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网友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信息称,江浙菜连锁品牌外婆家在广州的最后一家分店,从十二月十三日开始不再对公众开放,理由是“租赁合同已经结束”。
外婆家天河领展广场店,图片来源:企业官方公众号
南都湾财社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和实地考察,确认了这家店的位置在广州天河领展广场,它已经运营了将近十年,确实在最近停业了。外婆家品牌在广州总共开设过六家分店,最后一次开设新店是在八年前,目前这些店铺都已经全部歇业。
外婆家关闭广州最后一家门店
在广东仅剩深圳有6家门店
12月16日,南都湾财社记者前往广州天河领展广场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商场内部有外婆家的宣传标识,标识上印有“外婆家,我家就在西湖边”的字样,同时还有“炉鱼,吃烤鱼到炉鱼”的宣传语,以及“外婆家餐饮集团出品”的说明。经过了解,外婆家和炉鱼这两个品牌都属于同一个餐饮企业旗下。
广州天河领展广场
外婆家和炉鱼的经营场所坐落于领展广场六层,根据周边商户的反映,这两家餐厅原本相邻而设,但近期已经停业。它们原先的位置如今已被设置围挡,围挡上张贴着若干招商信息。有附近商户向媒体人员表示,炉鱼售卖的菜品定价较为亲民,外婆家提供的菜品则价格偏高,尽管如此,外婆家每日客流量都相当可观,常常爆满,甚至需要排队等候,而炉鱼的顾客数量则相对平缓。
外婆家和炉鱼原来所在位置
领展广场相关职员向南都湾财社记者透露,外婆家店铺于上周终止营业,但具体停业缘由尚不明确。与此同时,南都湾财社记者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联系外婆家,对方负责人承诺会帮忙转告信息,不过截至文章完成时,记者仍未得到任何回应。
领展广场店是外婆家广州分店中最早的一家,炉鱼分店也同时于2015年5月22日开张,那个时间点领展广场尚未改名——它原本的名字叫“太阳新天地”,这两家店持续经营到现在,大约已经过了九年半。
2015年5月23日,外婆家增设了位于广州正佳广场的分店,2016年6月,外婆家又开设了位于凯德云尚的第三家分店。在那之后,专为高端住宅区设计的品牌“金牌外婆家”也进入广州市场,2016年8月和10月,分别在天环广场与天汇广场设立了两家分店,2016年10月,以“穿越”为设计概念的“穿越·外婆家”在广州太古汇投入运营。从那时起,外婆家就没有在广州增设新的店铺。
金牌外婆家天汇店,图片来源:企业官方公众号
最后一家尚未营业的“穿越·外婆家”最先停业,这家店于2020年3月暂停营业,运营时长大约三年半,2022年期间,两家“金牌外婆家”以及外婆家正佳广场分店也相继歇业,此后外婆家在广州仅保留两家店铺,今年4月,“外婆家凯德云尚店”也停止了服务。
12月16日,凯德集团一位负责人向南都湾财社记者透露,外婆家停止营业是由于租赁合同已履行完整,合作关系到期终止,双方不再续约,至于外婆家的具体经营状况,这位负责人表示并不了解,信息有限。天环和天汇商场由新鸿基地产管理,新鸿基地产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说明,金牌外婆家结束经营是因为“租赁合同已到期限,商户正常迁出”。正佳广场工作人员告知媒体,他们不清楚外婆家离开商场的具体缘由,品牌方解释为“进行品牌布局优化”。媒体同时向太古汇咨询此事,发稿前未获得该方的任何回应。
在广东省内,外婆家除开广州地区,还在佛山和深圳开展业务。外婆家在佛山的店铺是当地仅有的一个,于2018年7月投入运营,不过这家店在2020年3月左右暂停了经营。早在2013年11月,外婆家就已经涉足深圳市场,期间开设了总共7家分店,到现在仍然有6家在正常营业。
创始人曾限制外婆家的门店总数
主要副牌炉鱼在广东仅剩2店
外婆家的前身是1998年在杭州马塍路开张的“外婆家家乡面馆”,创办人是吴国平,这家面馆借助免费赠送牛肉面的营销手段,迅速打开了市场,店内常常挤满了顾客。后来演变出的外婆家则专注于江浙菜系,以价格实惠作为核心竞争力,特色菜肴有糖醋里脊、外婆茶香鸡、外婆红烧肉等,现在顾客平均消费大约是65元。
外婆家
据吴国平2013年观点,对比Zara和H&M这类服饰品牌,外婆家可视为一家快时尚餐饮店,凭借富有设计感的就餐环境、价格实惠的菜品,以及高效供应链的原料获取与制作,顾客得以享用平价菜肴。到了2019年初,外婆家调整了自身方向,不再侧重“时尚与高性价比”,而是专注于打造“美味家常菜”。
先前数年,外婆家与“金牌外婆家”的总店数徘徊在100至120家之间。根据窄门餐眼的数据,2021年至2023年期间,外婆家及“金牌外婆家”的店铺数量分别为118家、110家、114家。到2024年12月13日时,外婆家及“金牌外婆家”共计经营115家分店,其中浙江省的分店超过半数,达到61家。
吴国平并不打算开设过多家“外婆家”餐厅,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期间,他曾公开表示,“‘外婆家’会在第100家门店时停止扩张,‘外婆家’永远只经营100家门店。”“即便增设新店,也会采取关闭一家、新增一家的方式。”吴国平认为,“‘外婆家’面向的是普通消费群体,致力于营造家的氛围,不能过于独特,否则会偏离初衷。副品牌是对‘外婆家’的补充,风格更鲜明,目标客户群体更小众。”
