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出炉!

日期: 2025-09-25 20:05:36|浏览: 4|编号: 14130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近日

苏州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

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

正式发布实施

提出到2027年

工业、建筑、交通、农业、

科教、能源、环境等领域

设备投资规模

较2023年增长30%左右

依照《实施方案》,苏州将全面推行设备更新举措,推行消费品以旧换新机制,促进回收循环利用,提升相关标准,以此激发投资消费活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成长。设备更新举措涵盖制造业相关设备,涉及能源与环境领域设备,包含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设备,覆盖交通运输设备,包括农业与农村装备设备,以及教育文化医疗设备等六大方面。苏州为促进生产工具的更新换代和技术革新,推行了针对制造业的贷款财政补贴措施,在省级财政已对生产设备购置及升级项目提供百分之一利息补偿的前提下,正在探讨苏州市再追加百分之一利息补贴的可能性。

这项活动还包含汽车、电动自行车、家用电器的更换以及家居用品的更新,汽车更换计划将充电站用地归入公共设施用地,并支持充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提供资金帮助,计划到2027年实现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的配比为1.9比1,同时新能源汽车在汽车销售中的比例将超过50%。

四大行动具体内容

一起来看

大力推进设备更新行动

(一)推进制造业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

着力推进关键领域的技术革新,全面推行老工业的升级计划,鼓励公司改进技术、更新产品、扩大业务范围。集中力量在主要产业领域促进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每年至少开展一千个以上的技术改进项目。促使钢铁、化学、建筑、轻制、纺织、机械、电子等产业实现设备更新换代和工艺流程的优化改进,迅速废除低效的过时设备以及使用时间过长的老旧设备。参照世界顶尖水平,提升光伏、航空、动力电池、机器人等领域一批技术领先、效能卓越、性能稳定的装备制造能力。增强工业基础装备、自动化设备、新能源装置、建筑机械等核心产品及特色产品的市场供应。

促进公司进行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并加强网络连接。提升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力,迅速建立起国内顶尖的产业数字化发展平台。积极引入先进制造技术与相关软件系统,建设若干智能化生产单元、智能化生产基地和核心企业,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与广泛部署,到2027年促使所有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完成数字化升级改造并逐步覆盖中小微企业,要求数字化设计工具使用比例、重点制造单位关键环节自动化水平分别达到95%以上和80%以上。到2027年,具备5G网络支持的智能制造工厂数量需不少于300家。

促进公司生态环保与节能化革新。增强关键领域能耗器具的效能,普及高效用水、节能及环保的新型技术与装置,促使电机、水泵、变压器、锅炉等主要耗能器具进行升级,预计在2027年使重点产业的能源运用效能达到世界顶尖水准。协助公司申请制造强省的财政补助。依照规则获得购买节能特定器具的所得税减免。针对以设备更新为核心的改造工程,推行告知承诺管理模式。着力建设环保生产系统,促进低碳园区和低碳工厂的创建,计划在2027年,新建成40个环保型工厂,15家绿色供应链企业,4个环保型园区以及80家低碳工厂。

4.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安全更新改造。促使化工厂对那些已满设计使用期限或虽无明文规定却实际运行超二十年的陈旧生产设备,包括核心反应装置等,进行升级换代,计划在2027年完成超过百套老旧化工装置的更新工作;同时,铝镁金属粉尘企业需升级其除尘系统共31家,其他粉尘易爆企业则要更新除尘设备至少15家。

(二)加快能源和环保领域设备更新。

迅速推动能源设备进行换代升级。继续推动现有燃煤发电机组进行节能降耗改进、供热功能提升、灵活性增强改造,预计到2027年,完成改造的燃煤发电机组数量将达16台,总装机容量超过980万千瓦。同时,完成淘汰产能落后煤电机组17台,总装机容量为36.5万千瓦。支持燃煤发电厂安装碳捕捉与利用装置。迅速推进730万千瓦“先建后改”辅助性电源工程的建设,切实增强区域电力供应保障能力。

