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袁念琪 上海人家AB面
杏元呈金黄色,形状浑圆,如同一个饱满的纽扣。它的色泽为何如此鲜艳,会不会是因为里面嵌入了色彩明亮的鸡蛋?但实际观察发现,它的黄度甚至超过了蛋黄本身。正因如此,在某些地区,人们也习惯称它为“鸡蛋小点心”或者“蛋黄小点心”。
图说:像个大纽扣的杏元饼干金黄似蛋。
杏元的风味核心并非蛋香,而是酥松易碎的口感,以及入口即化的特性,甜度较高;它添加的糖分和鸡蛋的比例相当;因此特别适合咀嚼能力较弱的老人和小孩,同样的优势,让蛋卷也成了这一群体喜爱的点心。
图说:松脆易化甜咪咪,孩子老人最欢喜。
这种点心被称为杏元饼干,其实配料中完全不含杏仁;跟杏有关的,只是闻起来有杏仁的气味。以前,它的价格比普通饼干高一些,但比华夫饼便宜一些;有位朋友回忆,每斤的价格大约是动物饼干的两倍。
图说:益民四厂的杏元饼干“乓乓响(香)”。
上海制作杏元饼干技艺精湛的是上海益民食品四厂,该厂历史可追溯至1922年,由美国人沙利文创立的沙利文糖果饼干面包公司;后来经过改造,名称得以变更;其主打商品包括杏元夹心饼干,以及下文将要介绍的蛋卷。
图说:好吃的蛋卷,模样也是骨骼清奇的。
在上海,制作蛋卷最为人称道的是益民四厂,与之齐名的还有上海蛋卷厂。这两家企业出品的蛋卷种类丰富,包括上海牌、椰蓉口味以及香草系列等。蛋卷据称源自瑞士,据说在那边制作的蛋卷是即时加工的,里面添加了牛油,食用时还需额外涂抹黄油,因此呈现出偏红的金黄色泽。由于含油量高,这种蛋卷也被称作“奶油蛋卷”。尽管本人曾两次前往瑞士,并且游历过多个城市,却始终未能亲眼见识到这种蛋卷的制作过程。
蛋卷的皮很薄,口感松脆,很容易咀嚼和融化。吃的时候,一手拿着蛋卷,另一只手托着,在蛋卷下面接着吃掉掉下来的碎屑。小时候,我还有两种与众不同的吃法:一种是把它当作雪茄,越吃(抽)越短。另一种是当吸管用来吸牛奶,边吸边吃。但必须掌握好时机,不要吃(吸)过头了,蛋卷一软就容易掉落。
图说:忘不了的儿时咪道。
蛋卷的种类非常丰富,除了基础的原味和椰蓉味之外,已经发展出数百种不同的风味,种类繁多。比如,有水果口感的芒果和草莓蛋卷,也有海鲜风味的紫菜和海鲜蛋卷。此外,还有以肉类为特色的蛋白蛋卷、肉松蛋卷、XO肉松蛋卷以及紫菜肉松蛋卷。在香气方面,下了很多功夫的黑芝麻香酥蛋卷、芝麻蛋卷、花生蛋卷、葱油蛋卷、香辣蛋卷、香芋蛋卷、香脆蛋卷和香酥蛋卷等等,应有尽有。还有将外国风味融入中国做法的朱古力蛋卷。
图说:口味众多的蛋卷。
商店里的蛋卷都是机械制造的,手工制作的,仅限于小摊贩售卖。在家中也可以制作蛋卷,母亲向邻居借来蛋卷工具,自行制作蛋卷。
先准备调味料,把盐和鸡蛋加入面粉,掺水搅拌成糊,注意控制稠度。接着,把模具放在炉火上预热,用刷子给模具上下内面抹油,再用勺子把糊料盛入模具,均匀铺开。然后,将两块模具合上加热,要控制好火候和时间,防止烤糊。稍等片刻后,打开模具,将做好的蛋饼取出,趁热卷成圆筒,香喷喷的蛋卷就完成了。
姆妈做的蛋卷,味道蛮好;我们怀念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