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指出,平台必须对日常内容加以管理,若平台未能通过技术方式察觉诈骗活动,例如运用关键词过滤、监测异常交易发出警示,则可能被视为未恪守合理注意责任。
未曾料到,那些经由联系平台核实过的企业,竟然也遭受到了电信诈骗,自己的银行卡更被实施了刑事冻结。冒先生不禁发出叹息,这段不愉快的遭遇始于三月十日,每当回想诈骗的经过,他都觉得过程极其简单而且蛮横!经过两个月的周旋,包括维权和报案等事宜,冒先生感到身心俱疲,而那被冻结的银行卡,至今仍处于等待解冻的状态。
冒先生是一名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士,现在居住在南京这座城市。他曾在小红书上关注过学术研究相关的内容,由于平台智能推荐的机制,他看到了一条推送信息,内容来自一个叫做“惠良期刊发表咨询”的账号,这个账号声称能够提供学术文章发表方面的指导服务。
打开页面,他看到商家收获了超过两千六百个赞和评论,关注了六百个账号,同时也有六百个关注者,冒先生觉得这个账号并非“三无”类型,并且是小红书官方认证的企业专业账号,配有蓝色认证标识,应该具备相当高的可信度。
什么是小红书的企业专业号?
官方信息表明,要完成此平台认证,必须缴纳六百元的审核费,同时提交公司执照以及与申请认证身份相匹配的资格证明,此认证适用于个体经营者或企业,一旦认证通过,个人主页将出现蓝色认证徽章,如果尚未积累粉丝,依然能够直接在平台发布付费推广内容,也可以运用特定工具来吸引访客关注
平台推送账户竟是海外诈骗黑户
冒先生也是发布信息的接收者之一,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他点击了对话窗口,看到最上面的一段提示文字后,他稍微放松了警惕:【提醒】您现在参与企业账号的交流,为了维护客户利益,服务等相关内容会存档。
冒先生与海外诈骗账号聊天记录
这位商家配备有全天候响应的客户服务团队,晚上十一点四十五分我发出询问,对方立刻给予了回复,让人感觉服务十分细致,运作相当规范。因此,他在交流结束后,扫描了对方提供的公司微信码,以便进行报价和实时跟进进展。
第二天,冒先生把文稿提交给那边,对方说要收取1500元的审稿费用,他思考了一番之后把钱转了过去。过了一个星期,对方说文章已经由杂志社的人审阅过,需要填写个人履历资料,并且还要再交40%的款项,于是冒先生又转了6000元过去。结果,他没等到好消息,反而收到一个令人不快的消息。3月26日,他接到一个电话,电话来自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公安分局刑警大队,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被欺骗了。
冒先生被冻结的银行卡
警察询问我是否曾向该账户汇款,并告知我汇出的资金实际进入了一个专门用于涉外网络电信诈骗的非法收款账户,资金已无法追回,另外由于对方账户属于高风险的海外涉黑账户,我名下所有银行账户均遭到刑事冻结。冒先生表示,紧接着,他先后接到来自他目前所在位置和银行账户注册地的96110反电信诈骗专线电话。在打算向商家理论时,商家却已经联系不上了。
从经过小红书官方认证的店铺买入服务,为何瞬间转变为跨国电话诈骗案件?冒先生感到十分困惑,根据办案人员的要求,他不得不赶往邻近的公安部门进行报案,否则他的金融信用记录将遭受损害,并且会留下犯罪记录。
民警称钱被转移境外难以追回
4月2日,他领到了警方开具的正式立案凭证,与此同时,办案民警告知冒先生,由于收款账户属于典型的跨境电信诈骗渠道,资金早已被迅速清洗并转移至海外,依照以往办案实践,追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网络诈骗事件的发生,导致负责社区工作的民警被扣除绩效奖励和反诈专项奖金,这让冒先生感到十分过意不去。
冒先生提供的立案告知单
报案好多天了,他偶然发现,那个小红书上的诈骗商家“惠良期刊发表咨询”还在继续活动,还在发布信息欺骗别人。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他觉得小红书也有责任。毕竟,通过小红书找到的商家服务,直接就变成了涉外网络电信诈骗的风险人员,他们肯定要承担一些责任吧?