要迅速推动生态保护相关设施进行换代升级。需要对污水、废气以及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源的处理装置进行现代化改造。计划在2027年完成91处水域监测点的仪器更新,26个空气监测点的设备升级,16个噪音监测点的装置更新,以及67套环境监测设备的整体提升。

(三)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

开展陈旧住宅电梯的升级翻新工作。促使使用十五年以上陈旧住宅电梯进行安全检测及问题处理,迅速更换不达标且存在安全隐患的陈旧住宅电梯,逐步实施既有住宅增设电梯项目,增强对报废或维修改造陈旧住宅电梯的支持。提倡通过设置直达楼层的电梯方式增加电梯,达成无障碍通行效果。鼓励动用公积金、维修基金来升级电梯设备,依照相关法规,妥当安排财政补助和土地使用相关措施。

实施既有建筑节能升级工程。更换淘汰使用期满、能源效率差、存在安全风险且无法修复的热泵机组、散热设备、冷水机组、外部窗户(幕墙)、外墙(屋顶)隔热层、照明装置等。计划在2027年前完成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面积超过80万平方米。倡导金融机构通过发行绿色债券为既有建筑节能升级提供资金支持。

促进城市公共设施升级改造。不断对城市燃气管道存在隐患的情况进行检测和集中整治,预计在2027年,完成对约1400公里老旧燃气管网的升级和修缮工作,对约604个场站及配套设施进行更新和改进,同时对约108.8万户用户设备进行改造和完善。提升城市生命线系统建设水平,增设地下管线、桥梁隧道、检查井等基础设施的智能感知装置,并完成设备的升级换代,同时构建物联网监测体系。促进老旧设施实施智能化升级,并对通信基础设备进行改造。着力推动公共供水系统漏洞整治的示范城市建设,融合城市管道翻新、老式社区翻新、二次供水设备与管道翻新等,同时推进智慧化建设,增强供水系统漏洞管理的智慧化水平,翻新替换使用年限长、材质陈旧的供水管道,到2027年,完成800公里供水管网的新建与翻新;对污水净化设施进行翻新与替换,到2027年,完成400公里排水管网的新建与翻新。

要更新环卫相关设备。需尽快更新生活垃圾处理设备、新能源环卫车辆以及建筑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设备,要在2027年完成14条以上既有生活垃圾焚烧厂生产线的超低排放改造,还要在2027年完成10座以上垃圾转运站的规范化建设。

(四)推动交通运输设备更新。

促进交通工具的升级换代。增加公共领域新能源车的使用范围,帮助老旧新能源车和动力电池完成更新,促使使用二十多年的内河船只退出市场,支持新能源及LNG等能源的船舶应用,到二零二七年时,新能源城市公交车的比例要达到百分之八十五。务必在2025年岁末基本扫除国Ⅲ及更低级别排放标准的柴油运输车辆,同时提倡报废国Ⅳ排放级别的营运用柴油汽车。

促进交通设施设备升级换代。支持增加、调换和革新使用新能源及清洁能源的港口作业机械、港区车辆、海事巡检等器具和陈旧储罐,计划在2027年完成改造二十个以上港口储罐。倡导对现有市属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实施智能化管理强化升级,配置智慧感知、智能监控、安全警示等智能装置。

(五)推动农业农村装备设备更新。

促进农业机械不断革新,提升农机装备的智慧化水平,迅速扩大高效节能型智能农机应用范围,实现农业机械配置的优化调整和持续改进。推动农业生产领域的信息化转型,鼓励农业物联网、农机车联网监控装置和数据交换装置的普及使用。迅速清理过时的农业机械,增强种植、管理、收割、烘干等各阶段设备的更新速度,计划在2027年完成3000台套农机报废更换任务。同时,支持各市县在省级资金支持之外,提供额外财政援助。此外,还要推动环太湖区域城市与乡村有机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示范项目。

促进农业器具革新。实施农作物、家畜、水产等先进农耕作业,以及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产地干燥等器具革新,促使农产品精深加工器具实现更高水平升级。在2027年前,计划升级改造0.8万亩的旧有设施棚室,完成8艘渔船的北斗系统设备安装,同时更新渔船上的消防设备、救生设备以及航行灯具,另外将建设20个农产品产地冷藏设施,改造20个智能环保的产地烘干中心,并扶持10家进行农产品深加工设备更新的示范企业。

