝采用的新策略,即通过服务升级,协助商家建立移动店铺,并整合多个平台,打造生活服务商家的销售渠道,能否成为例外呢?
1、 昨天到今天:窝窝“服务业天猫”模式的由来
在国内团购行业模式分化阵营中,窝窝走在了转型的前面。
窝窝在2011年3月通过团体购买进入生活服务电子商务领域,到了2012年初,它转换成了商城运营模式,今年7月,随着移动互联网带动生活服务行业营销领域的重大转变,窝窝推出了网店通,以便在移动时代完成业务层面的提升。
网络通用平台,就是依托手机直销方法,为成千上万商家打造一种方便、快捷、符合要求的应对措施。具体来说,商家运用自己开设的线上店铺,涵盖手机店铺和品牌专柜,达成网络直销和会员管理,同时向商家分享顾客的购物活动信息。
窝窝正在开发一个营销工具,用于连接传统商家和顾客,网店通能帮助商家创建专属的移动店铺,也就是商户独立的APP,同时还能与窝窝平台的专卖店以及微信等外部渠道对接,实现商品信息的同步更新,商家可以自行决定商品价格,也可以自主进行销售,窝窝仅作为平台方提供支持,这个模式可以看作是服务业领域的天猫。
关键在于,对比其他对手,窝窝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何处?它为顾客提供的独特服务具体包含哪些方面?
窝窝主要集中在家政服务行业,经过四年的发展,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强大的本地服务队伍,毕竟所有工作都需要人来完成。这使得窝窝对家政服务行业的认知和管理都比其他公司更为成熟。
在生活服务电商这一细分市场,与美团、点评等同业相比,各家采取的策略不尽相同,有的侧重于媒体化广告,有的主打团购优惠活动,窝窝则构建了商城平台,旨在协助商家迅速实现电商化转型,既能促进销售吸引新顾客,也能增强老顾客的复购率,形成了线上到线下再回流线上的O2O闭环模式。
近些年,国内生活服务领域的商家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较为滞后,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商店和移动经营点已变成很多商业主体的基础配置,线上店铺与线下实体店协同运作已成为普遍趋势。同时,依托O2O模式的本地生活服务项目丰富多样,销售途径呈现分散状态,为此窝窝为商业机构打造了集成化、跨平台兼容的统一管理平台“服务业天猫”方案。
另外,如果店家想在座位闲置时招揽更多客人光顾,常规的团体购买方式难以实现,这种状况十分普遍。同时,把线上店铺设在第三方平台,生活服务类商家会持续受制于人。正是这些现实困境促使窝窝网店通产品问世。
当然,任何一款产品要俘获买单者,核心都是要产生切实的价值。
窝窝目前服务产生的价值集中在两个方面:
商家因此获得更大的经营自由度,与团体购买不同,它促使店铺持续在线,以便进行品牌宣传和商品陈列,这相当于建立了多个长期的销售途径,销售模式丰富多样,包括打折优惠、直接销售(如团体购买、代金券、限时特卖、正常价格销售),最重要的是它让店铺管理变得轻松便捷,能够迅速实现电子商务化。最终促成多个实体渠道吸引客流聚集,实体渠道再将客流引至线上平台,形成正向与反向的O2O闭环,发挥增加新用户和提升顾客复购率的双重效果,这对流量不足的商家来说非常有益。
第二个优势体现在顾客方面:能够得到更丰富的商品和更优质的服务感受。可以设想,过去团购者常遭遇的不平等待遇,比如无法开具票据、服务内容被削减等情况,在网店直接向商家购买时都能得到解决,顾客可以直接与商家沟通、提出意见。
另外,借助应用程序,顾客能够迅速收到商品折扣资讯,消费状况清晰可见。同时,预定位置、选择菜品、完成付款以及提交意见等操作,均可便捷地在同一平台上处理。
2、明天:移动时代窝窝如何冲击行业瓶颈
我们旨在移动时代打造生活服务电商体系。这是窝窝团(窝窝商城)董事长兼CEO徐茂栋的阐述。
窝窝能否依靠经营策略的革新突破当前的发展困境,尚需时间检验。尽管面临激烈的竞争环境,窝窝依然能够从众多团购平台中脱颖而出,稳居行业前列,并持续多年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这充分展现了其深厚的市场基础。平台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商家资源和用户群体,这些宝贵的经验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我对窝窝的后续表现抱有积极的期待。
信息能够证明一切:目前,窝窝已经积累四千万名使用者,为三十万个本地生活服务商家提供支持,在140座城市设立了本土化服务队伍。
另外,窝窝平台百分之七十的订单源自手机端,往后这一比例将突破八成,毕竟,手机端的业务前景更为广阔。
窝窝在具体突破方向上,已经从团购依靠烧钱预付抢商户的模式,转变为搭建商城,并进一步提升服务,进而进入商家后台,协助商家实现移动电商转型,通过服务型营销产品的特色来寻求差异化突破,这表明其洞察了团购行业的核心,是一条前景光明的道路。
假如窝窝继续沿用早先团购的模式,大量向个人消费者倾斜资源,又或者涉足电商买卖,首先财力难以支撑,其次在百度、腾讯、阿里这些行业巨头的强势竞争下,将会更加艰难,只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苦苦挣扎。
因此,着眼未来前景,借助窝窝当前的平台访问量和注册用户,拓展到为商家提供手机端营销业务,这是一个明智之举。
据了解当前国内有五千万家小本生意,这些店铺的经营活动,正逐步从实体场所转向网络平台,其转变过程与多年前普通商品的销售方式类似。要达成线下带动线上,专门服务本地消费者的销售方式,必须具备非常强的地面资源整合实力,这是许多纯网络企业所欠缺的,反而是窝窝公司比较擅长的地方。
前路并非毫无阻碍,美好前景之下,挑战同样严峻,同类竞争者众多,行业巨头纷纷凭借生活服务领域拓展移动版图,对手们同样精明强干。因此,窝窝必须坚守独特竞争优势,迅速构建竞争壁垒,2015年需全力冲刺,加快步伐,持续提速。
这句话可以表达为,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之间,夏天就结束了,秋天已经悄然而至,我们不得不开始准备过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