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甘坑小镇:小凉帽做出大IP 老村镇焕发新活力

日期: 2025-09-19 19:10:27|浏览: 0|编号: 136835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中青在线报道,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杨海琴从甘坑客家小镇的景致说起,那里绿意盎然,群山环抱,青砖与灰瓦构成独特风貌,坐落在深圳龙岗区,恰似含羞的少女。9月26日,以“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命名的网络活动采访团队抵达甘坑客家小镇,实地体验了该地近年来的显著变化。

新龙门客栈。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杨海琴/摄

甘坑客家小镇,发端于明清年代的赤竹寨,最初是瑶族人栖居之地,此处泉水众多,水质清冽纯净,似甘泉般甘甜。“甘”意指水味甜美,甘坑因此得名。后来客家人移居此处,将此地命名为“甘坑”,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是“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

手艺人制作的客家腌面香气四溢。这道传统食品令人垂涎欲滴。照片由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杨海琴提供。

过去,那个地方房屋破旧不堪,每逢下雨就积水成患,是个衰败荒凉的明清聚落,后来被深圳市“扶贫奔康工程”选为扶持目标。现在,这里不仅是深圳主要经济板块里“一镇一村”的典范,而且通过“IP小镇”的运营方式获得了“2017中国文化旅游结合先行区(点)尝试”,还位列首批国家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名单。景区工作人员透露,今年暑假以来,甘坑客家小镇的日常客流量增加了一倍,周末每日游客数量通常在两三万之间。

甘坑博物馆门口摆放着两件石雕动物,人们称它们为“吸水兽/吸财兽”,这些雕像象征着财富聚集和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照片由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杨海琴拍摄

甘坑小镇怎样从一个衰败荒凉的古村转变成了特色小镇的典范?数年前,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指导之下,当地以客家文化为根基和中心,借助保存较为完好的历史文化遗迹和建筑特色,将社区宅基地及生态保护区域内的土地进行统筹规划,采用全面改造、修复原貌等手段,成功塑造了一个展现客家文化的魅力小镇。

甘坑炮楼始建于1919年,属于客家人聚居区的特色建筑。在抗日战争期间,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曾在此地疗伤,因此这座炮楼见证了甘坑客家人抵御侵略的坚强意志。照片由李文亮拍摄。

二零一六年五月,华侨城集团同龙岗区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同时组建华侨城文化集团,计划投入三十亿元现金,依托已有的甘坑客家小镇,着力推进创新型文化产业发展,把甘坑建设成为融合“文化”“旅游”“城镇化”三位一体的示范性新型文化城镇。

这座府邸始建于雍正朝,由状元建造而成,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的见习记者杨海琴进行了拍摄。

甘坑客家小镇没有照搬大旅游、商业街、特色景点等模式,而是依照一种生活状态来运作,打造出一种“身处异乡”的感觉。深圳华侨城投资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郭镪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这种做法能让游客转换环境,在购物时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围,体验多样的消费方式。

景观湖。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杨海琴/摄

郭镪向媒体表示,今年景区预计游客量可达二百五十万,当前接待量占龙岗区旅游总量的一半。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