(六)推动教育文旅医疗设备更新。

促进教育设施升级换代。鼓励达标的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校(含技术类院校)淘汰并购置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着力提升全市中小学实验室配置,对符合标准的配备新的教学器具,提高教学质量,计划到2027年总共更新中小学实验室设备139套。

促进文化娱乐场所设施升级换代。促使缆车索道、游戏器械、表演装置等实现改进,引进智能科技、虚拟现实等手段,计划在2030年完成三十套以上大型文化娱乐场所设施设备的更新工作。

促进医疗设备升级换代。提升医疗机构仪器及信息系统的更新换代水平,支持有能力的医院加快医学影像装置、放射治疗仪器、远程医疗系统、手术机器人等医疗器具及信息系统的更新,目标在2027年总共更新医疗设备达3万台套。

大力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

推行车辆更新换代,增强政府扶持强度,融合旧车置换与新车补助,促进汽车逐步升级、持续购买。推动汽车制造公司及销售商提供二手车交易优惠,通过价格减免、派发购物凭证、购车附赠充电设备等手段实施多样营销,推动行业健康竞争。认真执行车辆强制淘汰制度,依照相关规范检测车辆安全及环保状况,淘汰达到报废条件的旧式汽车。推动车主将废弃车辆交给有资质的回收机构,按照法规处理。促使银行机构减少购车贷款的首期付款和利率。把充电或更换电池的场地划入公共设施经营场所用地类型,支持对充电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提供补贴。完善都市停车位配置,待到二零二七年,纯电动汽车充电桩与车辆的比例要达到一比点九,在最新销售车辆中,电动车的比例要超过百分之五十。

推行电动自行车更新换代活动。对电动自行车实施全过程监管,严格整机制造品质认证,落实电池来源追踪制度,逐步淘汰不合标准的电动自行车。针对电动自行车和电池的升级换代不同需求,推动厂商和销售商提供优惠开展旧车换新车业务,支持有基础的地方发放电动自行车更新消费凭证。促进公共充电设备设施的建设。

举办废旧电器更换活动,运用“行政扶持、企业降价、商户补偿”的推动手段,推行环保节能电器刺激购买行为。优先关注中国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节能产品,以及中国水效等级为1级的节水产品,还有新型智能家电产品,运用政策工具进一步激活市场,推动绿色智能家电更新换代,促使家电产业实现转型和升级,倡导绿色节能环保的生活模式。推动家电售卖公司同制造方、废旧处理单位以及网络销售平台构建合作联络体系,促使售卖公司设立线上及线下废旧家电更换专门区域,给予顾客取旧送新、免除安装等综合服务,举办遍及城市与乡村的废旧家电更换行动。

促进家庭用品更新换代。倡导商业场所融合电器、家具、布艺、建材、运输、装修等经营范围,助力“网络化家装”“网络化家居维护”等新型服务模式兴起。鼓励住户实施房屋翻新、厨房卫生间等部分修缮,促使家装示范空间进驻商业中心、居民区、网络平台。拓展更宽广范围实施老年友好化升级工程,推出“精而巧”老年友好化升级工程方案,发放老年友好化升级消费优惠凭证,协助家具销售中心、网络购物平台开设老年用品专门区域专门柜台,增强老年群体消费市场的活跃度。促使具备条件的区域发放家庭装修消费优惠凭证,策划举办家具家庭装修向乡村推广活动。引导金融组织提供利率优惠的借款服务。

大力推进回收循环利用行动

健全废旧物品回收系统。促进生活垃圾分拣运输机制与可循环资源回收机制实现整合,健全可循环资源社区回收点、转运站、分拣(处置)基地三级回收系统。重点培养可循环资源回收龙头企业,到2027年建成标准化回收点500处、综合分拣基地7处以上,努力建设一批环保分拣基地。要确保区域内社会来源废弃物分类收集、中转存放等回收设施的土地供应到位,将其归入公共设施用地类型,符合相关条件的可以采用划拨形式提供土地。要保障废旧物品回收专用车辆享有合理的通行权利。需要健全公共部门办公设备回收的途径,积极推动设立“物品暂存点”。研发废旧物件处置新途径,迅速扩大“更新再利用并处理”“网络平台助力回收”等新办法的应用,鼓励废旧物品在线处理平台的建设。