接到冒先生反映情况后,小红书在一天之内,就暂停了涉嫌欺诈的商家账号,不过对于他提出的先退还客户保证金的要求,小红书明确表示不予支持。冒先生提供的录音显示,小红书工作人员回应称:网站不允许进行平台外的交易活动,如果用户已经向警方报案且遭受了财产损失,建议直接与公安机关联系处理。
客服人员询问是否与诈骗商家通过微信联系过,我回答说是的确实联系过。小红书平台的工作人员表示,如果离开了小红书这个平台进行交流,小红书方面不承担任何责任。冒先生说明,在他看来,小红书平台的“消息”私聊功能,只能发送图片、进行拍照、传输语音,以及分享小红书自身的笔记,但无法发送文档文件,而他的目的是在期刊上发表文章,小红书的聊天功能并不适用。
小红书客服回应称没有赔付方案
为此,他决定去往离自己最近的小红书上海总部寻求帮助。
四月份临近尾声,冒先生经历不少波折,终于在小红书总部大楼遇见了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当阐明了自己的访问目的,接待职员指引他前往数百米之外的黄浦区马当路SOHO复兴广场C座地下部分,那个地方是小红书的客户服务点。
他没想到,用户数量达到3点5亿的社交平台小红书,其服务部门却十分简陋,只有一个大约十平米见方的玻璃亭子,外面没有任何标牌。一位年轻女性拿出登记簿,记录了他的到访事由和资料,接着就让冒先生回去等通知。直到文章完成,冒先生依然没有接到来自该公司的任何电话。
小红书上海客户服务中心
为此,正观新闻记者多次拨通小红书官方客服电话。一位客服人员透露,主要症结在于未通过平台进行交易,小红书针对此类情况没有赔偿机制。记者接着询问,若通过平台推广的企业账号遭遇诈骗,平台能否协助解冻银行卡或给予补偿,客服表示无能为力,并表达歉意。企业号开通涉及费用,一位客服说明,首次需要支付600元,之后每年进行认证,无需其他附加成本。
小红书站外导流诈骗比例高达95%
恰巧与此相似,今年三月十日,就在冒先生点击诈骗账户通知的同时,小红书也举行了反诈治理的公开活动,并公布了该年度平台在打击网络诈骗方面的治理成效:全年一共处理了涉及欺诈的违规账号四百九十二万个,成功阻止了百分之九十四点三的诈骗活动,诈骗举报数量减少了百分之六十。
小红书反诈治理负责人苍连表示,平台用户每日举报诈骗的数量,到2024年年底相较年初降低了60%,这个趋势非常明显。
苍连还举例阐述了站外引流难以监控的情况。据苍连透露,诈骗行为在平台内部常常伪装成正常的笔记和互动信息,不涉及诱导转账或资金调动的诈骗关键步骤,诈骗特征不显著,平台难以识别;诈骗分子通常将用户引到外部平台进行后续诈骗,这一比例高达95%,造成难以有效追踪。
另外,中国犯罪学会副会长兼信息犯罪防控专业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法学教授皮勇曾经公开说明,要防止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关键是要在犯罪形成过程中立刻阻止犯罪的发展,这需要网络用户主动地学习反诈知识,通过公安机关的反诈软件寻求帮助,事先和亲友进行充足沟通,战胜恐惧、贪婪、痴迷等心理。网络使用者于虚拟领域活动时,须持续保持警惕,谨防虚假欺骗行为,时刻提防受骗风险。
律师称平台广告推广帖应尽更高义务
针对这些情况,记者联系了河南有章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李兴兴,询问了相关细节。李兴兴表示,想要在小红书上申请拥有蓝V标识的账号,必须满足平台认证的条件,并且提交的所有材料都要符合要求。如果平台没有认真核实认证对象的真实身份信息(比如营业执照、授权文件等),致使诈骗账号得以通过认证,那么平台方面就应当为审核不当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平台还须对常规信息实施管控,倘若平台借助技术方式未能察觉欺诈活动,诸如运用关键词拦截、对反常交易发出警示等手段,或许会被视作没有尽到应有的谨慎责任。
对于含有宣传信息的帖子,平台需要承担比普通帖子更强的审查责任,保证宣传内容符合法律规定和规范。
一旦出现欺诈活动,依据《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九条款,小红书平台有义务协助受害者与公安机关,获取诈骗者的个人资料、交易凭证等证明材料,若不履行此责任,将可能因阻碍司法程序而承担法律责任。
倘若小红书收到用户举报或系统发现欺诈活动,倘若没有立刻封禁账号、移除链接或冻结款项,或许要为损失增加的部分承担责任。倘若平台已经履行了上述责任,但用户经由小红书网站转向其他网站后遭遇诈骗,要求小红书网站承担责任的情况,在现实中较难获得支持。
诈骗事情发生后,执法部门为展开案情审理,可能会指令金融机构实施强制冻结措施,为减少对日常生活的干扰,当事人需尽快联络负责调查的警官,表明自身属于受害者而非同谋,账户里尚存的钱款同此案没有关联,并且要依照执法人员的指示递交相关文件以申请解除冻结。
推广信息在社交平台上发布,其实质是宣传,用户看到此类信息需要小心,不能随便相信,若离开平台到其他软件或现实中去交易,必须签订正规有效的协议才可进行,对于那些自称“有门路、有资源”的灰色行为、违法行为或交易,更要避开,并且立刻举报,切勿贪图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