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价回收的月饼票都去哪了?

日期: 2025-09-19 12:03:35|浏览: 0|编号: 13640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中国人对于这些传统节日抱有很深的情结,无论是赠予客户、自用还是探望亲友,购买月饼都是个稳妥的选择。

中秋临近之时,众多品牌月饼券市场上掀起兑换热潮。不少商家打出广告,承诺“诚信收元×券,即刻到账并确认,售出后请联系私聊”“2024年月饼券现寻高价买家”“目前××楼月饼券还有人在收吗”?经记者走访,社交网络和在线购物平台上充斥着大量回收月饼券的信息,涵盖元×、星××、美×等知名品牌,回收价通常为券面价值的四成到七成之间。

在某个旧货交换平台上,一位来自江苏苏州的票务账号既在收票,也在出票。在收票信息里,该票务声称要高价收回月饼票据。记者随机挑选了某个品牌面值318元的月饼凭证进行询问,该票务答复,318元的月饼凭证回收时能卖150元。

记者询问为何各种票券优惠幅度不一样时,票务人员解释说,价格较高的票券是从市场上回购的,而价格较低的则是从票券销售商那里大量取得的,这样我们自然就能提供更优惠的价格。月饼券还存在一个问题:券的数量多于相应的月饼实物,也就是所谓的“券比饼多”或“月饼券超发”,这种现象是月饼市场的一种隐性操作。

月饼证券化

社交网络上流传着一份关于月饼券经济学的解析,指出月饼生产商以优惠价格将券卖给分销商,分销商再提高价格后批量卖给企业等需要馈赠客户的人群。这些券有可能经由赠送或转售进入票务投机商手中。他们把低价买来的商家月饼票和散客手里的月饼票集中起来,接着会以略高的价钱,转给食品厂,或者卖个别人。

缺少月饼制造环节,相关企业包括生产商、销售商以及囤积居奇的中间商仍可获利,这一状况被称作月饼的“金融化”。

糕点公司制作了面额为 100 元的糕点凭证,以 65 元的折扣价转售给分销商甲,个人甲,例如像家父这样的,以 80 元的价位买进,并且转赠给个人乙。

消费者B呢,由于不爱吃月饼,又以四十元的价格转手给了黄牛。

回收月饼券的商家或者黄牛又以 50 元的价格卖给了厂商。

月饼的凭证转交给了生产单位,实现了从初始到再生的完整循环过程

若你不明所以究竟怎样了,那么舍弃中间部分,只看前后,便会知晓,月饼生产者获利65元,付出50元,净赚15元。

而从头到尾,根本就没有一点月饼的影子,只有月饼券。

月饼票的中间商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大中间商”,他们有能力收购价值数百万至数千万元的月饼票,充当代理商的角色。这些人通常在每年五六月时与商家商谈当年的订购额度,并争取部分退款;另一类是“小中间商”,他们从个人手中购买月饼票,不进行囤积,而是依据市场状况再转手卖出。

连续两年数据下降

不过,人们对月饼的喜爱已连续两年下降。

根据快消品线下零售监测机构马上赢的资料,2024年中秋前这段时期(从8月14日持续到9月13日),那些已经运营了24个月的门店,月饼类商品的销售金额比前一年大幅减少,降幅接近一半,具体为45.17%;同期,月饼的售卖数量也减少了40.67%;而月饼礼盒的销售量更是同比降低了49.04%。

月饼市场已经连续两年表现平淡。相关机构统计显示,2023年中秋期间(具体为8月29日至9月28日),月饼整体销售额与前一年相比减少了10.49个百分点,销售量也出现了同比下滑,降幅达到13.46个百分点,其中礼盒产品的销售量同比下降了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今年月饼的销售情况明显不如往年。

市场局势未能因大幅降价而逆转,今年月饼礼盒售价持续走低,市场平均价格较2022年的86.69元、2023年的85.69元进一步降至83.36元。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主流月饼礼盒价格更加贴近大众,消费主要集中在70至220元区间,而经济型礼盒多在60元以下。

