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长丰草莓:从“颗颗甜”到“科科甜”

日期: 2025-09-25 13:07:37|浏览: 2|编号: 14109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现代化草莓采摘园。人民网 杨赛君摄

长丰的草莓个头很大,汁水非常甜美,每一颗都十分饱满,运用了先进的种植技术,不仅每颗都很甜,而且甜度非常稳定可靠。每当人们提起长丰草莓,当地的草莓销售代表俞大勇总是充满自豪地竖起拇指称赞。

每年春节前后,俞大勇一年中最为繁忙的时段到来。客户们的订单电话接连不断响起,采摘、收购、包装、分发,运输等一系列工作紧随其后。每一颗小草莓,都在“俞大勇们”的精心处理下,飞往全国各地,为节日里市民的餐桌增添色彩。

小草莓“越飞越远”

俞大勇现年三十四岁,虽然年纪不算太长,却是草莓经纪领域里资格非常老到的从业者,从最初肩挑手提地搬运货物,到后来改用小货车运输,再到如今负责订单种植并实施全程冷链配送,他全程参与并见证了长丰草莓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江淮分水岭处有个小县城叫长丰,那里开始成片地种植草莓,这些草莓借助一节节绿色的火车车厢,被运往合肥附近,甚至最远的都卖到了北京。

俞大勇算得上是众多草莓商贩中的一员。那时,我们村每家每户都种植草莓,如何把草莓卖出去成了每家每户的头等大事。他跟妻子俩人,成了劳碌的“火车小贩”,每天用竹筐挑着刚摘下的新鲜草莓,乘坐八小时绿皮火车,把草莓运往山东菏泽等地方售卖。

俞大勇在展示分拣后的草莓。人民网 杨赛君摄

二零一二年,周边高速公路逐步建成,俞大勇动用了个人所有储蓄,购置了毕生首部座驾,那是一辆载重两吨二的微型货车,他清晰记得购车耗资八万元,几乎掏空了全家家底,凭借这辆小型运输工具,他赚取了创业生涯的初始资本。依靠四通八达的马路,俞大勇的草莓销路出现了新的突破,当时他花三块五从种植户手里买进草莓,转手在山东河南那边能卖到七块,虽然花费不少,不过赚的钱也相当可观。

长丰草莓的声誉日益彰显,同时冷链物流日渐成熟,其销售范围持续扩大,不仅覆盖合肥邻近区域,更远达广州和香港,甚至远销海外。俞大勇指出,当前东南沿海市场如福建等地已被长丰草莓占据,凭借卓越的品质和别具一格的风味,长丰草莓成功在市场上确立了稳固的地位。

长丰县是闻名全国的优质草莓产地,享有“中国草莓之都”的称号。三十年来,当地草莓产业持续进步,探索出一条融合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草莓“科科甜” 生活甜蜜蜜

长丰草莓向来以味甜著称,如今更添一种别致的甘甜风味。

冬日的长丰草莓高新技术示范园,前来采摘的市民络绎不绝。

远远望去,一排排草莓种植的灌溉施肥装置宛如从高空垂落的飞流,景象非常宏伟,被称作“草莓云瀑”。

“草莓天瀑”是当前草莓无土栽种技术中最前沿的体系,它包含智能温室、能调整高度的悬挂式无土栽培装置以及水肥精准供给系统,整体展现出高密度布局、自动化操作、省力便捷、节水省肥、生态环保、适用性强的优势,每平方米能够栽种20株草莓苗,大幅提升了种植密度。

长丰是合肥地区唯一一个被选入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的地方,它借助数字技术,让草莓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如同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长丰兴建了面积达2300顷的长丰草莓高新科技示范园,引进了18种草莓优良品种,应用了21项先进技术,同时借助合肥智慧农业谷,建立了以“数字草莓”数据平台为中枢,融合产业规划、设备联网监控、病虫害诊断、肥料水分调控、产品安全追踪、线上渠道营销这六大功能模块的完整产业链数字化发展架构。

网络购物和直播带货快速发展,长丰草莓借助数字化途径,销售到全国各地。当地草莓种植面积总共达到20万亩,创造超过60亿元的总产值,品牌价值高达73.66亿元。有18万人从事相关工作,带动36万农民获得收益。

张家成是这些人里面的一员,他离了婚,上面有个七十多岁的瘫痪父亲需要照顾,下面有个儿子要抚养,不能去外地工作,只能守在家里务农,连个能搭把手的人都没有。如今张家成于俞大勇的草莓分拣站任职,主要负责草莓的运送和品质把关,每天要工作八到十个小时,日收入在二百到三百元之间,他感到非常满足,说家门口这份工作既方便照顾老人,也方便照顾孩子,他们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全靠草莓产业带给了他们幸福。

鲜红欲滴的小草莓,为长丰居民带来了喜悦时光,这种名为“科科甜”的草莓,味道极好,令人回味无穷。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