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V认证下的跨境电诈链:小红书企业号何以成为“帮凶”?

日期: 2025-09-21 01:12:58|浏览: 7|编号: 13788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律师指出,平台有责任管理日常信息,若平台未能借助技术方法察觉欺诈活动,例如运用关键词过滤、监测异常交易发出警报,就有可能被视为没有尽到应有的谨慎责任。

未曾料到,那些经由认证的联络平台上的企业,也遭受到了电信诈骗的侵害,自己的银行卡还因此被实施了刑事冻结。冒先生不禁发出叹息,这段不幸的遭遇始于三月十日,回想诈骗的经过,他评价为“极其直接且野蛮!”经过两个月的周旋,包括维权和报案,冒先生感到身心俱疲,而那被冻结的银行卡,至今仍处于等待解冻的状态。

冒先生是一名技术领域的专家,现在居住在南京。他经常在小红书上查看学术研究相关的内容,由于平台的智能推荐机制,他收到了一条推送信息,内容来自一个叫“惠良期刊发表咨询”的账号,这个账号声称能够提供学术文章发表方面的服务。

打开页面,他看到商家收获了超过两千六百个赞和留言,关注了六百位账号,同时也有六百人关注它,冒先生觉得这并非“三无”账号,而且是小红书认证的企业号,带有蓝V标记,应该具备相当高的可信度。

什么是小红书的企业专业号?

官方资料表明,要在这个平台完成认证,必须缴纳六百元的审核费用,同时提交企业的经营许可证明以及与申请认证的身份相符的证明材料,个人经营者或企业均可申请,一旦认证通过,个人主页会加上蓝色认证标识,如果还没有关注者,可以直接在平台发布付费推广内容,也可以使用薯条功能来吸引访客

平台推送账户竟是海外诈骗黑户

冒先生也是发布资讯的目标人群,抱着碰碰运气的想法,他点击了交流窗口,看到最上方的一段提示后,他稍微消除了戒心,【提示内容】您现在参与的是机构账号的问答互动,为了维护使用者的权利,交流过程中的相关资讯会被保存下来。

这位商家配备有一直待命的客服人员,晚上十一点四十五分我发出询问,对方立刻作出了回应,让人感觉服务非常细致,运作十分规范。因此,他在交流结束后,扫描了对方提供的公司微信码,以便进行报价和实时跟进进展。

第二天,冒先生把文稿传给对方,对方提出要收取1500元审稿费,他思考一番后把钱转了过去。过了一个星期,对方说文章已经由杂志社的人审阅过,要求填写个人履历资料,并且还要再交40%的款项,于是冒先生又转了6000元。结果,他没等到好消息,反而收到一个令人不快的消息。3月26日,他接到一个电话,电话来自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公安分局刑警大队,这时他才知道自己被欺骗了。

冒先生被冻结的银行卡

警方询问我是否曾向该账户汇款,并告知我“汇出的资金,确已流入专门的境外网络电信诈骗的收款非法账户”,资金必定无法追回,再者对方账户属于高风险的海外涉黑账户,导致我名下所有银行账户均被采取刑事冻结措施。冒先生表示,紧接着,他陆续接到了来自他目前所在位置和银行账户注册地的96110反电信诈骗专线电话。当他打算去找商家理论时,商家那边却联系不上了。

从经过小红书官方认证的店铺购买项目,为何突然转变为跨国电话欺诈案件?冒先生感到十分困惑,按照办案警察的建议,他不得不赶往邻近的公安部门进行举报,否则他的金融信用记录将遭受损害,并且会留下犯罪记录。

民警称钱被转移境外难以追回

4月2日,他领到了警方开具的正式立案凭证,与此同时,办案民警也告知冒先生,由于收款账户属于专门从事跨境电信诈骗的账户,资金早已被迅速清洗并转移到海外,根据他们的办案心得,追回资金的可能性非常渺茫,由于遭遇了网络诈骗,负责社区的反诈民警为此被扣除绩效工资和专项安全奖励,这让冒先生感到十分过意不去。

冒先生提供的立案告知单

报案之后过了好些天,他偶然发现,那个小红书上的诈骗商家“惠良期刊发表咨询”并没有消失,还在继续发布信息进行欺骗。“这个情况让我觉得小红书也有责任。毕竟,通过小红书找到的商家服务,直接就变成了涉外网络电信诈骗的高风险对象,他们应该承担一些责任。”冒先生这样说道。

接到冒先生反映情况后,小红书当日便暂停了涉嫌欺诈的商家账号,然而针对他提出的先行退还客户押金的要求,平台明确表示无法满足,冒先生提供的音视频资料里,小红书工作人员回应称:网站不允许进行平台外交易活动,若用户遭遇财产损失,建议直接与公安机关联系处理。

