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说明:二零二五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十七种全新职业以及四十二个新增工种,这一系列举措充分展现了社会蓬勃发展的蓬勃生机。江苏省总工会携手江苏广播电视总台荔枝新闻共同打造了《Z世代·新职潮》系列多媒体报道项目,旨在深入记录Z时代年轻群体在新兴职业领域的奋斗历程。通过镜头捕捉他们追逐梦想的身影,将点点星光汇聚成璀璨银河,生动呈现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景象。
2024年9月,在甜品之都法国里昂的颁奖台上,22岁的中国姑娘刘欣茹高高举起手中的五星红旗,她刚刚赢得了世界技能大赛糖艺/西点制作项目的桂冠,这是中国在该赛事上赢得的首枚金牌,她当时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要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在糖艺/西点制作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
从热爱出发的转身
刘欣茹谈到,中学时代她就对制作点心抱有兴趣,原因是觉得点心味道美妙,蛋糕样式也颇具吸引力。不过,她起初并未打算将这个兴趣当作自己的职业方向。进入苏州市吴中技师学院后,她依照父母的意见,选报了较为热门的电子商务学科。
二零二零年上头,吴中技师学院成功获准成为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烘焙、糖艺西点赛项的集训点。刘欣茹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参加了学校举办的世界技能大赛糖艺西点项目种子选手的遴选活动,最终成功入选,而且是当时入选名单中唯一一个非科班出身的学生。
进入这个班级后,开始实际操作,我意识到自己确实对它充满热情,并且乐意每天在教室里练习。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体会到热爱的具体形态,原来对一个专业产生浓厚兴趣是如此奇妙。因此,刘欣茹正式从电子商务领域转向,在世赛基地专心学习糖艺西点制作。
她从电子商务专业转到糖艺领域,需要从最基础的环节学起。起初,她的功底不如同窗学长学姐们扎实,制作作品时屡屡失败,却始终找不到症结所在,因而常常自我怀疑,甚至对自己大发脾气,结果经常忍不住落泪。然而,凭借对糖艺的浓厚兴趣以及持续四年的刻苦钻研,她最终赢得了世界级荣誉。
糖艺师的甜与苦
世俗认知中的糖艺从业者,常被美好、梦幻、幸福所联系。然而在刘欣茹看来,这个工作绝不仅仅是幸福那么简单。
糖艺中的拉糖环节最为突出,它不使用固定的模具和配方,全凭技艺和感觉来操作。糖液在高温状态下反复进行拉扯和卷曲,才能塑造成清澈透亮的作品。刘欣茹初次尝试时,手部多次出现水泡,结痂之后又遭遇新的灼伤。久而久之,这些痕迹变成了坚实的茧子,她视之为付出汗水的证明。
该项赛事包含的甘苦交织的挑战,在技能竞技的全球性活动中表现得极为突出。该项赛事每两年举行一次,被称作“全球技艺的盛会”。赛事中的糖塑/烘焙竞技环节持续两天,整体比拼时长达到十六个小时,参赛者需独立完成杏仁糖塑形、蛋糕塑形、拉糖造型等甜点与糕点的制作。她来到赛场,先是依据先前公布的竞赛主题,也就是法国木偶艺术,制作出一个高约一米,重约十七公斤的拉糖艺术品。
作品的下方安放着一根弧形的石柱,石柱顶部是一个非写实的戏院造型,戏院中央,一只晶莹的臂膀托举着法国知名木偶吉尼奥尔。为了准备这次活动,我们所有人集体学习了法国提线木偶的相关资讯,随后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别负责了设计图稿、立体模型、甜品以及巧克力装饰等环节的制作。最后在竞赛中,我能够把那个形象完整地展示出来,这并非单独由我完成,而是整个团队共同奋斗的成果。”
更严峻的考验源于比赛临场才揭晓的“未知单元”。例如这次创作的水果挞,其顶部配置的三种水果:红莓、奇异果和橙子,并非事先构思的方案。日方知必须选用三种色彩各异、风味互殊的水果来构建,且没有任何时间进行排练或查阅摆放方案的相关资料。另外,即兴调制的巧克力点心和奶油派的口味须做紧急调整,涉及原料配比和工艺流程的变动,这全面检验了参赛者的临场处置水平、灵活变通技巧以及构思能力。
比赛结束后,她认为自身最大的进步体现在心态更加稳重,承受压力的耐力也显著提升了。赛场上的磨砺,收获的不仅是技艺,还有直面困境的胆识与沉稳。
甜蜜产业的广阔天地
消费水平提高,中国烘焙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去年,全国烘焙市场总额比前一年增加了百分之五点二,总共是一千一百零五亿元。全国烘焙店的数量增加到了三十三万八千家,江苏省贡献了百分之七点七的份额,位居全国第二位。巨大的市场需要,让糖艺师有了更多发挥的空间。
在国际赛场中,刘欣茹不仅见识了海外选手的创新造型和独特技艺,也积极将中华甜品文化推向全球。她认为传播本国文化意义非凡,希望将甜品制作的知识和技巧介绍给更多人,让世界了解中国糖艺。在她眼中,世界技能大赛的较量不只是糖艺水平的较量,更是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返校之后,她立刻将心得分享给低年级的同学们,并且亲自带他们进行训练。她接下来要努力的方向,是成为一名称职的指导老师,把本领和心得传递给下一代。她期望将来能协助更多年轻人获得更广阔的展示机会,让他们也能运用这项技能为国家贡献力量。
新生代的糖艺师们,正在用他们的创造,将甜蜜带向世界。
本集节目由景月琴担任监制职务,王智勇负责统筹工作,王航、陈澄、刘娟三位担任制片人,周诗婕与冯金同共同担任本集制片人,顾慧敏负责编导,顾新刚与边仰止负责摄像,李姗负责剪辑,顾慧敏执笔撰写文稿,孙伟、乔旭、张婧昆、贾辰婧负责视觉包装,张婷婷负责宣传推广工作。
指导单位
江苏省总工会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