降价情况,跟近些年的政策导向有关。2022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出台《关于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公告》。公告针对单价超过500元的盒装月饼,开展重点监管。同时倡导月饼企业,生产品质优良且价格合理的月饼。

月饼越来越难卖

月饼的销量不理想,卖月饼的人也因此受困。现在看来,人们自己吃月饼的量在减少,但对月饼的要求却更高了。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胡麒牧表示,这是国内居民生活品质改善和健康饮食观念日渐普及所引发的必然现象,糖分高、包装过度、知名度不高的月饼将承受更激烈的竞争,不过,那些具备广泛影响力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知名品牌,以及性价比高的创新产品,依然拥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从B端角度分析,月饼属于时令性食品,具备显著的“赠予特性”。除了供应普通民众,公司、旅店以及分销商等B端群体也是月饼的重要销售对象。

然而整体经济形势的持续波动,导致一些企业的经营成果出现下滑,具体表现为收入和利润的减少。根据东方财富的统计信息,到8月31日为止,在沪深两个市场交易的5104家公司中,已经公布了2024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这些上市企业在2024年上半年总共获得了34.8万亿元的营业收入,以及2.9万亿元的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营业收入降低了1.4个百分点,净利润则减少了2.4个百分点,尽管净利润的降幅在一季度时更为显著,但到了上半年已经有所收窄。在那种情形下,一些企业也压缩了相关节日礼品的开支,导致月饼的购买量随之下降。

另外,终端客户的购物倾向正在转变,健康理念流行和追求物有所值的倾向使月饼购买行为更加务实。根据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对中秋期间消费行为的监测,今年有百分之四十的购买者开始关注低糖的健康月饼,比如低糖五仁月饼的销售额就比去年增加了四成五。

五星级酒店不再“背”月饼指标

大型代工厂订单下滑20%

线下零售网点之外,酒店行业的月饼销售也面临困境。据杭州一家五星级酒店负责人讲,今年该酒店月饼滞销严重,往年销售目标是八万元,今年却跌至一万五。

月饼滞销,部分酒店已削减或完全取消月饼销售任务目标。上海某五星级酒店餐饮部职员向潮新闻记者透露,该酒店按部门摊派任务,餐饮部一直作为月饼销售的核心部门,“我们部门几年前的任务量是7000盒,今年仅分配到1500盒,其他一些部门则完全无需承担销售任务。”

社交网络上有许多人在低价处理希尔顿、洲际等五星级酒店的月饼礼品盒,原价在三四百元的定制月饼礼盒,现在以两三折的“大幅”折扣出售,比如官方标价318元的,优惠后只需68元,官方标价368元的,优惠后只需88元。洽谈期间,有位顾客声称来自深圳一家豪华酒店的销售部门,手中积压了较多未售出的商品,于是放到网上促销以提升销量,下单后可以直接寄送实际库存商品,因为成本原本仅几十元,几乎没人会真的去官方渠道购买。

酒店市场的销售波动直接影响了月饼制造企业的生产状况。据相关报道,部分规模较大的月饼加工企业今年订单数量减少了百分之二十,出货节奏也明显放缓。还有一些加工企业由于缺乏订单,已经采取了一种名为“做三休一”的生产策略。

秦露在月饼代工厂工作多年,但近年难以维系老客户关系,她深感忧虑。中秋时节,送礼的替代品层出不穷,选择范围持续扩大。过去,许多企业家习惯向她订购月饼作为馈赠佳品,如今却更倾向于购买时令水果、阳澄湖大闸蟹等礼品。

值得留意的是月饼已非中秋节的专属标志,例如奥乐齐重新推出了它过去在春节时售卖过的“国际饭店西点伴手礼”,并且还推出了和上海本地糕点品牌“红房子”合作的礼盒,这两个都是饼干点心类的礼盒,里面并没有月饼。

来源:第一财经、澎湃新闻、潮新闻等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