客服人员询问是否与诈骗商家添加过微信,我回答肯定添加过。小红书平台的工作人员表示,若在平台外进行交流,小红书不承担任何责任。冒先生说明,在他看来,小红书平台的“消息”私聊功能,仅支持发送图片、进行拍照、传输语音以及分享小红书自身的笔记,无法发送文档文件,而他的目的是在期刊上发表文章,小红书的聊天功能使用起来并不便捷。

小红书客服回应称没有赔付方案

为此,他决定去往离自己最近的小红书上海总部寻求帮助。

四月份的末尾,冒先生费了好些力气,终于在小红书的办公地点碰到了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他把自己的目的说明白之后,接待方人员指引他前往距离那栋楼大约有六百米远的黄浦区马当路SOHO复兴广场的C座,具体位置是地下那一层,那里是小红书设立的客户服务点。

他没想到,用户数量达到3点5亿的社交平台小红书,其服务部门却十分简陋,仅是一处十平米左右的玻璃亭子,外面没有任何标牌。一位年轻女性拿出登记簿,记录了他的咨询意图和资料,然后让冒先生回去等通知。到目前为止,冒先生还没接到来自该公司的任何电话。

小红书上海客户服务中心

因此,正观新闻的记者多次拨打了小红书官方客服的电话,一位客服人员说,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未通过平台进行交易,小红书对于这类事件没有赔偿的机制,记者接着询问,如果通过平台推广的企业账号导致诈骗,平台能否协助解冻银行卡或者给予补偿,客服表示无法提供帮助,并表达了歉意。关于公司账号的开通事宜,一位服务代表透露,办理公司账号需要支付六百元,接着每年进行一次认证,除此之外不会有其他服务费用。

小红书站外导流诈骗比例高达95%

同样地,今年3月10日,冒先生点击诈骗账户推送信息的那天,小红书也举行了反诈治理开放日活动,并公布了该平台在2024年的反诈治理成效:全年一共处理了涉及欺诈的违规账号高达492万个,成功主动阻止了94.3%的诈骗活动,诈骗举报数量减少了60%。

小红书反诈治理负责人苍连表示,平台用户单日对诈骗的举报数量,在2024年底与年初相比,降低了百分之六十,展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

苍连还列举了站外引流难以监控的情况。据苍连所述,诈骗活动在平台内部常常伪装成常规的笔记和互动信息,不涉及诱导转账或资金调动的诈骗要害,诈骗迹象不明显,平台难以识别;诈骗分子通常把用户引到外部网站进行后续的诈骗行为,这个比例达到了95%,使得有效追踪变得十分困难。

另外,中国犯罪学会副会长兼信息犯罪防控专业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法学教授皮勇曾经公开说明,要防止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关键是要在犯罪形成过程中立即阻止犯罪的发展,这需要网络用户主动参与反诈宣传学习,通过公安机关反诈软件获取支持,事先与家人朋友仔细沟通,战胜恐惧、贪婪、沉迷等心理。网络用户在虚拟世界中活动时,需要持续保持警惕,防范各类诈骗行为,提高安全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律师称平台广告推广帖应尽更高义务

针对此事,记者联系了河南有章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李兴兴,他表示,在小红书上申请获得蓝V标识的账号,必须满足平台认证和材料齐全的条件才能开通。如果平台没有核实认证主体的真实身份信息(比如营业执照、授权文件等),导致诈骗账号得以通过认证,那么平台就应当为审核不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平台还应该管理日常信息,如果平台没能通过技术方法找出诈骗活动,例如使用关键词筛选、监测异常交易发出警报,就有可能被看作是没有尽到应有的关注责任。

对于含有商业宣传信息的帖子,平台需要承担比普通帖子更强的审查责任,保证这些帖子的内容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一旦出现欺诈活动,依据《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九条款,小红书平台有义务协助受害者与公安机关,提供进行欺诈者的身份资料,以及相关的交易信息等证明材料,若不履行此责任,将可能因阻碍司法程序而受到相应处罚。

小红书在接到举报或发现欺诈活动时,若未能迅速暂停账号、移除链接或冻结款项,可能要为部分损失负责。即便平台已履行上述责任,若用户经由小红书转向其他网站并遭遇诈骗,要求平台承担责任的情况,在现实中较难获得认可。

诈骗事情发生后,公安机关出于案件侦查需要,可能会责令金融机构实施司法冻结措施,为了不干扰日常活动,当事人应及时联络负责调查的警官,表明自身属于受害者而非同谋,账户里尚有资金与案件并无关联,并且要遵照警方指示递交相关书面文件以申请解除冻结。

社交平台上的宣传信息实际上就是商业告白,面对此类信息,受众需要保持审慎态度不能随意采信,若离开本站使用其他应用或开展线下活动,务必签订正规且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才可进行,对于那些声称“有门路、有资源”的灰色业务、违法业务或活动,更要主动避开并立刻举报,切勿轻信所谓的好事从天降的说法。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