吴国平更加重视多元化品牌发展,2007年开始创建了首个子品牌“指福门”,此后,他运用培育或兼并手段,陆续打造了将近二十个品牌,例如第二乐章、柴田西点、炉鱼、锅小二、动手吧、三千尺面馆、蒸年青、锅殿、宴西湖、你别走、哺哺拉面、老鸭集、杭儿风等,产品覆盖粉丝汤面、火锅、烤鱼、拉面等多个领域。
炉鱼广州凯德云尚店,图片来源:公众号@炉鱼
炉鱼店铺中溅起水珠较明显的那家,紧邻外婆家经营场所,该品牌于2013年面市,到12月13日为止,总共开设了101家分店,炉鱼的经营轨迹与外婆家颇为雷同,其市场拓展范围主要锁定在江浙地区,现阶段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店铺集中在浙江和江苏,广州最后一家炉鱼,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领展广场分店,现已停止营业,广东省内炉鱼仅存的两家店铺,全都位于深圳。
吴国平创立的另一个初具规模的餐饮品牌是主打鸭煲的“老鸭集”,2022年伊始,“老鸭集”的分店数量达到过三十家之多,然而根据窄门餐眼的数据统计,到十二月十三日为止,“老鸭集”的实体店已锐减至十三家,并且全部集中在浙江省境内。
而外婆家家族旗下诸如锅小二之类的品牌已经停业,另外三千尺面馆、锅殿、哺哺拉面等品牌也相继消失,目前没倒闭的餐饮品牌,其分店数量总共也就五家左右。
外婆家疑似受挫的广东
是绿茶重仓布局的战略市场
外婆家的门店扩张陷入瓶颈时,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江浙菜连锁品牌绿茶已经超越外婆家。以往,绿茶和外婆家常被相提并论,二者都经营江浙风味菜肴,都享有亲民价格标签,并且都曾是杭州餐饮界排队现象的典型代表。
绿茶的开设时间比外婆家稍晚,它的第一家分店是在2008年投入使用的,外婆家的经营网点数量原本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根据外界披露的资料,2013年6月,外婆家在全国大约有60家经营场所,而绿茶餐厅当时只有14家,到了2013年岁末,外婆家的网点数量已经超过80家,而绿茶的网点数量直到2018年才增加到100家。
绿茶如今发展势头迅猛,门店数量和营收都已经超越外婆家,展现出后来居上的优势。依据小菜园最新提交的公开募股文件,在消费单价位于五十元至一百元的人民大众化中式餐饮领域,二零二三年外婆家实现店铺营收十九亿六千万元,市场占有率为百分之零点一,位列第五位,绿茶则排名第三,其上一年店铺营收达到三十五亿九千万元,市场占有率为百分之零点二,小菜园位居榜首,营收为四十五亿一千万,市场占有比同样为百分之零点二。
窄门餐眼的数据表明,到12月13日为止,外婆家以及“金牌外婆家”两家品牌的连锁店总数达到115家,与此同时,依据招股书披露的信息,在6月11日当天,绿茶旗下的餐饮门店数量为382家,而窄门餐眼更新的记录显示,到了12月13日,绿茶餐厅的总家数已经增长到457家。
绿茶的经营网络覆盖面更广。外婆家在广东遭遇的困境,属于绿茶餐厅的拓展区域。绿茶与外婆家进入广东的时间相仿,都是2013年,第一家店都设在深圳。到2023年岁末,绿茶在广东开设了72家分店。2023年,广东市场为绿茶贡献了8.15亿元营收,仅排在华东根据地之后。绿茶在广东市场的单店年收入大约是1131万5千3百元,这个数字明显超过了华东市场的9百6十三万零8百元。
绿茶
近些时候,吴国平没有对外透露打算增设多少外婆家分店,他是否仍旧坚守仅开100家外婆家的初衷,目前尚不清楚。12月16日,南都湾财社的记者试图通过公开途径联系吴国平,但未能得到任何回应。二零一四年十月,吴国平宣告不再担任职务,出生于八十年代的人选裘晓华出任外婆家企业的最高负责人,然而,吴国平离任之后并没有完全退出,他在往后数年间多次就外婆家的管理事务公开发表看法。
凌雁咨询的首席管理分析师林岳向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2020年之前,外婆家具备扎实的市场根基,能够支撑其扩张步伐,吴国平对外婆家门店数量设定为100家的做法,更多是凭空想象的结果,对于选择在哪里开设门店、如何开设,完全没有底层逻辑和具体策略作为支撑,仅是基于模糊的战略构想做出的决定,这也间接导致了外婆家的发展遭遇了阻碍。
外婆家在广东市场的店铺数量有所减少,林岳指出,外婆家是杭帮菜的代表,以时尚餐饮为主打方向,在疫情之前的表现相当出色,但在疫情之后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阻碍,一方面杭帮菜在江浙以外的地区吸引顾客的能力有限,难以形成独特的风格和吸引力,有些偏甜或偏咸的菜肴会让部分顾客望而却步,在菜品创新和打造爆款方面也存在不足;另一方面,外婆家的市场定位不够清晰,处于一个比较微妙的位置,相比那些既具有性价比又注重品质比价的竞争对手,外婆家带给消费者的新鲜感相对较弱。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詹丹晴 冯家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