加强废弃物品的再利用工作。促进生产者责任扩展制度的实施,协助创建退役新能源装置的拆解、分解、搬运、接纳、再加工的集成化服务方案。提倡旧车回收商开展送车上门等便利措施。慢慢建立以电瓶生产单位、中介回收机构为核心的标准化电瓶回收网络,发展大型动力电瓶再利用的区域性综合服务站点。到2027年,报废汽车回收的数目预计会比2023年增加一倍,废旧家电回收的数目预计会比2023年增加百分之三十。

推动二手物品实现有序流转买卖。健全线上二手物品交易机制,引导和约束交易商家线上线下协同进步。执行小型非营运二手物品过户登记跨区域办理、统一网络办理措施,强化汽车流转信息(旧车)系统运用,逐步增加旧车对外出口体量。鼓励二手平台经营主体联合电子产品制造单位拓展二手物品经营、翻新养护等业务。

逐步开展产品深度再利用和循环使用工作,增强汽车零件、建筑机械、金属加工设备、电子办公产品等物品的循环再造程度,促进内燃机、自动化设备等前沿产业领域的循环再造进步,帮助循环再造试验区域和经营主体构建完善,在2030年形成一批循环再造行业标杆企业,加强循环再造全流程的数字化监管能力,提升相关设施设备的安全保障程度。支持扩大数控机床、通讯器材等保税维修与再制造产品的出口范围。促进废弃动力电池实现安全分阶段回收利用。

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加强政策引导、标准制定、技术创新、来源追踪等体系建设,促使废弃物料处理利用呈现集中化、大型化、标准化趋势,增强物料循环使用效能。促进废旧钢铁、废铜、废铝、废轮胎、废聚合物等循环利用产业升级,着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中心、“城市宝藏”试点区域、主要固体废弃物处理示范点及核心企业。鼓励废旧电器设备正规化拆解处置机构设立。优先生产以废弃油脂和非粮生物质为基料的生物液体燃料,提高废旧有色金属的回收利用效能,推进稀有贵金属的提炼技术革新与实践。执行资源回收单位向个人废旧物品提供者“逆向开立发票”的法规,健全配套的税务征管体系。

大力推进标准升级行动

负责制定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及技术规范。必须严格实施单位产品能源消耗规定、能源使用效率的强制性规范,同时提倡相关机构、高校等参与拟定或修正能源消耗规定、家用及工业设备能源使用效率的强制性国家规范和产品设备能源使用效率的地方规范。结合碳交易市场构建要求,促进研发一系列碳排放与碳中和领域的团体规范。在2027年,制定或修订30项涉及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国家级、省级以及行业性标准规范。

促进产品品质安全规范程度增强。落实民用物品质量规范,制定本地产品品质监察检验报告,达成全面了解、即时评价、精准管理,增强品质安全管控效能。运用省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这类专业团体及苏州市智能车联网产业标准化联盟等机构的力量,着手拟定电动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储能、光伏等行业急需的规范文件。预计到2027年,将参与制定或修订30项涉及产品技术领域的国家层面标准、地方规范以及行业团体标准。

迅速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的标准化水平,主动加入家电、家具、电子产品、纺织服装、塑料等物品绿色设计标准的制定工作。针对大宗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新兴产业发展中废弃物的循环处理、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置、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环节,促进制定一系列国家级、行业级、地方级、团体级的标准规范。促进大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的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试点工作,展现试点项目的示范引领效应。

点击查看大图

#热点引擎计划#

信息来自新华日报、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苏州发布 编辑为李俊锋 他是一位著名的文化传媒从业者、新媒体执行者、专业摄影师、《现代苏州》杂志的特邀作者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