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 记者谭雅文】落后是娃哈哈的隐忧。农夫山泉准备公开募股,元气森林迅速蹿红,娃哈哈在推出“营养快线”后,就没能打造出新的畅销产品。对于新一代消费者的口味,娃哈哈感到应对不力。
大概因为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今年娃哈哈有了转变,开始跨领域经营奶茶店。7月,娃哈哈的第一家奶茶直营店在广州开业,宗庆后本人到场祝贺。早在此之前,娃哈哈的奶茶加盟店就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有消息透露,娃哈哈打算在十年内开设一万家奶茶店。到目前为止,大约已有四百三十家娃哈哈奶茶加盟店完成签约。
娃哈哈奶茶店此刻人声鼎沸,但相关领域专家看法并不乐观。国内奶茶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形成一片饱和状态。虽然娃哈哈凭借自身品牌及产品矩阵,在奶茶店领域或许能勉强立足,但发展前景相当有限。食品行业研究专家朱丹蓬向环球网记者指出,娃哈哈品牌影响力不足,难以有效推动奶茶店业务的持续进步。
400家店加盟费1亿
今年疫情对奶茶行业造成了显著影响。根据前瞻研究院所发布的《中国奶茶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2019年岁末,国内新式茶饮店的数量达到了五十万家,然而由于疫情的干扰,到了今年六月末,经营中的门店数量已经下降到四十八万家。
当前投身奶茶行业颇为躁动,尤其令人惊讶的是众多创业者踊跃投入资金。一位负责娃哈哈奶茶店拓展业务的负责人向环球网记者透露,最初预计三个月内发展一百家分店,实际四个月便吸纳了四百家伙伴,目前新签约的店铺可能要等到十月份才能正式营业。
娃哈哈奶茶店的加盟要求中,运营技术服务费为13万元,设备、供应链及收银系统费用为10万元,合作保证金为2万元,合计总额为25万元,这些款项需在签订合同后一次性缴付。按照这个标准,若400家加盟店同时签约,加盟费用总收入便可达到1亿元。
但是,娃哈哈能否收取所有加盟款项尚不确定。娃哈哈奶茶店是品牌授权经营,并非由娃哈哈直接经营。这种品牌授权模式,一方面品牌方能获得品牌使用费,另一方面,也可能涉及销售提成。
根据可查信息,娃哈哈奶茶店的实际经营方为广州娃哈哈健康饮品有限公司,其最大出资方是广东冠华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占有股份达到百分之七十五,娃哈哈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则持有剩余的百分之二十五权益。
娃哈哈为何要和健康行业的企业联手经营,它在茶饮项目上准备投入多少资金,这些问题,环球网记者已经将采访问题发给了娃哈哈,不过,在文章发表之前,他们还没有给出答复,业内人士觉得,让品牌方授权是一种比较聪明的做法,这种模式有点像轻资产运作,可以减少失败的风险。
品牌优势相对较弱
没有大量的直营店探路,加盟商就是品牌的试金石。
娃哈哈奶茶门店现已伸展至34座城市,主要聚集在中小型城市区域。负责该品牌奶茶店拓展业务的经理透露,江苏淮安分店每日营业额可达2.4万元。通过外卖平台的信息核实,该店每月接收的订单量将近4000笔,与蜜雪冰城的产品销量持平。
三四线地市的环境比较契合娃哈哈的品牌形象。不过,这类市场也存在蜜雪冰城这样的竞争对手,其门店数量已经超过万家。因此,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娃哈哈目前难以凭借品牌影响力来保障奶茶店业务的未来发展。朱丹蓬指出,奶茶店业务对娃哈哈的整体业绩贡献有限。
此外,就入门成本而言,蜜雪冰城的入行门槛不高,具备显著的价格竞争力,使得娃哈哈奶茶想要脱颖而出并非易事。
然而,品牌若借助奶茶这一品类,可有效增进与年轻群体的联系。奶茶店的核心宗旨在于增强顾客的归属感。
能否填补失速的四年
网络零售业兴盛之际,娃哈哈的经营状况便呈现颓势。自2013年开始,公司营收持续走低,从782.8亿元跌至2017年的464.5亿元,降幅高达40%。
宗庆后原先对电子商务领域持否定立场,近些年其看法慢慢发生了转变。今年,娃哈哈公司不仅涉足茶饮行业,最为显著的举措是斥资数十亿用于发展网络销售业务。根据天眼查的数据,3月24日,杭州娃哈哈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宣告成立,其注册资金为2亿元;紧接着在4月2日,杭州娃哈哈宏振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也成立了,注册资金为500万元。5月15日,娃哈哈宣布将大规模征召社交零售商,6月18日,其线上销售平台“康有利”正式开通。
疫情过后,娃哈哈开设了四个网络销售渠道。其中,健康产品销售渠道借助招募十万位个人销售代表来拓展零售业务,而食品饮料销售渠道则将原有分销合作体系整合了进去。宗庆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表示,计划打造海外商品交易渠道,由于国内消费水平提升,公司计划引进一些国外优质商品,促使部分消费需求回流至国内市场。
朱丹蓬认为,开展电子商务必须先处理商品质量难题,商品质量不过关,谁会去网上购物?品牌无法吸引年轻群体,服务机制和客户忠诚度又达不到要求,电子商务如何能够成功运营?
最近有消息说娃哈哈可能在准备公开募股,但公司官方已经出来辟谣了,不过大家的疑虑还是存在。娃哈哈能不能重新找回往日的活力,也许今年会有新的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