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属于传统节日特色食品,品类十分丰富,如今市面上售卖的多为即食产品,通常已煮熟,只需在家中简单复热即可,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一下。
买的粽子能直接吃吗?
这种粽子无需烹煮,超市售卖的封口包装食品或路边摊贩售卖的都可直接食用,它们都是彻底熟透的,所有粽子在进入真空包装前都经过彻底加热并充分冷却,可以直接食用,但最好在家中加热后再食用,如同冷藏后的食物需要复温一样,加热后的粽子最好立刻食用,若反复三次加热则容易腐坏。
粽子的主要构成成分是糯米,这种食材消化起来比较困难,吃多了很容易引起肚子胀的感觉;而且粽子中糖分和脂肪含量较高,吃得过多容易造成身体热量摄入超标,从而提升发胖的可能性。
解冻粽子的时长要看粽子的解冻状况,通常需要二十分钟上下;储存粽子时,先将其在冷冻箱里快速冷冻,这样能够保存很长时间,食用前务必彻底蒸热,或者借助微波炉解冻。
用沸水烹调要持续十五到二十分钟,最好把食材放在盘中,等蒸笼冒出蒸汽后,再蒸十五分钟就可以端出来吃了,如果分量不多,时间能够相应减少。要是食材已经煮熟了,水烧开后下锅,煮个十五分钟足够了,用普通的锅也能完成。
先取出来化开,接着烧水,沸腾后直接下锅,水不要太多,没过粽子一半即可,叶子不散就不会烂的,用大火煮15到20分钟肯定熟,用微波炉的话,10分钟即可。
挑选粽子时要注意检查,生产时间、剩余期限、制造单位名称和所在地信息是否完整,同时确认是否具备“QS”认证标识,此标志是品质有保障的证明。还要检查真空包装袋是否存在破损或膨胀的情况。
看到的粽子形状应当是角部挺直,捆扎的线要松紧合适,不会有明显的角部外露,整个粽体没有外露的叶子。去掉粽叶之后,粽子应该带有粽叶、糯米以及谷物类食品的香气,粽子里面不能有杂质、夹生或者发霉的现象。通常粽叶在制作时经过高温蒸制,颜色会变得暗淡并且泛黄。
买的粽子煮多久能熟?
通常需要烹煮十分钟,未解冻的冷冻粽子,也能够直接用冷水放进锅中进行加热,这样使用普通锅具,最多二十分钟就能够完全熟透。在蒸制馒头或者焖制米饭的过程中,也可以将粽子一同放入蒸锅进行蒸制,不过相比之下,蒸出来的粽子没有煮出来的粽子那么柔软。
超市买来的或处理过的粽子,煮上十分钟就能吃,用不烫的温水,直接把粽子放进去,焖上十分钟左右就行。
绝对不能把粽子直接放进锅炉里煮,应该先用一盆冷水泡着,等粽子完全解冻之后,再放到锅炉中加热,这样只需要15分钟就能煮熟了,如果直接把粽子放进锅里煮,会导致粽子里面的部分还是冰凉的,而外面已经变得很烫,这样很容易煮得半生不熟。
解冻粽子的正确方式是用一盆凉水来浸泡已经冻住的粽子,持续这个过程,直到凉水温度不再下降,同时粽子的质地变得松软。
要想迅速化开冻物,切莫采用开水,应借助零摄氏度的冰水浸渍,食物表层会结成霜花,取下霜花,如此循环,便是最佳的化冻途径。
使用专门的蒸屉进行加热,往蒸屉里倒入适量热水,然后把粽子放进里面去。这样做能让粽子在微波烹饪时完全吸收水分,从而维持其软糯的口感。
将粽子置入滚沸的水中,水面需覆盖粽体,以猛火烹煮直至完全熟透。烹煮时长须依据粽子的体积和解冻状况调整,通常不少于八分钟,但过度加热会导致粽芯软烂。推荐使用蒸笼隔水加热,此法有助于维持粽子的口感;为确保熟透,可适当延长烹煮时间。
查看粽子外形需确保粽尖挺直,捆扎带松紧适宜,不见明显漏出的角,整体没有外露部分。取下粽叶后,内部呈现应有的颜色,表面平滑且有光亮感。里面没有异物,没有夹生现象,不能存在发霉、长虫以及其它非正常污染物。
如果吃的时候觉得味道不对劲,就不要吃了,粽子应该有粽叶、糯米和其他谷物应有的香气,不能有酸味、霉味、馊味等怪味。